他诘问道:“老师想让自己的孩子以后也入商籍吗,一个商户女子,做个妾也就罢了,实在不行朕赏她平妻之位,但正妻还是应该从官宦之家中选。”
殿里光线明亮,照的皇帝脸上的不赞同纤毫毕现,存玉浅笑回他:
“可臣也只是一个货郎的孩子罢了,臣并不觉得商人有什么不好。”
“情爱无是非之别,无善恶之异,自然也不分地位之高低。”
“商人便商人,臣甘之如饴。而且若从家私上看,还是臣高攀了她。”
皇帝恨铁不成钢:“那你二人生下的孩子怎么办呢,商籍不得入士,你半生基业都会付诸东流。”
......孩子。
嗯,她和知云应该是生不出孩子的,所以自然没有这个困扰,所以存玉只能糊弄道:“儿孙自有儿孙计罢了,兴许臣的孩子根本不喜欢做官呢?”
皇帝见他连孩子也不顾了,不明白这个何大小姐到底使了什么手段,竟蛊惑得他失去理智了。
可老师枯木逢春已是不易,他也不好多劝,只好叹了口气退而求其次:“老师,朕可为她改籍。”
只有何小姐不是商籍,那她的出身也无所谓了。
存玉抬头想想,改籍的话,知云就不能做生意了,她面色一凛,万万不可。
不说她绝不会置知云自己的想法意愿于不顾,就说难道成婚以后要靠她每月二百两的俸禄养家吗?
她坚定地拒绝道:“回陛下,不管何大小姐是做什么的臣都喜欢她,这与籍贯无关,还请陛下看在臣入朝多年从无过错,为臣赐婚。”
皇帝看着他不可动摇的面色沉默了,也罢也罢,商籍就商籍吧。他唤梁九取来圣旨,心情沉痛地提起笔来。
存玉又开口:“陛下,臣还有一事相求。”
皇帝隐约有不好的预感。
“既然陛下已经准了我二人的婚事,那臣想给自己的未婚妻求个诰命。”
存玉观察皇帝的神情,又试探地开口:“若能写在圣旨上就最好了。”
皇帝的心情一直下落,现在已经诡异地平静下来了。
不就是求个诰命吗,丞相夫人本来就该有诰命,有什么好惊讶的。
一刻钟后,存玉遂心如意地带着要宣旨的司礼监太监出去了。
殿里,梁九看着陛下的脸色,小心地问:“陛下若是不放心,不如召何小姐进宫来面圣。”
皇帝想起老师离殿时脸上的喜色,道:“罢了,老师既已下定决心了,朕也不好多加干涉。”
梁九:“陛下圣明。”
宣旨的太监坐着宫车奉旨而行,一路上惹了不少人的目光。
——“也不知是往哪去,去做什么的?”
——“大抵是年礼吧。”
——“看着不像,车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怎么可能是送赏赐的。”
一路上议论纷纷。
存玉并没有和宫车一道走,她要提前回去准备接旨的礼仪。
宫门外的马车里,知云在车里看着游记等她,存玉上车后就让马夫快些走,马夫得令把鞭子扬得飞快。
知云不知什么事这么着急,但看她神色怡然,眉眼舒展不像坏事,便问她:
“是有什么喜事吗?”
存玉轻言浅笑:“确实是喜事,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知云放下手里的书,眨了眨眼。
马夫速度很快,不到两刻钟就回府了,车停在竹林苑外,存玉进去唤人:“快准备香案,要接圣旨了。”
萧府领旨不是第一次,侍女们轻车熟路地在前院摆设好香案,铺上明黄色的龙纹丝绸。
——“圣旨到。”
尖细嘹亮的声音传来,萧府一应人员全部跪下,存玉牵着知云和她一起跪在最前面。
知云跪好,知道自己按常理说不该跪在存玉身边,她的余光看见身后的诸人,心里慢慢明朗起来。
司礼监原有替皇帝掌管文件和批阅部分奏折的权力,只是虞朝不重用太监,所以他们现在只承担宫中礼仪之事及传旨之责。
为首的太监面白无须,年过半百,两个年轻的太监立在他身后。
圣旨展开。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内阁学士萧存玉清廉正义,通今博古,节操素励。姑苏何家长女淑慧质嘉,钟灵毓秀,经行明修。两人良缘天作,今下旨赐婚。”
“另国家之制,凡有禄位者,锡封必及其内助焉,遂册何氏一品夫人,以相良人远大之业。民本以国兴关乎家旺,望汝二人同心同德,勿负朕意。钦此。”
存玉叩首:“臣领旨谢恩。”
知云也叩首:“民女恭谢天恩。”
夏太监收起圣旨交给存玉:“咱家贺大人新婚之喜了。”
存玉接过圣旨起身,身后的管家适时地上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她递到夏太监手里:“劳烦公公了。”
夏太监掂了掂荷包,笑意真了几分:“哪里哪里,这都是奴才该做的。”
夏太监离去后,萧府众人才恍恍惚惚地起身,她们看看知云,再看看存玉手里的圣旨,何姑娘就这么变成萧夫人了。
虽说早有预料,可这也太快了吧,算来何姑娘来到萧府连半年都没有呢。
第41章
小言也高高的扬起头,开心地想以后姑娘就是一品夫人了,何家的人再没办法欺负她了。
还是圣旨赐婚册诰命,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虞朝开国到现在也没有几个人呢。
存玉手里的圣旨亮得晃眼,和她脸上的笑一样晃眼,知云弯起了眉眼,柔声问:“你今早向陛下求来的吗?”
萧阁老把圣旨交到她手里,笑意盈盈:“你收着吧,我说了是喜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