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丞相大人是女郎(99)

作者:小鱼不说话 阅读记录

可朝中少有合适的武将,有资历和战功的人之中,守住西域的贺兰老将军能征善战,但他年已八十又与河东隔着迢迢山水;和海盗打了一辈子仗的李将军也颇有威名,可他只善水战,草原与大海截然不同。

刘捷刘将军资历和本事也都足够,但现在秦将军殁了,金吾卫不能同时失去两个将军。

殿里众人想了又想,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挂帅。

难道这泱泱大朝,连一个将也找不出吗?

皇帝道:“有哪位爱卿愿自请出征吗?”

立在下首的武官大多都是禁军的中上层将领,多年不曾上过战场,哪里敢应下,一时间都拱手推辞。

“臣无能。”

“臣难当此任。”

当然,也有人跃跃欲试,攥住了手里的刀。

“陛下,臣请一试。”薛尉出列执军礼跪下。

薛尉是禁军右骁卫大将军,前任右骁卫大将军在太后事败的时候,被下入大理寺处死,薛尉从校尉一跃而成右骁卫大将军。

这个位置虽不如金吾卫大将军显眼,可以随时随侍在皇帝身边,但只从他是皇帝上位之后亲自提拔的将军,就可以看出皇帝对他的信任了。

薛尉是一个天生的武将,他最不喜也最不善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很久之前他就想去边关,去战场上驻守了。

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这次终于遇见了机会,他又怎么会放过呢?

武官一生所求,无非是为国为民征战四方而已。

况且,在京中,他的位置再高也不过是个禁军将军罢了,骁卫的大将军都比不上金吾卫的左右将军。

皇帝道一声好,当场任命他为征北大将军,领虎符,便宜行事。

也有人想要提出质疑,但被存玉一句“汝之能耐,尚不如薛将军”给堵回去了。

第65章

还有一事,前方战事混乱,薛尉将军一人只怕难以弹压,打仗时若因为内部不稳而无法齐心对外,任他使出了再出神入化的兵法和战术也无济于事。

按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面对这样的情况,朝廷一般会派出一个官位更高、更有威势的人前去坐镇,甚至有时情况危急时,皇帝会亲征以凝固军心。

不过需要皇帝御驾亲征的情况少之又少,大多不是打天下的君王就是亡天下的君王。

现在,最合适的人选是兵部尚书,只是他......

“陛下,臣祖母年已八十又五,她抚育臣长大,为了臣劳苦了一辈子,落下了一身的病。”

“不久前臣请姜太医为祖母医治,姜太医说她是一身的病,最多只能活三月了。”

兵部尚书眼泪汪汪,跪下磕头。

“陛下,臣愿为虞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唯有祖母实在是难以割舍。”

殿里一片沉默,众人也都知道他的情况,出身农家,家徒四壁,唯一的祖母是个远近闻名的刚毅女子,硬是从一口饭一勺汤里挤出了他读书的钱。

天道人伦,难以违背。

存玉在心里叹口气,现在这情况他是没法去了,就是硬让他去,他无心公务,还不如不去。

手下的调令已经写好,她看着纸上端正的楷书,微微出神,自己的相印,会不会在前线某一处?

事情僵在这里,暂时选不出合适的人来,众人转而讨论对此次事变涉事人员的清算。

犯事的内侍一定是要处死的,尚在宫里的突厥人交给刘将军处置。

刘捷拱手:“先审再杀。”众人没有异议。

至于有哪些朝官勾结了太后和突厥人,并对他们打开方便之门呢,左骁卫和大理寺一同领了此事。

周阁老还坐在这里,面色惨白一句话不说,存玉和大理寺卿对视一眼,心里都明白,以他做的事情,一旦找去证据,怕是活不了几日了。

总之,该抄的抄,该杀的杀。

此时行事,最重要的就是要狠,只有狠才能威慑住暗地里蠢蠢欲动的一颗颗心,才能让所有人都看清楚,背叛和逆乱的下场有多严重。

而一切的始作俑者,宋太后却只囚落了个终生幽禁的下场。

萧存玉看了皇帝一眼,不知他为什么不拿出遗诏。

她思索一会,并不提及此事,寿康宫已封,太后名存实亡,皇帝想留她一命就留下吧。

议政一直议到太阳落山,众人都退下的时候萧存玉静静立在一侧并不出去,明显是有话要说。

等殿里空荡起来后,皇帝还没开口问,存玉就一掀袍子跪了下去:“陛下,臣有事回禀。”

皇帝讶然,抬手要扶:“老师起来说话。”

“谢陛下,但臣所说之事干系重大,还请陛下容臣跪禀。”

“陛下,臣今早在与一个突厥将领周旋的时候......”

她从头诉说自己遗失相印的始末,皇帝听着听着,脸色便凝重起来。

丞相的相印就像皇帝的玉玺一样,在大多数时候拥有和本人相同的权力,而当朝丞相的印甚至拥有在两军对垒时叫开一座城门的权力。

在此时落入突厥人手里,并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如今金吾卫还在宫里搜查,若能找到那个突厥人自然是无事了,但若找不到。”存玉顿一下,“只怕不好处理。”

“老师先起来吧,坐下说话。”皇帝执住手里细长的桃木笔杆抚摸,“事已至此,只好先想想还有没有什么补救的办法了。”

“是。”存玉坐回去,回忆之前她和突厥将领的对话,那人绝不是普通的士兵,最好的情况是他在混乱之中被困在了皇宫中某一处。

但她也知道,这实在是希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