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也是同样,平时在学校穿校服,回到家男主李时樾穿亲戚家的孩子淘汰掉的衣服,原主捡李时樾穿小的衣服接着穿。
吃也吃不好,穿也穿不好。学校收取费用的时候也是拖到不能再拖才能将钱缴清。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李家有个大善人。
李父是这一片儿出了名的大善人,平日里扶老奶奶过马路,给乞丐给钱买吃的喝的是常态。
看到别人家的熊孩子做错事了,他跑去帮熊孩子道歉擦屁股。
别人家的媳妇儿哭哭啼啼说日子艰难,他出力又出钱。
李母好不容易攒点儿钱买点儿肉想给俩孩子补补身体,邻居家小孩儿一哭闹,李父连锅一起就送出去了,自家孩子连点儿汤都喝不上。
家里有个悲天悯人的大善人,李母哭过闹过也是无济于事,只能将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一肚子的苦水无处发泄。
终于,在原主差点儿烧坏脑子之后,李母忍不住提出了离婚。
所有人都不赞同李母离婚,说像李父这样好的男人她一个农村女人打着灯笼都难找。
李父确实是个好男人,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还爱助人为乐。
只是这样的人,适合做家人,朋友,同事……却唯独不适合给人当丈夫,给人当爹。
顶住了压力,顶住了嘲讽,李母硬着头皮跟李父离婚了。
走到离婚那一步,平日里压根儿不怎么管孩子的李父死活都要将孩子的抚养权留在自己手里。
这是他李家的后代,怎么能跟一个外人?
李母哭了、求了,李父不为所动。
舍不得孩子就别离啊!
都让两兄弟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了,还好意思说爱孩子,舍不得孩子……
真要为孩子好,就该让孩子父母双全!
李父不为所动,李家人死活不松口,李家的孩子怎么能被带走!
李母哀求娘家人帮帮她,但是娘家人却不愿意。
他们也是为李母好,一个女人,一个没工作的女人,怎么能养活得了两个孩子呢?
孩子小的时候她能勉强养活的住,可是孩子长大了呢?
上学,娶媳妇……都是要花大钱的。
在李母娘家人看来,夫妻是原配的好,女人也是一定要结婚的。
李母离了婚,肯定要二婚,带着俩拖油瓶,怎么找下家?
第295章 大善人他弟【2】
谁都靠不住谁都帮不了她。李母伤心绝望要跳楼,被救下后她的诉求也被更多人看到了。
相关部门上门了,谈了又谈,最后约定两个孩子一人一个。
李母两个孩子都想要,哪个孩子她都舍不下。
僵持到最后,政府人员让孩子自己选。
男主抢先选了李母,而脑袋晕晕乎乎的原主慢了一拍,就被动地归李父抚养。
李母一步三回头带着男主李时樾离开了李家,原主跟着父亲一起生活。
离婚后李父还在等着李母回头呢,在他看来女人终究是心软的,他不信那个女人能舍得下小儿子。
小儿子可是那个女人的命根子,要不是因为小儿子,他们夫妻也不会离婚。
等着李母回头的李父不着急再婚,他还是像以前一样继续做他的大善人,工资全部被他送了出去做好人好事了。
回到家里面对冷锅冷灶,李父心里不得劲,看原主的眼神越来越不耐烦。
要不是这个小崽子毛病多,身体不好,他们夫妻也不会离婚。
李父不会做饭,他是宁可饿着也不愿意求人的人。
成年人能因为自尊心作祟强忍着不适,但是原主这个小孩子不行啊,饿得受不了了,原主去邻居家蹭了一顿饭。
人家倒是给他吃了一碗饭,但将原主送回来的时候没少当着李父的面儿阴阳怪气。
李父觉得丢脸,好声好气将邻居送走之后便将原主抽了一顿。
这次的经历像是为李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抽完原主之后很累,却十分解气,心里畅快的很。
原主哭都不敢大声哭,他想找妈妈。
李父冷静下来看到原主可怜兮兮的模样,心里不忍,带着原主找到李母。
开启新生活的李母看起来年轻了很多,这让李父心里很憋屈。
原主在李父的示意下抱着李母说他有多想妈妈,李母心疼,却没松口要回家。
离婚后她轻松了很多,她再不想回去过那种糟心日子了。
原主哭得撕心裂肺,李父黑着脸将原主带回了家。
没人操心原主的吃喝,没人关注他在学校的日子,他已经很难过了。
在这个时候他身边的所有人都告诉他:你妈不要你了,她给你哥哥找了后爸,他们不会再回来了。
原主理解不了大人的想法,在日复一日的期盼中逐渐失望,对李母产生了怨恨。
他开始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起码要填饱自己的肚子。
原主一放学就去大街小巷捡废品,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
李父还是不管他,还是做着他的大善人,每天下午回来还要跟原主抢吃的。
原主的生活艰难李家人不是不知道,李奶奶骂过李父很多次,李父左耳进右耳出。
李奶奶气的进了医院,儿子管不了,当妈的也是个狠心的,离了婚之后说不管就不管这个小的了。
李奶奶无可奈何,只能偶尔来李家看看原主,从乡下带来些粮食蔬菜什么的。
活下去已经很难了,原主哪里有时间去好好学习?
他的成绩不好,勉强读完初中之后就辍学去打工了。
而原主的亲哥哥李时樾,过着跟原主截然不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