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真厉害!”李知言得瑟极了。
他研制的这个半自动收割机需要人手动推着,收割机的最前端是两个小车轮,车轮底端安着一个类似镰刀的刀片。
刀片是可以取下来的,割麦子的时候安镰刀刀片,除草的时候安除草用的螺旋刀片。
螺旋刀片可以深入到土地里,这样除草后,草不会在短时间内再长出来,同时还能疏松土地。
刀片旁边是两个滚轮连接的履带,履带可以将麦子传送到顶端的出口。
出口那里李知言安了一个小的车篓。
收麦子的时候车篓里坐一个人来捆麦子,方便得很。
麦子收完之后得晾干,晾干之后脱麦粒的时候还能用得上这个机器,把刀片换成脱粒滚筒就行了,将轮子拆下来换成脚踏板就行了。
看着家里那奇怪的大家伙,李大壮一下子都沉默了,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李知言露出神秘的笑容,“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到了收小麦的那一天,李知言带着他的大发明去了地里。
推着收割机顺着小麦垄一推,麦子就被割断了,整整齐齐地顺着履带掉入到车篓里。
在场的人都瞪大了眼睛,李知言得意一笑,“愣着干嘛?快上去一个人捆麦子啊。”
李大壮他们都跃跃欲试,最终秉持着尊老爱幼的好品质,秦氏,李大壮,李杏子,李母,李父,挨个儿上去试了一遍。
坐着就能把麦子收了,真的好轻松。
五亩麦子花了不到一天就收割完了,这在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么好用的东西,大家当然都想借着用一用了。
李知言可不是什么善良人,借是不可能借的,但是可以租赁,租一天五个铜板。
想挣钱是真的,但是对外可不能这么说。
只道是造机器不容易,人人都来借,先借谁,后借谁都容易得罪人。
用坏了也心疼。
还不如让大家花钱租,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谁也不得罪。
种地靠老天,收粮食的时候就怕下雨。不及时将小麦收回去,一场雨下下来后悔都没地儿哭。
而且租金也不贵,将粮食早点儿收回去,剩下的时间他们可以去做工嘛。
来租机器的人不少,李父担心别人不爱惜机器,见天儿地跟着。
因为他没在家,李家人趾高气扬地来借机器的时候他不在场,秦氏直接将李家的人赶了出去。
骂骂咧咧道,“老二现在是我儿子,你们家要是想用机器就来租,不租就滚!天天惦记着占便宜,李大哥就是这么觉你们的?”
秦氏不是好惹的,李家每次出幺蛾子,想占便宜,前脚她将人赶了出去,后脚就出去宣扬李家人有多不要脸。
搞得李爷爷李奶奶很没面子,总是瓮声瓮气地解释都是小辈们自作主张的,他们回去之后会好好管教孩子。
李家人不想花钱,占不上便宜的他们后悔死了,当初就不该把李老二直接过继出去。
李家如何后悔李知言不关心,因为他设计的机器进入了县太爷的视线。
这要是应用得当,可是一大功绩啊。
县太爷直奔李知言家,确定机器真的堪比神功利器,县太爷笑得眼睛都没了,“好好好啊,李家公子真是厉害啊。”
第333章 流放文女主的竹马【19】
李知言谦虚地笑了笑,李母他们就不知道什么叫谦虚了,嘴巴都咧到耳后根了。
作为长辈,还能有什么比自家有出息还让人高兴的呢。
县令也不是那种抢人功劳的人,他要是那种心思不正的人,早就花钱花心思往好地方走了,怎么会被派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当官呢。
县令大人哥俩好的搂着李知言的肩膀,说这种好东西肯定要拿出去造福百姓,问李知言有什么想法,他写折子的时候好写进去。
“你放心,我不是那种贪墨功劳的人,”县令大人拍着胸脯向李知言保证,李知言这个发明者的名字肯定会被他写到奏折里,让李知言不要担心。
县令大人说的那叫一个言辞恳切,他是寒门学子出身,一开始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想要做一个清廉的好官,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
可是进了官场才知道,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
他不想浑浑噩噩地随大流,抱大腿,做贪官污吏,只能夹着尾巴活成小透明。
他不是一个好官,却也不是那种收受贿赂的贪官。
他想离开这个地方,不过是因为家人不在这里。
撺掇着李知言将收割机拿出来,更多的原因是为了老百姓。
收获的季节总是多雨,收获不及时粮食就会泡在水里。
老百姓一年到头可就指望着地里的这点儿粮食呢。
“您不用说了,我同意将设计图纸和这辆收割机献出去。”
李知言原本的打算就是引起上位者的注意,而不是藏着掖着挣那点儿钱。
县令大人听了李知言的话高兴不已,“李公子大善啊!”
县令大人急急忙忙带着图纸和机器回去了,当天下午就往上递了折子。
收割机的事还没传到皇帝手里,李知言堆的肥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味儿真大,这是什么?”李杏子捂着鼻子往后退了好几步。
李知言刚想回答,李母急冲冲跑到了后院儿,狠狠往李知言的后背上拍了一巴掌,“你干啥呢?炸屎了!”
她在厨房做饭,老远就闻着味儿了。
亲娘打的那一巴掌是真的疼,李知言“嗷”了一声,捂着后背皱着眉头,一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