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李知言还认她,老两口就没办法把他们赶出去。
半截身子埋到土里了,没人养老可不行。
就是因为老不死的笼络住了她儿子,所以才这么有恃无恐。
李母恨啊,悔啊,早知道李知言为了读书能转头投入老不死的怀抱,她当初就让他去上学了。
反正上学回来也不耽误干活嘛。
望着李母那可怜,期盼的目光,李知言扭头头也不回地跑了。
李知言一溜烟儿跑到了院子里,李父急得大喊,“回来!老二回来!你不回来就别再认我这个爹!”
要不是李爷爷挡着他,他早冲出去把李知言打一顿了。
李知言没回头,跑到门口打开了大门。
门外围着的乡亲们七嘴八舌地开始询问,
“真要分家啊?”
“你真的舍得你爹妈啊?”
“你爷估计是说气话呢,乖,你赶快回去,别把你爷架在火上烤。”
老爷子以前是民兵,保护过大家的,自然有人为他考虑。
李知言不回话,低着头往外挤。
没一会儿就冲出了人群,直奔大队长家。
很快大队长和村长就来了。他们拉着李爷爷在一旁说悄悄话。
话里话外都是在为李爷爷考虑,李知言还小,顶不住事儿的。
不管大队长和村长怎么劝,李爷爷都不松口。
都说家丑不可外扬,闹成这样,李爷爷也不想再给儿子儿媳妇留面子了。
李爷爷虽然在家里充当透明人,但他看的清。
把这些年的付出和委屈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说完李爷爷眼睛都红了,“老婆子她不容易,我可不想她还没享两天福,就被气死了。”
他愧对这个家。
女儿嫁的好,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了,就剩一个老伴儿,他总得为她着想一些。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队长和村上听了直叹气。
拗不过李爷爷,两人还是同意给李家主持分家了。
李父傻了,不是,老头子你真狠啊,就一个亲儿子,你都不要了?!
李父眼里满是怨怼。
李母抱着李娇娇,身后李知礼和李知仁跟俩保镖似的一左一右护着李母。
直到现在,分家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李母才终于后悔了。
早知道,早知道老两口这么狠心,她就悠着点儿了。
愤恨地瞪着罪魁祸首李知言,李知言淡定瞥了一眼李母,那无所谓的态度,让李母心痛又气愤。
不就是让他让着点儿妹妹吗?
又不是什么大事,又没要他的命,怎么就这么自私,非要闹到这个地步呢?
李家的三间青砖大瓦房是李爷爷努力了这么多年才盖起来的。
他的房子,他自然不可能走了。
李父气死了,“房子不给我们分!让我们一家五口住哪里?我可是你亲儿子,你怎么能这么狠!”
李爷爷没搭理李父,继续跟村长道“他们挣的工分给他们,我一分不要。家里的粮食分他们一半儿,吃饭的家伙事儿一人一套。他们的东西他们带走。家里的钱是他媳妇儿管的,我一分不要,也让他们带走。我也不用他们给我养老,留李知言在家照顾我们老两口就行了。”
不让儿子养老,指望还没成年的孙子养老,别说在大队里了,就是在整个公社也是头一份。
其实这么看,李爷爷也挺厚道了,除了房子没给,其他的分法,可都是李父他们占便宜。
这么些年家里攒的钱全让李父他们带走,那些钱也够他们重新盖房子了吧。
土坯房一间下来花个七八十就够了。
李父眼神闪躲,李母不管不顾地尖叫,“家里哪有钱?爹你这是想让我们去死啊!”
这下轮到大队长和村长皱眉了,李家虽然有吃白食的,但李爷爷,李父他们可都是下力气干活儿的,工分没少挣。
还有他家三个男娃,虽然年纪不大,但挣工分也挣了有些年头了。
最小的那个挣工分,挣了都有一年多,快两年了。
咋可能没钱?
“大壮!管管你媳妇儿!这里哪有她说话的份儿!”李爷爷怒吼。
李父耷拉着脑袋蹲在地上,任由李母哭嚎。
都快活不下去了,哪还管什么丢不丢脸。
第594章 团宠文女主的怨种哥【9】
李老太太看这夫妻俩的晚娘脸不像作假,沉声道,“口口声声说没钱,钱呢?”
李老太太以前可是拿几个孙子当命根子的,经常补贴孩子们,虽然落实不到孙子身上(被李母转手补贴给了李娇娇)。
但这也恰恰说明夫妻俩没把钱花在三个男娃身上。
乡下人吃喝不花钱,粮食不用买,蔬菜不用买,偶尔买点儿油,买点肉,也花不了那么多啊。
就李母和李娇娇两个人买买衣服,吃吃喝喝,能把钱全部花完?
李老太太心里有杆秤,觉得不太可能。
李老太太一问,李母顿时没了刚刚的嚣张和委屈,支支吾吾不敢说。
李爷爷也紧皱眉头,“大壮,你说!钱呢?真的没钱了?”
李父微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就算有,也不多了,哪够他们一家五口出去生活的?
李爷爷气的手都开始抖了,“滚!你们一家子立马给我滚!就算没钱饿死也是你们活该!”
李爷爷知道儿媳妇花钱大手大脚的,但他觉得家里没有五六百,三四百也是有的。
结果呢?
还真没钱了!
李老太太不依不饶,逼问钱花哪里去了。
大耳刮子扇在李父脸上,李父这才底气不足地告诉大家,李母每月都会补贴娘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