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119)+番外

作者:李诗情 阅读记录

几人看看天上的大月亮,吹着冷风,再吃着螃蟹喝着酒。

“尝尝月饼,县学和王府都发了。”张文明给她切成小块递过来。

“谢谢相公。”赵云惜尝了一块,有些以为,甜滋滋的,她以为会是五仁的,没想到是水果馅儿。

吃起来还挺有意思,而王府发的月饼显然精致漂亮许多。

但也是水果馅儿。

竟然没有五仁月饼!

赵云惜在南北月饼大战时一般不吭声,因为她就喜欢吃五仁月饼,里面的仁喜欢、软冰糖喜欢、青红丝也喜欢。

香酥松软,甜而不腻,迥异寻常,简直仙品。

“喝点茶水,月饼放着明日再吃,免得不好克化。”张文明殷切叮嘱。

张镇和李春容对视一眼,自己也困了,便起身:“甜甜睡觉不老实,我们去看看。”

两人回了前院。

二院一时只剩下两人,赵云惜原就不饿,捧着酒盏,望着天上的月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她低声呢喃。

张文明坐在躺椅上,仰望着星空,试探性地伸出手,想要握住那微凉的小手,指尖微微碰触时,却又缩了回来,故作无事地问:“冷不冷?”

赵云惜摇头,她并不觉得冷,杯酒下肚,还有些暖暖的。

张文明望着自己指尖,半天没话说。

“回了。”她说。

今天跑一天,她都快累哭了,去沐浴更衣,这才躺进被白圭已经暖好的被窝。

赵云惜以为,他会放假两天,没想到第二日清晨就走了。

还挺意外。

她看了一眼隔壁正在动工的房子,不由得瞪大双眼,不愧是基建狂魔,才半个多月,框架已经立起来,开始砌砖头了。

就算天天要路过一遍,还是觉得很震撼。

白圭也好奇地瞅了两眼。

两人在李春容和甜甜走后,也跟着去读书了。过节熬夜固然快乐,这学还是得上。

刚一到学校,就见甘玉竹在门口等着,身后的丫鬟捧着托盘,见她来了,就捧着给她看。

“这是你上回说的毛绒绒小毯子,看,做成小垫子样,还做了小猫咪这样的柔软摆件。”

甘玉竹颇为自得,她就是闲来无事折腾,结果爱上了。

赵云惜看了看,惊讶极了:“这岂不是工艺比原材料都贵?”

做的非常精致漂亮。

甘玉竹见她喜欢,心里就更有底了,笑吟吟道:“已经大批量投产了,招了许多小丫头来做事,你上回荐的小丫头,管事说手脚麻利,人也聪明,现在已经学会织袜子了!”

赵云惜点头:“是我们邻居家的孩子,平素有个面上情,不必顾及我太多。”

甘玉竹自然知道,对于赵云惜的亲戚朋友,她近来也了解不少。

“你去上课吧,我回去了。”她有些艳羡,她能这样不顾别人眼光,察觉自己读书是弱项,就直接来读书了。

她当初要是再勇敢一点,是不是不用嫁给林修然,老夫少妻,了无生趣。

赵云惜牵着白圭回书房,林子坳晒黑了些,人也瘦了些,但精神头极好,瞧着很是快乐的样子。

“今天我们该讲孟子了。”

她翻开书,认真地听着,四书五经是根基,许多人的学说,也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包括林修然颇为推崇的阳明学派。

林子坳讲课水平直线上升,比早先强多了,语言组织能力明显上升。

她就懂了为什么耽搁时间过来给他们讲课了,在科举考场上,环境、时间,甚至还不如授课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想要的文章,平常必然要思索千百回才成。

而教课要把四书五经的知识和释义捋得清楚明白,能表达出来,这就赢一半了。

多少人心里有数但说不出来写不出来。

果然,林修然不愧是官场老兵,就是有经验。

上午学四书五经圣人文章,下午学琴棋书画现实生活,还挺有意思。

除了她稀烂的女红。

如今过了些时日,在某一个清晨,她发现打霜了。

枝叶上有白霜,还有晨雾,入目一片白茫茫的,李春容还要去江陵卖炸鸡,赵云惜就不让她去了。

这样的路,天不亮比青纱帐还恐怖,太过危险,她一个弱女子带着小孩,还是不要去了。

李春容也有些怵得慌,她有些舍不得钱,但也害怕,见儿媳坚持,心里甜滋滋的答应了。

“也就你心疼我。”她笑眯眯道。

赵云惜轻笑,温声道:“我们家现在的钱足够很好的生活了,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大伯是个很厚道的人,一直都有分成给过来。”

她那时候在心里仔细思量过,大明律例,金额和规模超过一定规格,就会被定性为商户。

商户自有商役,而且士农工商,出自工商阶层,到底对科举不利。

她又认真盘算赚来的钱够不够轻松愉悦的供白圭科举,答案是够的,那她就不再挣扎。

现在已经很好了,朝廷并不禁止军籍经商,但自己心里要有一杆秤,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有舍才有得。

赵云惜想的很开,李春容却属实舍不得,每天都有进项,不用等着男人发月例就有钱的日子太爽了。

“不去了不去了,地滑了,人不好走,车不好走,也看不清。”她在心里劝自己。

但是光在家闲着,她也有些受不了,把院子里从这头到那头,全部都收拾整理一边,把菜园子浇水、薅草,各种收拾。

把门前的柑子树修枝,刷一层石灰,再用破布裹起来保暖,这样来年才长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