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324)+番外

作者:李诗情 阅读记录

他今天也累了。

*

三日后,小院难得热闹起来。

张白圭摆了两桌,宴请了同僚朋友,来庆祝自家添丁了。

赵云惜怀里抱着小襁褓,如同抱着炸弹。

“我当真能抱?”他也太软了!

像是一团棉花。

赵云惜姿势僵硬地抱着小孩,她好些年没抱过婴儿,实在心虚。

而且小崽崽蜕皮了。

露出白白嫩嫩的皮肤来,看着就更加脆弱了。

洗三过后,就把孩子又抱回去了。

张白圭给他起名——敬修。

张敬修。

*

次日。

赵云惜把自己落灰的长剑又给翻出来了,她要锻炼,要活得长长久久。

顺便把白圭给拉上。

都不准早死。

张白圭起身,洗漱过后,先亲亲娘子,再亲亲孩子,便十分快活地当值去了。

叶珣听他哼着歌,不由得摇头失笑:“你儿时,是不是也长这样?”

张白圭毫无防备:“哪样?”

“敬修那样。”叶珣忍俊不禁。

张白圭:……

*

一时间闲下来,赵云惜还有些不习惯,地里的庄稼不用她去看,店铺早已走上正轨,有国子监的炸鸡铺子在,她就永远有进账。

还有皇帝亲赐的三万两,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要知道,张居正被抄家时,白银也不过十几万两。

他做了那么多年的大明首辅。

才这么点银子。

赵云惜唇角溢出一抹冷笑。

她抱着孩子哄了几日,实在无聊,便琢磨着上街再扩展个铺子出来。

搞钱啊,啥能比搞钱爽。

赵云惜在街上溜达了几圈,临近寒冬,生意就不好做,很多店铺都关门了,贴着旺铺租售的牌子。

她有些拿不准心里的想法,索性去找王朝晖。

“你说买铺子怎么样?一时拮据些,但慢慢缓过来后,就不用高价租铺子了,扛风险能力也强些。”她试探着问。

王朝晖领着她,慢慢在街上走着,打量着进店的客人,沉吟片刻,才回:“大家有闲钱,确实都是这么做的,主要是地段的选择,我推荐朱雀大街,离皇城近,但周围都是百姓,购买的人肯定多,你觉得如何?”

赵云惜点头:“先看看。”

两人抬脚往朱雀大街走,一路上闲聊着,难免又说起出海的事。

王朝晖说得神采飞扬,妙语连珠,赵云惜听得格外认真。

“等来年开春,我还得出海。”王朝晖笑了笑垂眸,温和道:“再去找寻其他神种。”

第122章

晚秋时节,风吹渐凉。

赵云惜开始找布庄上门定做今年的冬衣,再者琢光丰腴了些,衣裳都要重做,而小敬修更是一日一个样,见风就长,两人的衣裳都要好好做。

约着休沐日来家量体,这样叶珣、张白圭都在。

多做几件御寒的好衣裳,如今他们有应酬,这得体名贵的衣裳也得多备,省得不够穿。

刚热热闹闹地收拾完,就见徐阶在前,小厮提着一篮子牛肉跟在后面,见院门大开,索性直接走进来,笑着招呼:“刚得了些牛肉,拿来同吃。”

在明朝,杀牛犯法。

平日里鲜少能吃上一回,也就碰上病牛、亡牛、老牛,报备官府后,才能杀来吃。

“老师真是有格调,爱讲究,来都来了,还带礼物。”赵云惜笑嘻嘻地夸,接过提篮,笑着道:“快请坐,白圭上茶。”

为了表示见客珍重,赵云惜便挽着袖子进厨房,想着牛肉该怎么吃。

也就一斤,这有好多人。

想了想,还是先把牛肉卤上,再和面,一人做一碗牛肉面好了。

人多了,买的盆越来越大,瞧着还挺有意思的。

现在没有压面机,只有手工擀面,那就要先揉出光滑的面团,再擀成一张薄薄的大饼,再用刀切成指宽的长条。

赵云惜想,她做一顿面条,真是肱二头肌都要练出来了。

而此时,厨娘已经迅速做出七个菜,赵云惜将牛肉切成薄片,合着藕片凉拌后,一凑,刚好是八个菜。

“吃饭咯~”

赵云惜抱着温好的黄酒坛子,放在圆桌上,又转身给顾琢光送了一份。

“快来坐,一起吃。”徐阶把她拉着入座,笑吟吟道:“你如今得封诰命,若是男子,必然已经迈入朝堂,些许小节,就不必遵循了。”

赵云惜笑着应好。

她先前不上桌,是要斩断一切长官厌恶的机会,毕竟很多人礼节重,会因为失礼的事,而怀恨在心,老死不相往来。

如今他不在意,自然最好了。

“这一碟子是蒜末、辣椒丝,按着自己的口味加。”她笑着叮嘱。

徐阶垂眸,就见面前摆着汤面,面条如指宽,瞧着很是清爽,上面撒着碧绿的葱花,和薄如蝉翼的牛肉片。

他先尝了尝,清淡爽口,滋味很妙。但小小一碗,有些不经吃,好在身上便起了热,浑身便舒爽起来。

“先吃些垫垫,省得喝酒了胃难受。”赵云惜笑着解释。

徐阶过来,想聊的已经聊完了,这会儿便安稳地吃菜喝酒,倒也有滋有味。

临走前,他拍拍白圭的肩膀:“后生可畏。”

他也有个很好的母亲。

*

国子监。

萧瑟秋日中,有皮靴踩在落叶上的声音响起,片刻后,停留在一处小亭。

那男人面容白皙如玉,眉眼清秀,身姿挺拔,气质高雅中带着些许冷峻。

这会儿正望着秋日,满脸若有所思。

“司业大人!”一少年跌跌撞撞地跑过来,捧着自己新作的文章,满脸期待地大喊:“请大人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