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48)+番外

作者:李诗情 阅读记录

但是她不介意,穿到明朝中后期的农村,能读书,已经是祖坟冒青烟那种程度的幸运了。

书房里的小孩,张白圭最小,才三岁,而其他人最小的就有六岁,还有七岁、八岁的男孩,十岁左右的女孩,赵云惜年岁最大,她二十了。

她这才知道,林修然只有独子林志远,林子坳是长房嫡孙,年十三,林子境排行第二,年七,林子垣是最小的庶孙,年六。

她同桌是个性子腼腆的姑娘,叫林念念,笑起来甜甜地还有酒窝,是这家最大的嫡孙女,年七。还有个庶妹林妙妙,年五。

“云娘,你为何要来读书?”林念念好奇地望着她。

她一问,几个女孩便凑过来听。

“我想读就来了。”她打开自己的书包,拿出里面备着的小瓷瓶,笑吟吟道:“这是我做的花露,不如海上的好,但用起来滋味也不错,我带了几瓶,送给几位同窗。”

幸好她备得多,要不然还真经不起这样送。

林念念原本有些不以为意,乡野村妇,不曾见识过京城的纸醉金迷,知道什么是花露。

但她性子和善,便没有说话,只笑着问:“是你身上的香味么?果然怡人。”

林念念主动搭话,也是因为她看起来是个香香软软的漂亮姑娘,笑起来很柔和,让人很容易亲近。

“是呀,我做了茉莉花和栀子花的,看你更喜欢哪一种。”

被蜡封都有隐隐的香,打开后更了不得,小姑娘就喜欢这些东西,她们顿时凑过来看,各自选了,待赵云惜也和善很多,愿意把茶水、点心分享给她。

“云姐姐~”两节课下来,林念念已经握着赵云惜的手,撒娇般的喊姐姐了。

“你的手为何这样软?”她对她好奇极了。

她符合她心中关于农妇的刻板印象,又觉得她矜贵又雅致,像是京城的贵女。

赵云惜反握住她的手,柔和道:“每次涂面脂的时候,也会抹手,时间长就漂亮了。”

上午就两节课,讲完再布置作业就完各自散了。

张白圭亦获得一致好评。

面容精致的乖巧幼崽,不吵不闹,跟小大人一样坐着读书,让人稀罕坏了。

他的手胖胖的,手背还有肉窝窝。

粉粉白白的手指还没有笔杆粗。

“好可爱!”

“好乖!”

“叫声哥哥听听。”

张白圭抿着唇瓣,求救般地望着娘亲,却见对方收拾好书包,快乐放学,留他面对一群虎视眈眈的小屁孩。

然而——

赵云惜的快乐并没有维持很久。

因为她刚出门就碰见了林修然,对方先是考校她功课,见都记下了,这才皱着眉头问:“你不去隔壁学琴棋书画,做什么去?”

赵云惜:……

她的读书计划里,只有上午,下午回家还有事。

面对夫子威严的视线,她一作揖,老实回去了。

下午学琴。

赵云惜看着古琴,听着女夫子讲古琴。

“五音、七弦、十三徽……”

“宫、商、角、徵、羽……”

她瞬间老实了,古代的内容和现代真的截然不同,这对她来说是完全陌生的领域。

好在觉醒记忆后,她好像灵性了很多,随着女夫子的授课,也能跟着弹一段小调了。

申时过半,就放学了。

她带着张白圭赶着骡子回家,回家还要写功课,练两张大字,明天上交。

小白圭不用,他就背会,记住就行了。

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赵云惜认真地写了两张,这才去忙活自己的事。

一抬头,就见夕阳西下,天色昏黄,橙黄色的光芒笼罩四野,张家台村中,炊烟袅袅,鸡鸣狗吠声偶尔响起。

赵云惜弯唇轻笑,提着水壶,去给门口的菜园子浇水,她种了茄子、扁豆、丝瓜、胡萝卜、莴苣等,现下长得正好。

小白在篱笆外面汪汪叫,很想进来看看的样子。

小白圭就蹲在地上,摸着它的脑袋安抚:“不能吵娘哦。”

赵云惜忍俊不禁。

浇完水又去喂鸡,好一番收拾,这才消停下来。

她牵着小白圭往村里走去,不时和村人打招呼,还有跟固定npc一样的秀兰婶子。

走到村头,就看见一棵结满桑葚的桑树,她顿时心动了,想要摘点桑葚回去酿桑葚酒。

两人又返回去拿竹筐,回来摘了一筐,小白圭喜欢甜甜的桑葚,偷偷地吃了几颗,唇周都留下桑葚的颜色。

赵云惜用棉帕给他擦拭干净,回家特意洗了一碟子给他吃。

“离远些,别弄身上了,这颜色洗不掉。”她叮嘱。

张白圭乖乖点头,他很注意保持卫生的。

两人说着话,很快就把桑葚淘洗好了,放在一旁晾干。

此时,李春容也提着肉回来了。

“今天晚上炖鸡,人家都说读书费脑子,得吃好点。”家里有钱,她也没那么勤俭节约了。

“耶~娘真好,给我们炖鸡吃,明明是娘辛苦了,应该娘多吃点!”

赵云惜一边说,一边去给她打下手。

自家养的走地鸡,要炖很久才酥烂入味,她烧着火,背着书,因为她发现,几个姑娘也都是启蒙过的,跟着一起读书,更像是复习,真正的新人只有她和小白圭。

可恶。

脑袋记快些,她不想当那个年龄最大的笨蛋。

张白圭还想看书,被赵云惜阻止了:“不能竭泽而渔,要懂得适可而止,像这样昏暗的光线,不要读书写字,画画也不行,太伤眼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