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康熙荣妃(216)

作者:敲钟的紫藤 阅读记录

康熙看着案几上那些四散摊开的金箔,心中止不住的庆幸和后怕,果然只有亲额娘才会对孩子真心以待,这样的遗产比起任何宝物都要珍贵,以他额娘当年的处境,可以想象为了查出这些人脉关系花费了多大的代价,里面那些标注着佟的奴才显然就是他额娘留下的心腹,一直以来无从下手的瓶颈也终于打破了,有了这些人在手,要查当年的事便容易得多了!

虽然他一直都知道宫里的奴才不单纯,也一直心有防备且致力于培养自己的心腹,但是比起从先帝时就根植于后宫的蒙古妃嫔们,即使他作为大清后宫名正言顺的主人,根基依然显得浅薄虚浮,如今他额娘留下的这份遗泽成为了及时雨,像他额娘这样曾经圣宠一时的女人,才有可能查到这隐于宫廷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也许正是这份暗中的力量才让额娘活到成为太后的那一天吧?

现在一切的疑惑都揭开了,康熙终于明白为何额娘在身后留下这样复杂的传讯方式了,他额娘留给他的这些东西,每一样都足以引起宫廷巨变,尤其是这份名单,可以说谁拿到了这份名单,不邑于拥有了将大部分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本钱,能让人自动入瓮而不自知。

“梁九功!”康熙静静地呆坐了很久,才扬声将梁九功唤了进来,梁九功是他身边仅有的几个没有其他背景的奴才之一,看来他需要好好考虑一下对太皇太后和太妃们的态度,一个孝字大如天,有些事即使他是皇帝也不能做得太过明目张胆,这一个月来的作为恐怕已经引起她们的疑心了吧?

以两宫太后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关系网和蒙古太妃暗中隐藏的势力,若是想要连根拔起只怕引来宫廷动荡,只能徐徐图之,何况如今三藩造反,并不是动手的好时机啊!康熙回想着这些日子的作为不由得汗颜,看来他还是太感情用事了,无论如何那人是太皇太后,是屹立三朝不倒的强大人物,即使他有什么想法也不见得真能轻易动弹,幸好他还没有着手打压那些太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皇上有何吩咐?”一直候在外面的梁九功一听康熙的召唤,立刻快步来到康熙塌前,毕恭毕敬地跪地听旨,天知道他刚刚心里头是怎样地七上八下,眼看皇上一个早上都闷在西暖阁里一声不响,真真让人碜得发慌,生怕皇上发现了他的小九九。

“你去一趟钟粹宫,跟贵妃说今儿的午膳就摆在乾清宫,顺便把两位阿哥也带过来一并用膳。”康熙一边头也不抬地伏案勾勾画画,一边很是顺口地吩咐着,他思虑再三之后,决定这事他不适合亲自去做,也没那个精力和后宫那些女人勾心斗角,幸好他还有个贤内助,宜敏是个心思灵慧、手腕厉害的,后宫的事还是交给后宫的女人来对付更合适些。

“嗻!”梁九功响亮地应了声,飞快地爬起来倒退着出了西暖阁,一出门脸上就挂起了笑容,敲打了一番底下的人小心伺候着,就脚步轻快地往钟粹宫去了,心里琢磨着这段时间皇上谁都不见,唯独时常召贵妃伴驾,连用膳都不忘叫上贵主子和两位小阿哥,可见这贵主子果然才是最得皇上看重的主,而且出手大方,对杂家也客气得很,倒是可以跟钟粹宫多亲近亲近了……

第87章 局中局(已修)

钟粹宫

当康熙在乾清宫处于水深火热的纠结之中时,宜敏正悠闲地在钟粹宫的书房里,陪着自己的两个宝贝儿子读书习字。承瑞和赛音察浑两个小家伙端坐在各自的小书案前,小小的身子挺得笔直,手上抓着特制的小号毛笔,正一笔一划地对着字帖描摹练字。

宜敏时不时悄悄背着手踱步到孩子们身后,微微探身看看小小的人儿在宣纸上写下一个个工整的字体,脸上不由得露出点点笑意,心中满意不已,如今两个孩子的字虽然谈不上好,却胜在端正有力,对着字帖描摹倒也似模似样,以他们的年纪来说已经是难得了,前世的阿哥们可是六岁才进学的,在此之前的启蒙都是教养嬷嬷来做,但是大清后宫的奴才是不许识字的,即使是教养嬷嬷也不过能认得字罢了,如何能指望她们将阿哥教出一手好字呢?

康熙前世最喜董其昌的书画,宜敏自然投其所好地鼓励胤祉练得一手好字,顺带她自己也学了起来,董其昌的书法清淡中见幽远,娟妙中含虚和,呈现出一派淡泊宁静、潇洒自如的仙逸之气。那是一种经过哲思和禅思之后的心灵之迹,正巧合了宜敏当年的心境,便一直坚持练了下来,尤其宜敏年岁大了之后,心思越发的寡淡沉静,加上研读佛经所悟的禅意,倒是让她的董书带上了几分神韵。

宜敏那手飘逸绝伦的董书连康熙也常常自叹不如,用来教导两个孩子绝对是绰绰有余了。不过宜敏自己知自家事,她的董书虽然有着两辈子加起来的功底,但终究带着些许女气,并不适合儿子们学,所以宜敏坚持让两个孩子学习康熙的书法。这初学者描摹的字帖至关重要,只有打基础的时候做好了,将来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宜敏对此也极为重视,不说别的,单说将来儿子们都是要入朝的,有一手令人赏心悦目的书法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本事,前世老八的那手臭字不知被那群兄弟笑话了多少年?宜敏当然要为儿子们好好打算,如今慢慢学起来,也免得将来入学的时候太过辛苦。

康熙对此自然是得意的,为了给儿子们一个好榜样,私下里更是勤练不辍,如今谁不知道皇帝的字那是一等一的风骨傲然,铁画银钩呢?尤其康熙是个要强好面子的,否则前世也不会因为老八的书法写的不好,就时时拿这个训斥他,老四却因为写的一手好字而得到康熙的嘉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