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康熙荣妃(276)

作者:敲钟的紫藤 阅读记录

等黄泉消失在窗外的夜色中后,宜敏才轻笑一声,素手抚摸着自己的小腹柔声道:“额娘的宝贝,这回是额娘大意了,差点让你受了人家算计,额娘一定给你出这口气!唉,你那个皇阿玛最是个让人不省心的,咱们娘俩给他个教训好不好?”

宜敏心念微动,手上出现了一只泛着朦胧珠光的玉瓶,瓶身精致小巧,揭开瓶盖后弥散开一阵令人身心舒畅的气息,带着淡淡的清草香,光是闻着味道就让怀孕后时常出现的胸闷消失无踪,宜敏心中一喜,毫不犹豫地将玉瓶中的液体倾入口中,很快一股股温凉的气体开始顺着养生功法的运行路线游走全身经络,运转一周天后缓缓盘旋在在眉心和下腹,顿时全身上下说不清的轻松畅快。

宜敏轻轻吐了口气,其实从怀上这一胎的时候起,她就发觉要比前两胎辛苦得多,不但很早就有胸闷呕吐的妊娠反应,而且这种感觉一天比一天严重,种种烦躁气闷让她脾气变得阴晴不定,更重要的是她运行养生功法时总有一部分消失在小腹处,这种奇异的现象自然引起宜敏的极度不安。

在翻阅了仙境中的经楼藏书之后,宜敏终于明白了随着她的修为日益深厚,孕育出来的孩子体质也随之改变,但是对母体的负担也会加重,若没有上好的药材和丹药滋补,胎儿就只能吸收她那充满生机的内力为养分,以她目前的修为能坚持到胎儿瓜熟蒂落恐怕就是极限了,到时候不但功力大耗,将来想再怀孕生子就更难了!

幸好她仙境中最不缺的仙草灵果,滋补养身的灵丹妙药更是多不胜数,只是丹药中适合孕妇服用的却是不多,她翻遍了丹房才找出了几种孕养胎儿的丹药,其中有一种功效最强,只要服用一次就足以满足怀孕初期胎儿的需要,可惜一胎只能服用一次,而且服用后会有一点小小的后遗症,这也是宜敏拖到现在才敢拿出来用的原因。

宜敏很快就感觉到一阵浓浓的困倦袭来,早已心中有数的她没有抗拒,放任自己陷入深深的睡梦之后,唯独心中有些遗憾地想着,可惜没办法看到接下来宫里的热闹景象了,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自己的宝贝女儿更重要,想必天枢他们肯定会给后宫那些不安分的女人统统送上一份大礼,她果然还是乐意看到康熙这个混蛋焦头烂额的狼狈模样呢!

第107章 阴霾雾绕

“太医到了没有?”惠嫔不顾自己还在微微滴水的头发,拿着帕子不停擦拭着儿子额头沁出的汗珠,不停地探头看向殿外那深沉的夜色,神色间满是焦虑。

同样坐立不安的还有僖嫔,她将四阿哥抱在膝上,不停地拍哄着哭闹不休的儿子,目光也是不经意的落在门外,心中期望着康熙能够看在儿子的份上来看一眼。

“两位姐姐稍安勿躁,佟妃姐姐已经让人去乾清宫了,皇上若是知道小阿哥落水,肯定会带着太医赶过来的。”温嫔端坐一旁慢声细语地安抚两个心急如焚,手中端着姜汤小口小口地喝着,妆容整齐得丝毫看不出落水的狼狈。

“是啊!皇上心里还是还是看重阿哥的,说不定这会正在赶来的路上呢!”端嫔一身清爽地坐在温嫔上手,她因为晕船而没有去游湖,只不过跟着佟妃过来帮把手而已,心中恨恨地想着难道这么多人出事,难道皇上还会一门心思守着那个女人不成?

“温嫔姐姐说得是,谁能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医竟然都被召到乾清宫去了呢?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皇贵妃娘娘身份尊贵,自然不是比咱们这些人及得上的,何况人家肚子里还有个更精贵的,两位姐姐还是耐心等着吧!”

通贵人纳喇氏举着帕子掩住嘴角幸灾乐祸的笑意,心中虽然嫉妒皇上对皇贵妃的重视,却更希望皇上直接将去报信的奴才拒之门外,只要太医没来,两个小的就算没淹死,只怕也要落下病根吧?这样不但她所出的阿哥少了两个对手,恐怕皇贵妃也要受皇上的迁怒,简直一举数得啊!

“行了,你们都少说两句吧!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说这些?”佟妃阴沉着脸呵斥着这群不省心的女人,顺便狠狠地瞪了温嫔一眼,今晚若非她撺掇着要去游湖,何至于出了这么大的事故?偏偏她自己因为心情不好,竟然鬼使神差地点头同意要去,众人之中她位份最高,自然以她为首,如今出了事她岂能撇的清干系?两个阿哥任何一个出事她都得吃不完兜着走!

“云嬷嬷,你亲自去乾清宫一趟,若是太医还没来,就说……”佟妃着急上火地又等了半响,终于忍不住想再派人去催,毕竟一旁偏殿里还躺着几个贵人常在呢!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结果佟妃话音未落就听见外面一阵喊‘太医来了’,顿时就将后半句咽了进去,只见三位太医提着药箱联袂而来,其中竟有一位是太医院左院判,不由得心中一喜,院判可是皇上的心腹之人,这下不怕被算计了,看来皇上还是重视她们的。

“咳咳……太医!快来看看四阿哥,这孩子一直哭个不停,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僖嫔见了太医顿时喜上眉梢,顾不得自己因为落水而阵阵发虚的身子,急忙招呼着太医过去给四阿哥诊脉。

四阿哥保成对僖嫔而言就是唯一的命根子,以她这幅早已破败不堪的身子骨,连承宠都不可能了,能够封嫔凭借的不过是生了保成这个健康的阿哥,倘若保成朕有个好歹,简直跟要她的命没两样了。

“院判先给三阿哥看看,这孩子好像发热了!”惠嫔搂着坐在身旁的三阿哥保清,不顾僖嫔的怒目,自顾自地叫院判过来诊脉,宫里谁不知道除了院正之外就是两位院判医术最好,后宫的女人最怕什么?最怕被人在开方用药上动手脚,正因为左院判是康熙的人,她们才敢放心地用,至少康熙不会给自己的儿子下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