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康熙荣妃(663)

作者:敲钟的紫藤 阅读记录

宜敏嘴角微微扬起:“这坤宁宫确是方便,不过本宫还是更喜欢钟粹宫,这里着实太正了些,叫人住着不那么自在呢!”尤其对面的交泰殿是萨满祭祀之所,天不亮就开始焚香诵经,虽然离得有段距离,但是宜敏耳目清明,睡得极浅,稍有动静就会被惊醒。

“主子暂且忍耐些吧,婚房放在这坤宁宫毕竟是祖宗规矩,待住满一个月便好了,到时候主子便可想住哪就住哪了。”莺儿忍俊不禁地接口道,住进这坤宁宫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光呢,也就自家主子对此不以为意,甚至还略带嫌弃的样子。

宜敏轻轻笑了笑,说什么祖宗规矩呢?还不都是多尔衮和孝庄定的,满人过去大婚何来规矩?顺治帝就是入关后第一位皇帝,他的大婚定在坤宁宫的东暖阁,按孝庄的说法,是不能离神太近,也不能太远,这样能保佑新人和谐美满,结果呢?据说大婚第二日帝后二人便不欢而散,压根就没同房。

到了康熙朝,迎娶赫舍里氏皇后之时,也是在坤宁宫,不过当时康熙不过初登基四年,帝后两人也不过还是孩子罢了,同样没有在此圆房。

至于前世的孝昭皇后册立后,倒是主动搬到了坤宁宫居住,可惜不过半年便没了,也不知道是受不住这份福气,还是赫舍里氏的后手起了作用。

所谓的坤宁宫也就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她可不乐意在这种地方长住,若非看着康熙坚持修缮坤宁宫的份上,不忍拂逆他的颜面,她早就在大婚第三日就搬回钟粹宫了,毕竟那里是她两辈子的居所,住在那里心里有种安宁的感觉。

“罢了,反正这个月涉及外朝的事儿多,住在坤宁宫倒也方便处置。”宜敏回到侧殿花厅准备用早膳,至于康熙一般都是御门听政后才传膳,晨起后都是随便用些点心垫垫罢了。

“主子,今儿后宫妃嫔就要来坤宁宫请安了,您有何示下?”莺儿侍立在一旁,低声询问道。

宜敏用银勺轻轻搅动着燕窝粥,漫不经心地道:“还是按着旧例三日一请安即可,本宫可没那么多闲工夫听她们掰扯。”

“嗻!”莺儿低声应下了,开始专心伺候宜敏用膳。

今儿钟粹宫的早膳极为丰富,因为承瑞和赛音察浑都住在这里,他们都是正在长身子的半大小子,食量惊人,在自家宫里自然不会委屈了小主子,连带宜敏也多用一些小点。

用完早膳不一会,宜敏正拿着礼单查看,就见梧、桐两位大宫女一起进来了,两人对着宜敏行了一礼。

宜敏拿着朱笔勾勾画画,眼皮都不抬地问道:“何事?”梧桐檀楠四婢各有所长,梧桐对外,檀楠对内,这会她们两个前来应该是有东西六宫的消息要回。

梧、桐对视一眼,还是梧儿上前一步先道:“启禀主子,承乾宫有消息来报,沈院正喂佟妃服食了那半颗丹药,如今佟妃暂时没有了生命危险,只是有些神志不清,仿佛疯魔了一般,见人就打骂,现在整个承乾宫无人敢靠近正殿。”

宜敏对此并无特殊反应,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见状梧儿就明白了,主子对于佟妃疯魔的原因不感兴趣,只要佟妃没在这种喜庆的日子里招惹晦气,主子压根懒得管她。

桐儿这时走上前一步,接着道:“启禀主子,永和宫总管来报,成嫔身边的大宫女红枫被一名粗使嬷嬷暗害,那嬷嬷也畏罪自杀了,特地来求主子示下,该如何处置?”

宜敏闻言终于抬起头,饶有兴致地挑了挑眉:“红枫?死了?”她对这个红枫可是印象深刻啊,毕竟在前世也算是名人了,唯一一个被康熙下令凌迟处死的宫女,这辈子看来也没逃过一死啊?

桐儿低头将永和宫的说法陈述了一遍,毫不添油加醋:“按永和宫的说法,是红枫发现那粗使嬷嬷的偷盗行为,打算叫人将其拿下的时候,却没想到却被对方暴起偷袭,用发簪刺中后脑,当场气绝身亡。而这番动静也被其他人察觉,那嬷嬷自知无法逃脱,便畏罪自杀了。”

宜敏手指敲了敲桌面,追问道:“怎么死的?”这个粗使嬷嬷怕是有点问题,正常人偷盗被发现肯定第一反应是要跑,而不是杀人灭口,尤其红枫还是成嫔的大宫女,在永和宫也算颇有威望。

桐儿知道主子问的自然是那个粗使嬷嬷,直接道:“服毒自尽,经慎刑司查验,那嬷嬷服食的是砒霜,是宫中用来捕鼠的。”

宜敏几乎是气笑的:“捕鼠用的砒霜?难不成这嬷嬷是把附近宫苑的捕鼠药都收集起来吃下去了吗?”就毒老鼠的那点剂量能毒死人?慎刑司的人这是把自己当傻子糊弄不成?

桐儿怔愣了下,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时雀儿在一旁补充道:“宫里头的捕鼠药都是特殊调配的,而且定时定点放置,基本上剂量都不大,顶多对蛇虫鼠蚁起作用,不可能直接毒死人,顶多让人恶心呕吐不止罢了。”

“奴婢这就让人重新查验。”桐儿不由得心头生怒,慎刑司那般人当真可恶,她居然差点被这说法给糊弄了,幸好主子明察秋毫,又有雀儿姐这个内行人,否则她怕是要给主子丢人了。

“不必了,此乃成嫔宫中事务,本宫等着她亲自前来交待。”宜敏摆了摆手,她的人手可不是用来查案的,各宫自有主位管理,既然死的是成嫔的心腹大宫女,用的还是如此可笑的理由,想必成嫔应该另有打算,她正好看看成嫔此人究竟值不值得扶持?”

桐儿心中郁闷,却又不敢不尊宜敏之命,只是沉着脸站在一旁,心中琢磨着慎刑司那邦人莫不是嫌命长了,居然连主子娘娘都敢瞒着,这里头肯定有大问题,决定稍后偷偷去问问尚嬷嬷,她老人家见多识广,肯定能知道其中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