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次还看见她和郭知青在国营饭店里吃红烧肉呢,你们都是一个屋里住着的姐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既然你不缺粮食,那就不要逼她了。”
“万一她真因为粮食出了点什么事,你也愧疚。”
众人七嘴八舌的劝道,甚至还有人走了两步上前抱住马艳玲安慰她。
马艳玲趴在婶子的肩膀上,眼底露出一丝得意。
她刚才跟梁霜霜商讨该怎么保住粮食,梁霜霜说不能硬刚,人们都是同情弱者的,要适当示弱,让大家都觉得梁田田过分,纷纷反过来帮你,自己的粮食就保住了。
果然没错。
梁田田挑眉,还真是我穷我有理,我弱我骄傲的不要脸做派啊。
她五感灵敏,梁霜霜和马艳玲的话,她一字不落的都听见了,想必以前梁霜霜就是这么对付刚进城的原主的吧?
华韬站在队伍的后面,听大家聚在一起逼迫梁田田,眼神幽暗深不见底,明明做了错事的人是马艳玲,凭什么她哭一声,梁田田这个受害者不原谅她就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
看着小姑娘孤零零的站在那面对众人,华韬攥紧了拳头大步往前走过去,他好像又回到了几年前,那个畜生欺负软软未遂后,他娘跪在软软面前又哭又嚎又威胁的逼迫软软,结果本来是受害者的软软,却因为不肯原谅那个畜生,而被全村的人指桑骂槐的教育。
这情景和当年何其的相似,华韬红了眼眶,刚想做些什么。就见梁田田微微朝他摇了摇头,然后转头看了眼刚才帮马艳玲说话的人,轻声道:“大家都觉得我过分吗?”
周围没人说话,但大家的眼神都是默认的,看她时带着隐隐的谴责的意味。
梁田田不习惯当弱者,她努力了一会儿实在哭不出来,只好对着周围人露出一个勉强的微笑,道:“就像大家说的,我真的不缺粮食,马知青的粮食对我来说可有可无。”
“那你不缺粮为什么还要抢她的粮食呢,你刚才没听马知青说她爸妈身体不好,全家都靠她的粮食过活吗?你怎么这么狠心。”马上有人打抱不平。
梁田田看了她一眼,酝酿了下情绪,狠狠的掐了一把自己,终于疼的红了眼眶,道:“其实,我坚持要粮食是为了马知青好。”
第37章 胡槐花 你来丰收大队时候差点就光屁股……
马艳玲讽刺的看着她, 阴阳怪气的道:“梁知青,这话你自己不觉得可笑吗?抢我的粮食,让我一家子不好过还说是为我好。”
搂着马艳玲的婶子偏头看了梁田田一眼, 有些责备的道:“梁知青, 现在可是新社会,不兴学地主老财剥削穷人那一套了,否则马知青可以去革委会举报你的。”
马艳玲得了甜头,有恃无恐的道:“对,梁田田,你要是再敢欺负我抢我粮食, 我就去革委会举报你和坏分子来往密切, 剥削农民学资本主义做派, 我看你才是思想败坏。”
“好,马知青,我支持你, 咱们农民兄弟姐妹就要团结在一起, 不能让地主老财这些资本家们欺负了。”大婶子声音极大,看着华韬的目光充满仇恨。
马艳玲心里痛快极了, 风水轮流转,这话一点也不假,凡事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梁田田那天怎么引导大家攻击她的,现在大家就怎么帮她把仇报回去了。
梁田田也是满眼的讽刺,哪个时代都不缺端起碗吃饭, 放下碗骂娘的人,当年华家开仓放粮避免了这个村子里的人饿死,几乎家家户户都受过华家的恩惠, 可他们呢,粮吃了,命活了,却反手一个举报,亲手把救了他们命的恩人推上了黄泉路却无一丝愧疚之心,当年的大善人、活菩萨也成了他们嘴里剥削穷人的地主老财。
梁田田心疼的看了一眼华韬,华家人如果早知道今天的结果,是否会后悔当年的所作所为,因为他们的已经善心化为一柄柄利剑刺向他们最宝贝的孩子们了。
可是华韬的眼中一片平静漠然,好像地主老财这样的称呼早已激不起他心里一丁点波澜,那是经历了彻底的心寒之后才能有的平静。
梁田田静静地看着说话的婶子,得益于八卦小能手郭朝,如今梁田田对丰收大队的八卦那叫一个清楚明白。
这个女人她叫胡槐花,小的时候跟她娘逃难来到丰收大队的,她娘带着她逃过来的时候就病死了,剩下她一个七八岁的小丫头,华家看她可怜,买了她给华软软的娘做小丫鬟,说是主仆,可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能干什么,华软软她娘是把她当小姐妹一起长大的,后来她出嫁,华家还给了她一份嫁妆,可是谁也没想到,华家遭难后,胡槐花是第一个站出来举报华家,冲台上的姐妹举起了石头的人…
她那个跟华韬一起长大的儿子居然趁华家飘零的时候想要欺负华软软,幸亏华韬及时发现,当时华家在经不起任何波澜了,华韬只能委屈了软软,放弃了把这个畜生送去吃枪子的决定,只在人前一根根的敲碎了他的肋骨,可胡槐花不仅不反思自己儿子,反而恨上了华韬,梁田田自从下乡之后就一直跟华家兄弟亲近,自然也就被她恨上了。
梁田田决定先把马艳玲放一放,她冷笑一声,眼里带着冷意和她对视:“胡槐花,你口中的地主老财在你一九四零年逃难来到这里时收留了你避免了你被饿死,你口中的资本家大小姐也就是华家大姐待你亲如姐妹,一九五零年你出嫁,华家给你准备了嫁妆,你孩子出生后华家大姐还送了小银锁,你口口声声说要和地主老财划清界限,举报批斗你是一样没落下,可华家送你的嫁妆和你儿子的小银锁,你可是一样没往外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