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冉家亲眷看着冉跃华的丈母娘跟一桌子将军书记院士聊着天,都好奇她的来及。
“四眼叔,你可总算长点肉了。”
“退休啦,天天除了吃就是睡,不长胖才怪嘞。炎炎,你在地方干的事情我都听人说了,做得很好,没丢你几个叔叔的脸。尤其是创外汇方面,你做的很好,有大格局观。我们几个叔叔可是听了好多人表扬你。不过嘛你也有不好的,你说说,你怎么不继续考个文凭呢?”
苏炎给几位叔叔倒了热茶,笑着解释道:“叔叔们,我虽没继续考,但书可没少读。如今我还能说几门外语,李教授能作证。”
“再一个,为人民服务嘛,不管在哪个岗位都一样,能发光发热就行。”
做风力发电的杨老点头道:“苏炎同志还真做到了这点。说实在话,要不是她,海岛上的风力发电怕得晚几年才能弄得起来。”
而刘上将则总结道:“小太阳很出息,女儿更有本事。咱们啊今天也别搞成工作汇报了,吃酒吃酒,有事明天再说。”
临桌的邹小晴时不时看向苏炎那桌,对着自家男人嘀咕道:“苏炎嫂子能耐啊,竟然跟这么多大领导关系好。那她藏的可真够深的,跃华未来是错不了了。”
那一桌人单独拎出来已经了不起了,没想着能凑一桌吃饭。
跃华这婚结得体面。
第101章 101 南下-广城
周依伊的四合院
婚宴结束后, 苏焱带着几位叔叔去四合院坐了坐聊了会天。多年未见,他们有许多话要与苏焱说。他们难得聚在一块,忍不住就说起年轻时候在苏家岗村的日子。如今小太阳的女儿都嫁人了, 时光真跟浪花似的, 一代赶着一代。他们这些老一代快被拍成白沫子了,再拍几回, 就化成泡泡不见喽。
刘上将最是怀念在苏家岗的日子,军民关系如鱼水一般, 每每想此都觉感动。一直到今天他还记得苏焱外公的名字,又问了其他几位老人的情况。
这几位老人当初随着苏焱外公一道给D送粮, 虽侥幸活了下来,但都落了残疾。
“王爷爷他们都还挺好的。前些年国家给他们发了生活补贴, 日子就更好过了。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杵着拐棍在外头溜达。再不就是在树底下聊天, 凑一块唱东方红。”
之后苏焱又说了几件趣事,几位老领导听了都觉得很欣慰。
喝了口热茶, 戴着眼镜的曹书记又问部队里的生活,着重问了85年开放部队经商后的一些变化。
话说回来,关于这项决定上面分歧特别大。
正好周宣这个旅长在, 就忍不住跟他问问现行部队里的一些情况。如此一来,茶话会又变成领导问话了。
周宣知晓领导们的考量, 就多角度说了现实情况,不褒不贬,实事求是。85年后,部队里日子就好过多了,有了钱,很多事情也方便推进。例如烈士补贴, 英雄补助等等。好比苏家岗村里那些拿补贴的老人,都是部队专门整理好名单去一个个统计核实,而后分月发钱。
“不过也有可惜的地方,我们营区有位出色的团长要求转业了。”这人不是旁人,正是周宣的朋友李景林。他从事了几年经济活动后就转业干实体去了,目前在南市国宝厂当厂长,忙得风生水起。他这人做事风格与苏焱有些相似,十分舍得在设计研发上砸钱,年初他们厂成功研发出了液晶显示屏,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灌注液晶工艺不完善,还不能很好地进行量产。
几位领导听了心中有数也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说着说着又讲到目前的国际环境。这几年全世界的目光几乎都聚焦在海湾地区,那儿拥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光两伊就干了8年仗,虽说接受了停火决议,但可以说是两败俱伤。
苏焱在一旁听着,实在佩服老一辈的眼光。他们心里门清,海湾那边并未迎来真正的和平。说来说去都是在争夺石油能源的掌控,只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后续不会消停的。
并且刘上将还道:“咱们部队必须随时保持战斗力,那边稳了,只怕会来咱们这儿兴风作浪。”
知道历史走向的苏焱是真佩服老一辈的敏锐度。
说着说着,曹书记突然问道:“焱焱,听讲你女儿在国外留了好几年学,一直读到博士。她学的什么专业?”
“国外读的信息工程。”
“信息工程?好专业!”
“焱焱,有空让你女儿去我家里转转,我有些问题想请教她。”
“叔,瞧你说话真客气,还说请教啊?我让依伊明天就去你家认认门,以后她在婆家受欺负了,得找您出面做主呢。”
曹书记听后哈哈笑道:“你那个女婿我看着了,跟你男人一样,翻不了天。”
一下子众人就都乐笑了。
.....
周宣苏焱一行人在北京多呆了三天,而后坐飞机回单位继续工作。这一年周宣仍旧守在岛上过年,苏焱嫁夫随夫地陪着他。等过了十五,两口子才休假回家看看。
他们在南市苏家岗各住了两夜。
南市一切如常,倒是苏家岗有了不少变化。首先就是乡镇的几家合资工厂都开工了。因着柴静的关系,村里的年轻人都端上了铁饭碗。也因此许柔在村里很有体面,比柳彩霞这个原妇女主任还受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