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大人,您马上要去出征了,那不管赵煊了?】
【放心,等到我回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
次日,元泠泠挂帅出征,全城的百姓都来相送。
赵煜站在城楼上,看着那抹娇小的身影,眼里闪过一丝不舍。
薛湛则是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子,凝视着元泠泠离开的方向,随后看了一眼自己的胳膊,微微地叹了口气。
元泠泠没有理会旁人的情绪,在她看来,她的目的,只是想去降服达坦国。
然而,当她一路往北,看到了那片漫天黄沙,荒无人烟的土地时,心底的某处角落,还是被触动了。
北境的郡守胡成君看到元泠泠,连忙行礼道:“下官胡成君迎接来迟,请元将军恕罪。”
元泠泠虚扶了一下胡成君,面无表情地说道:“胡大人严重了,本将军已行军多日,需要休息片刻,不知是否准备好了住所?”
“元将军,已经为您准备好房间了,下官现在带您过去。”
“有劳了。”
此处是北境城里面,因此,元泠泠住的是驿馆。
梳洗完之后,元泠泠小憩片刻,就起身命人召集将士商讨作战计划。
之前,原主的威望就在那里,将士们也都信服,所以都没有说什么。
元泠泠一直以来都是带着面具,旁人看不到她的脸。
然而,还没有开始商谈,元泠泠就被告知,有人私自出去应战,重伤归来。
元泠泠爽朗一笑,说道:“没想到,还给本将军准备了这样的见面礼,走,带我去看看。”
胡成君战战兢兢地带着元泠泠去看那个受伤的将军,元泠泠的脸上带着面具,他看不到她的表情,更加不敢说话。
然而,当来到那个房间时,众人的神情更加凝重,床上的童慎行已经奄奄一息,床铺上血迹斑斑。
元泠泠沉着脸,问道:“情况如何?”
老大夫黄益山颤巍巍地站起来,应道:“回将军,老夫已经尽力了。”
其他人听到这句话,倒吸一口气,这童慎行也太倒霉了。
元泠泠脸色微变,语气还是硬邦邦的,说道:“所以说,没有过硬的本事,就不要逞英雄。”
就在大家觉得元泠泠不近人情的时候,元泠泠突然走到童慎行面前,把了一下脉,继续说道:“虽伤重,却也不是无药可救......老先生,可否借一下银针?”
黄益山愣了一下,随后慌乱地递上银针包。
“多谢。”
元泠泠接过银针包之后,在纸上写了几味药,递给胡成君,嘱咐道:“胡大人,尽快去抓药,煎药,三碗水煎成一碗水即可,这一张的药则研成粉末。”
“是,将军。”
元泠泠看了一眼周围额人,冷喝道:“还不退下?”
“是,将军,末将告退。”
当屋里只剩下黄益山、童慎行和元泠泠时,元泠泠直接用银针治疗,片刻后,童慎行的伤口就止血了。
黄益山看得目瞪口呆,不敢出声。
元泠泠收针之后,开始帮童慎行简单地包扎伤口。
“老先生,我也是从死人堆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治伤的本事还是有的,您也不必惊讶。”
黄益山摇摇头,说道:“将军谦虚了,老朽苦读医书数十载,竟不能救人性命,实在惭愧。”
“老先生无需多虑,术业有专攻,我也只是擅长治伤而已。”
黄益山知道元泠泠只是谦虚,但是,也承了她的情。
不久后,胡成君就命人将研磨好的药粉和煎好的药都送了过来。
元泠泠帮童慎行上药之后,嘱咐了黄益山几句,就离开了。
黄益山双手颤抖地医药箱,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
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鱼醒世录(30)
傍晚时分,童慎行悠悠地醒了过来。
旁边的黄益山看到,忙走过去,问道:“童副将,感觉怎么样?”
童慎行缓了一下,虚弱地应道:“黄大夫,我好多了。”
“那就好,那就好,你小子,差点就没命了,知道吗?”
黄益山说完之后,开始给童慎行把脉。
把完脉之后,童慎行的脸上露出了一抹不自然的笑容,说道:“多谢黄大夫的救命之恩。”
黄益山笑笑,说道:“可不是我救你的,你该感谢的,另有其人。”
“嗯?黄大夫此话何意?”
黄益山摇摇头,说道:“不如你猜一下,是谁救了你?”
童慎行脸色苍白,憨憨地笑了笑,说道:“黄大夫,我可猜不到,还是你告诉我吧。”
“是元将军救了你,你小子可要好好感谢元将军。”
“元将军?是刚来的元将军?”
黄益山一边帮童慎行换药,一边应道:“嗯。”
童慎行难得红了脸,瓮声瓮气地说道:“我私自应战,违反军令,元将军没有说什么?”
“要处罚你,也要等到你伤好之后,你呀你,胆子越来越大了!”
“黄大夫,我这不是看不过去吗?那达坦国,就是个弹丸小国,还敢如此嚣张!”童慎行一脸愤然。
黄益山摇摇头,说道:“战场上的事我不懂,我只知道,你这样做,不仅收拾不了他们,还会连累和你一起去的人。”
“我知道了,以后不会了。”
童慎行说完之后,自嘲地笑笑,继续说道:“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以后。”毕竟,违抗军令,可不是小事。
黄益山听到这句话,也不好说什么,一时之间,房间里陷入了沉寂。
换好药之后,黄益山叹了口气,说道:“你刚刚醒过来,切勿过度思虑,好好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