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倒霉男配今天退休了吗(332)

作者:半捧苏合 阅读记录

第300章 痞子知青VS痴傻少女(35)

“云叔,我还是那句话,我把枝枝当成自己的亲人,覃文昌会这样做,也是因为我,医药费的事情,以后不要再提了,不然,我会很内疚。”

“这怎么行?”云志宏考虑到,女儿现在恢复正常了,和季江城的关系,还没有定论,云家还是不要欠下人情为好,“上次的就算了,这次,我们给。”

他不希望女儿受这些琐碎的事情影响。

季江城哪能看不出来,云志宏是想理清两家的关系。

只是,不管出于什么考虑,这些都是他该负的责任,而他,也不是会挟恩图报的人。

“云叔,何婶,其实,你们不该我,我就已经很感激了。”季江城实话实说,“我不能因为你们的开明,就撇清自己的责任。”

“这......”

云志宏还打算说什么,被何丽华打断。

“江城,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们也不客气了。”何丽华笑了笑,“以后,不管你和枝枝做出什么选择,你都是我们的家人。”

“嗯。”

季江城有些意外,他着实没想到,云家夫妻如此通情达理,不卑不亢,格局也这么大。

想来,如果不是出身在农村,他们的未来,肯定不可估量。

次日,云荷接受了一次复检后,医生便告知她,可以出院了。

此前,通过精神科医生的专业检测,终于证实,云荷已经恢复正常了。

何丽华不识字,不过,还是拿着医生签字盖章的那张证明,看了一遍又一遍,许久后,才小心翼翼放进布包里。

云荷看着父母那激动又惊喜的神色,欣慰地笑了笑。

此刻,她在这个位面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回到村里后,云志宏当即就以一家之主的名义,向村民以及村干部说明情况,即枝枝已经恢复正常了。

这是近段时间以来,继周琼芳和覃文昌的事件后,第三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傻了将近二十年的二丫,变成正常人了?

这还真是因祸得福啊!

村民们纷纷涌去季江城家里,想看看云荷的情况。

无奈,季江城将院子的门关了,声称枝枝身体还没有恢复,要好好休息。

众人虽有点不高兴,但是,想着二丫已经经历了两次生死关头,也真是可怜见的,家里人宝贝一点,也正常。

这一日,村民们谈论的话题,句句不离云荷。

云荷没想到,有那么的一天,自己会因为变成智力正常的人,而广受关注。

为了满足村民的好奇心,她在身体恢复了之后,适时出来,和他们说说话,以免他们总是在院子外面偷看。

果然,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人,村民的热情一下子就卸下去了,之后,便没有人偷偷摸摸来观察云荷的动向了。

“季哥哥,早些时候,队长过来找我,说下个月天要给我安排任务,让我去挣工分。”

云荷倒是没有特别的想法,去干干活,活动活动筋骨,也挺好的。

只是,季江城却不这样认为。

在他眼里,就算云荷恢复正常了,她也还是个没怎么干过活的小孩子,哪里能去挣工分?

“他安排就安排,到时候,我帮你做。”季江城当即就帮云荷做了决定,不过,考虑到小姑娘爱玩,他又补充了一句,“要是你想去玩,就和我一起去,剩下的我帮你。”

云荷也不知道 这具身体的承受能力,乖巧地点了点头。

“嗯,我知道了。”她顿了一下,继续道,“季哥哥,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情?就是,我们在医院说的那些话。”

云荷在暗示季江城做决定。

毕竟,他们的关系,不管在谁的眼里,都是有些尴尬的。

虽说云荷不在意世人的眼光,不过,她还是要为何丽华他们考虑。

如果说,季江城不想继续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那么,早点分开,对两个人都好。

季江城坐在云荷身旁,一脸正色。

“枝枝,我不想分开,我承认,现在,我还没有适应你的转变,对你的喜欢,也还只是停留在以往的时候。

不过,我能确定的是,如果将来,我会找个人共度余生,那么这个人,只能是你,别人都不行。”

之前,在季江城眼里,云荷只是个智力有障碍的孩子,他对云荷的喜欢,仅仅是家人之间,没有其他的心思。

现在,得知云荷恢复智力,也才过去了短短的三四天,他自然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云荷产生男女之情。

不过,或许季江城自己都没发现,他已经把云荷当做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听到这明晃晃的告白,云荷抿嘴一笑:“我和你是一样的想法,还有,我已经问过爸妈了,他们说,都听我的。”

对方这么坦白,她自然也要回应得直接一些。

“枝枝,你的意思是,你和我在一起?”

即便之前就能感受到了云荷的心意,现在,突然听到了自己想听的答案,季江城的心里还是不免激动万分。

“嗯,不过,先说好了,有好多事情,我都不会,你要好好教我。”云荷傲娇道,“要是敢不耐烦,我就回家告状。”

她故意露出凶巴巴的神色,就是想拉近彼此的距离。

“我可不敢对我们的枝枝小姑娘不耐烦。”季江城嬉皮笑脸道,“要是你不高兴了,不用回家告状,你告诉我,我自己收拾我自己。”

他一脸痞笑,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多了几分放荡不羁。

“不敢最好。”云荷轻哼一声,拍了拍季江城胳膊上的肌肉,“你身上的肉这么硬,当然要你自己收拾自己,还算你有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