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很大,现在已经进入到第一次测试期了,如果顺利,一个月内,我们就要投入量产,量产的经费至少需要一个亿。”
一个亿,光听这个数字,祝莎就知道她有多保守。
“十个亿,把量产的数字提十倍。”
祝莎示意她打开文件。
张开新照做,一瞬间维持不住冷静的表情。
祝莎看着她笑了一声。
“工厂我来出,这个规模,投产应该足够吧?”
何止足够!
张开新看的目瞪口呆。
她租地建厂之前,也去看过几个要出租的厂房,大小还没祝莎提供的厂房一半大,需要的租金已经让张开新难以承受。
“会不会太大了”,她忐忑的开口,“其实芒果有一半就足够了。”
连她都觉得祝莎出手太大方了。
对他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寻常投资人连她说话都懒得听完。
祝莎同样没听多少,只听她谈了谈以前的经历和个人事迹,竟然就选择给钱了!
而且出手便是一座比肩顶尖手机厂的厂房和整整十个亿。
张开新愣愣的,有种在做梦的感觉。
“一半怎么能够”,祝莎抬了抬眉梢,对这个回答不大满意,“我们的目标可不是做杂牌手机,基础要打好。”
张开新只谈了几句关于公司的话,现在从祝莎口中听到目标,还有点恍惚的感觉。
祝莎把手机放在桌上,点了点熄屏的屏幕。
“全世界最好的品牌,火花,跟它比肩,有信心吗?”
任何一个做手机的人,想必都有个共同的梦想。
手机能跟火花一样,卖到全世界去,被所有人认可。
这梦想大家都有,但谁都不肯说。
原因很简单,只要说出来,就会被人评价成痴人说梦。
“想跟火花并肩的厂商很多,但没一个成功的。”
张开新坦率的说出现实,看向祝莎。
“祝总,你觉得我有机会吗?”
祝莎反问道:“你觉得你没机会吗?”
张开新心中的那座名为野心的柴火垛被点燃了,瞬间连成火线,熊熊燃烧。
“有,而且会成功。”
她看向祝莎,向她保证。
“祝总,你的信任会有结果,给我两年,我会还你一个全国第一的手机厂!”
话说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
张开新握紧双手,向她阐述她的理念。
“我想让普通人也用的起高性能的手机,我想让大家都得到货真价实的东西,他们付出多少钱,就能得到值得多少钱的产品。”
这种想法在商人中很少。
这样做无疑会让利润减少,只能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所以张开新之前从未跟其他投资人聊起过这个想法。
祝莎投了十个亿之后,已经成了芒果公司的最大股东。
她看中了张开新的潜力,张开新也看出了她的与众不同,才敢阐述。
“这个想法不错。”
没让张开新失望,祝莎赞同她。
甚至还提了点新的建议。
“既然要做平价的产品,那生产线就更要铺大,薄利多销,货多才能做到足够便宜,货多了,想卖出去就要有名气,互联网上的宣传一定要到位。”
祝莎坐回沙发上,“但我不打算在宣传上投太多资金,我们要用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
这话点醒了张开新。
她是能做出物美价廉的东西没错,但想让消费者信任她,把货卖出去,还需要吆喝。
互联网时代,这样的吆喝变得简单也困难。
如果有话题,之花一点钱就能达到宣传效果。
没话题,就算花上几百几千万,在互联网上也难以留下痕迹。
祝莎提醒她,“也许我们可以从物美价廉的方向入手,只要发布会定下的价格足够低,话题自然会来。”
现在的杂牌手机已经不多了。
只要抓住这个风口,将低端市场收入囊中,形成统治力,芒果就能彻底立稳脚跟。
张开新明白在这个道理。
她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忽然站起身来,在原地踱步两圈,“价格,价格,祝总,能借我一张纸吗?”
这屋里没有空纸,祝莎看她着急,直接从抽屉里摸了张印了东西的纸,把背面给她。
张开新掏出一直别在口袋中的钢笔,现场演算。
她在草纸上写了一堆祝莎看不懂的竖式,一张纸没够用,又管祝莎要了几张。
十几分钟后,才从数字中抬起头来。
“祝总,我算出来了,我们的定价!”
张开新是蹲着算的,激动起身的时候才发现腿麻了。
她踉跄了一下,顺利把手上的草纸递给祝莎。
上面写着一个能震惊业界的卷王数字。
“1999。”
不到两千块的智能手机,在如今这个社会,绝对是天方夜谭的存在。
甚至比杂牌手机还要便宜一千块左右。
性能却要好上几倍。
这样的产品放到市场去,怎么能不搅乱浑水!
张开新甚至能看到不远的未来,芒果统一低端市场的场面。
“产品的生产和人工,以及厂房的基本开支我都算进去了,成本在1700到1800左右,虽然我们只赚一点点,但这个价格,足够我们在市场上抢到足够的份额,只要有市场份额,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就不怕以后卖不出手机!”
张开新怕这个价格过低让祝莎不满,努力解释着。
祝莎却比她更兴奋,直接跳过了测试的问题,笃定测试一定顺利一样,谈起了最初的量产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