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董乐民还是感动得一塌糊涂。他一个穷乡僻壤的小村长,能有缘和李公子一起吃饭,畅谈人生,那绝对是祖上积德。
如此一来,气氛倒还挺愉悦。
趁着这样的愉悦气氛,董小娟大着胆子,给李景然夹了一块鱼肉。
“公子,这是咱们村桂溪里的鱼,来了桂溪村,自然要请客人尝尝桂溪鱼。”
说这话的时候,她用眼尾留意着梁语慧的动静。她一开始就注意到这个女人,长得一脸狐媚,就是不知道跟李公子是什么关系。
看她的穿着也不像是李公子的妻妾,也许是李公子在路上认识的女人,凭着一股子狐媚劲缠上了李公子。
真是好命。不过她董小娟也不差。
李景然一抬头,就见到一张白净的脸,眼睛里含着贪婪的期待,和那些前仆后继投怀送抱的狂蜂浪蝶一模一样。
多看一眼都嫌累,李景然直接没有搭腔。
那一筷子鱼悬在空中,显得异常尴尬。董小娟的脸上红白交加,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来。
董老夫人皱着眉,看着自己这个没出息的小孙女,只觉得面上目上无光。也怪自己没有把计划和盘托出,自己的小孙女几斤几两她最清楚,如今又有天仙一般的梁语慧衬着,更是显得粗糙了。
想到这里,董老夫人朝梁语慧看了过去,希望她能劝劝李公子,接下小孙女的这块鱼肉,让她也不至于太丢人。
梁语慧一脸爱莫能助,短短几个小时的相处,她和李公子又不熟,哪来这个脸面。
每每此景,解围的都是张叔,这一次也不例外。
“小姐有所不知,公子吃鱼都是由小的剔好鱼刺的。”
张叔用干净的碟子将鱼肉接了过来,熟练地剔除鱼刺,只是最终他也没有将鱼肉递给李景然。
他可不想被训斥。
***
晚饭过后,梁语慧准备和董老夫人辞别。对方正在安排饭后消遣,梁语慧便在偏厅候着。
谁知,没等来董老夫人,却等来了董小娟。
“这位夫人。”
一开口就让梁语慧愣了好半天。
“董小姐,叫我梁语慧就好。”
董小娟一听,心里不免又轻视了几分。果然是路上遇到的野女人,公子连名分都没给。
“语慧妹妹,我一见你就觉得很投缘。”
董小娟笑意盈盈地说道:“你们接下来是有什么计划?”
梁语慧一时有些糊涂,不明白自己应该和谁一起组成董小娟口中的“你们”。突然想起饭桌上,董小娟大胆的举动,顿时恍然大悟。
“董小姐恐怕问错人了,李公子的计划我又怎么会知道。”
也是,董小娟轻轻点了点头。
“你和李公子?”
“不熟。”
话音刚落,一个挺拔如松的身影从旁边经过,名贵的大衣在灯光下仿佛镀了一层金光,赫然就是李景然。
果然贵气逼人。
他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倒是跟在他身后的张叔频频回头,朝梁语慧看了又看。
董小娟双目放光,扭着腰追赶着前方的李景然。得知这个女人和李公子没什么关系,她心情甚好。
“李公子……”
大厅门口,李景然正在和村长董坤辞别。
董坤急得一脸的汗,好不容易李公子大驾光临,如今天已经黑透了。他要是留不下少帅过夜,是不是太没用了。
“公子,天色已晚,不如在寒舍住下?”
“桂溪村很偏僻,不比大城市繁华,这里可是没有旅店的。”
住下么?李景然之前完全没有想过,只是此刻脑子里突然想起,刚刚梁语慧云淡风轻地说出的那两个字。
不熟。
确实不熟。认识不过才几个小时,当然不熟。可是听上去似乎有些刺耳。
正愣神间,身后匆匆追赶的董小娟终于赶了过来。
她微红着脸跟着劝道:“公子,外面下着大雪,不如在寒舍住下?家里有祖传的泡脚秘方,祛寒益气,最适合现在这样的雪夜。”
董小娟聒噪的话他一句都没有听进去,李景然的眼前不自觉地就浮现出梁语慧的面容,实在无暇顾及其他。
“也好。”
董小娟闻言一喜。
第一百九十四章 梁珠的粥
桂溪村的祠堂里,北风透过阴暗的墙壁缝钻进来,梁珠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屋里残破不堪,昏暗的煤油灯一副随时要灭的模样。母亲杜红梅灰白的面容上却透出了几分笑意。
“我们家珠珠真的长大了,就算我现在闭眼也没有怨言了。”杜红梅一脸欣慰,盯着手中热腾腾的瘦肉粥竟然舍不得下嘴。
今夜特别冷,女儿梁珠亲手熬制了瘦肉粥给她连夜送来,让杜红梅感动得一塌糊涂。尤其祠堂有人把手,不允许携带吃食,梁珠此番进来,怕是费了不少功夫。
梁珠听到母亲说的“闭眼”二字,身子颤了颤,又听母亲说“没有怨言”,又不自觉地硬起心肠来。
“娘,你趁热喝,暖暖身子。”
“好,好。”
杜红梅点点头,声音里竟然带了一丝哽咽。她拿着勺子舀了一勺粥,手臂竟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勺中的粥洒了一大半,杜红梅心疼得眉头都皱成了一团。
“娘真是不中用。”杜红梅的语气懊恼极了。
梁珠哆嗦了一下,难道是老天爷也看不下去?她看着眼前的粥,又看了看母亲的面容。天哪,她在干什么?要天打雷劈的啊!
“那就别吃了。”梁珠夺过碗,踉踉跄跄地往外跑去。
“珠珠,珠珠别生娘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