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君点头,看了自家儿子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道:“只是梁家三小姐那边,不知道便宜了哪家的小子。”
定国公皱了皱眉,没有接话。
“你说,是武安侯府的小公子们,还是长华郡主的……”
定国公心里涌起一股莫名其妙的烦躁,虽然极其细微,却足够让他打断了母亲的话。
“娘,你什么时候爱关心别人家的三长两短了?”
老太君有好气又好笑,在定国公的手臂上拍了一下,“我这不是才从你的嘴里听到的吗?如今才学了两句,你倒埋怨起我来了。你说得时候挺溜的啊,都不带喘气的啊。”
“我这不是在教育世昌吗?”定国公道:“他想不明白,我只能一条一条给他说清楚。”
提起张世昌,老太君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
当初在族中选择了张世昌,也是各方面条件综合下来,矮子里面挑高个,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一番了解下来,发现张世昌资质并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最近的一番行为,更是让她与定国公大失所望。
当初听到张世昌跳进湖里救下袁家小姐时,老太君便直皱眉。
旁边没有别人了吗?再不济也得有几个丫鬟和仆役吧?如果真的没有,那就更可怕了,那就意味着,他与那位袁家小姐孤男寡女单独相处。
老太君知道,自己能想到这一点,别的贵夫人自然也能想到,只是大家碍于国公府的面子,心照不宣不说破而已。
若是先让事情平静下来,之后慢慢想对策,私下里处理倒也罢了。可是张世昌偏偏要大张旗鼓,广而告之,当着众多贵公子的面,信誓旦旦说要对袁家小姐负责。
这话一出,想必在那些贵族夫人们眼里简直跳梁小丑一般。大家心如明镜,这事能发生,八成是早有私情,如今故意演一出双簧,演技拙劣情节烂俗,还想让众多看官假装白痴,拍手称赞,这要求是不是太过分了?简直是痴人说梦好吗?
更何况,这事首当其冲损害的是梁家三小姐的脸面,那些与梁三小姐与何氏交好的人,自然不能任由他这么嚣张!
“世昌这次着实做的不像话。”老太君摇了摇头道:“当初你选择世昌,有一半的考量是他得到了梁大夫人另眼相待,成了梁府的未来女婿。可谁知,他今日却是亲手丢掉了这桩亲事,而你却要亲自替他去梁府退亲。”
当年边境那场战争持续时间太长,定国公府挂帅,许多族中子弟仰慕定国公府的威名,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然奔赴战场,死伤无数。
等到张淮之想要在族中挑选适龄男子时,才发现族中人员凋零,竟是没有特别出彩的。最后七挑八选,选定了张世昌,很大一部分也是想着梁家能对他另眼相待,放弃了门户之见,选为未来女婿,想必有过人之处。
定国公也长叹了一声:“总归是我们对不住梁三小姐。”
虽说梁三小姐的选择很多,绝对不愁嫁,但是退亲对一个女子的名节还是有损的。至少那些闲言碎语是避免不了的了。
如果自己当初没有选择张世昌过继,试问他敢在比时当着众人的面,说要对另一个女子负责,弃梁家的颜面于不顾吗?
老太君点了点头:“退婚时,咱们不妨多给梁家一些补偿。”
“恩。”定国公点了点头:“我有一把上好的宝刀……”
“行了行了,梁家母女一个比一个柔弱,弟弟还未满十岁,你把你那三米长的大刀扛过去,是想干什么?”老太君打断他的话。
“也对。”定国公道:“女子应该喜欢一些珍珠美玉之类的。”
“这就对了。我记得你的库房里有一块上古美玉。”老太君提醒道,“那天记得带上。”
“恩。”定国公点头,扫了一眼别在腰间的麒麟玉道:“和这个是一对的。”
定国公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不对啊,母亲,这玉佩你当初说是给我娶媳妇用的。”
老太君眉心一跳,却故意虎着脸道:“你这辈子还能娶到媳妇吗?”
定国公愣了一下,讷讷地摇头道:“不能。”
“这不就结了!”老太君道:“反正留着也无用,别浪费了。”
定国公深吸一口气:“但凭母亲做主。”
“恩。”老太君点了点头,正想结束谈话,转身离开。却听儿子在身后叫住了她。
“母亲,何日去梁府退亲?”
老太君有些愣,笑着说道:“哟,你还挺急,急就对了!”
定国公不知母亲为何这么高兴,只能解释道:“圣上有令,要我去江南一趟。”
老太君立即拉长了脸:“朝中又不是没人了,怎么事事都派你去?兹事体大,你最近三个月都不可离京!不对,是半年!一年!”
“母亲。”定国公有些无奈道:“母亲你何必……”
“我是说真的。”老太君深深地看着自家儿子道:“你未满十岁要上战场我何曾拦过你,这一次,你是真的不能走。”
定国公一脸惊讶,直觉告诉他这次退婚恐怕还别有内情。
“淮之,淮之?”老太君见他发愣,连声催促道。
定国公点了点头:“我会和圣上说。”
老太君刚松了一口气,突然见到管家急匆匆往这边走来。
“老太君,国公爷,不好了!世子爷扛着一担柴,往梁家那边去了!”
这是负荆请罪?太迟了吧?
老太君气得不轻:“你怎么不拦着,是嫌府上丢脸还丢得不够。”
管家一脸苦瓜相:“小人拦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