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对照组(124)+番外

作者:云纤月 阅读记录

“那好。”

商量好了后各自烧水洗澡,折腾了一整天都有些累了,早早地就睡下了。

第二天吃完早饭,周钰和李弄璋就出去了。

谭明月跟着婆婆继续收拾带过来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这么多东西没几天收拾不好,还有带过来的衣服被褥什么的也要洗一洗晒一晒。

城里的温度要比村里高一些,周建霖将菜地的杂草擦干净,翻了翻地,撒上一些菜籽,过几天等温度再高点种一些洋芋、花生之类的作物。

大家各忙各的,只有三个小家伙闲着,还不会走路的两个只差十来天出生的小朋友待在摇篮里,李亦琛小朋友只能围着摇篮转。

李弄璋和周钰接活儿很顺利,兄弟俩一个眉清目秀能说会道,一个高大结实俊朗非凡,周钰这个子在南方比较少见,不说话不傻笑时十分有气势,一看就不是池中之物。再加上天生神力,两个一起抬的东西他一只手就可以举起,轻轻松松搬到筒子楼上,按照要求给人摆好,服务得十分周到。

一传十十传百,接到的活儿自然越来越多,养家糊口付房租完全没问题。

很快就到了月底,李昊和李瑶瑶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兄妹俩正年轻,没有拖家带口,适合去远方多见见世面。

两家人都去了火车站送行。

华大报名的日子也很快就要到了。

报名前夕,谭明月修剪了一下发尾,扎成干净利落的丸子头,以前剪的小蘑菇头早就长长了,再剪成那样在学校里会显得太稚气。

本来她还想烫头发,城里有剃头匠会烫头发,不过这个年代烫发技术太落后,一个不小心就会把头发烫坏,只能放弃烫发继续维持着清汤挂面。

报名这天谭明月穿着廖婷帮忙做好的粉格子西装搭配小皮鞋,涂了涂口红,打扮得比很多城里姑娘还要漂亮。

她和廖婷必须住校,好在学校考剧道很多学生下乡耽搁了年纪比较大早就成家了给他们安排了夫妻宿舍。

所谓的夫妻宿舍就是夫妻单独一间不到十五平米的小房子,里面有床有桌有柜子和两把椅子,其他东西得自己去买。

谭明月报完名拿到钥匙后就拉着周钰去买东西,路上碰到了廖婷和李弄璋,四人一道在学校的生活用品部里买了搪瓷盆、水桶、带盖的搪瓷杯、铁皮红双喜开水瓶、笤帚和簸箕,毛巾被褥之类的东西自家都有不用买。

买好了东西后,周钰就去楼下打水。

他去的时候已经排了很长一条队,几个水龙头都占满了人。

等他打水回来,谭明月已经把屋子扫了一遍,抱着女儿嘟囔:“我好累呀!你一个人擦吧!”

周钰点点头,将抹布拧干净开始擦床桌椅柜上的灰尘,窗户和门框顶部一般人够不到的地方都被他擦了好几遍。

这么小的屋子打扫起来很容易,不到半个小时就收拾干净了,然后打开门窗通通风。

谭明月将女儿递给洗干净手的周钰,拿了条干净的毛巾将椅子上的水渍擦干净坐下,悠哉悠哉地翘着二郎腿。

周钰抱着女儿坐在她身边,对于陌生的新环境以及今天看到的那么多大学生心情有些复杂。

敏感地意识到他的情绪有些低落,谭明月单手托腮,问道:“是不是不习惯呀?”

周钰点点头:“人好多。”

谭明月觉得有些好笑,“担心什么,你比他们都要高一截,要怕也是怕你。”

周钰敛了敛眉,“我不要被怕,只要不欺负你我不打人的。”

谭明月摸了摸他的脑袋,柔声安抚着,“嗯嗯,你是全世界最乖最听话的大宝宝,脾气也是最好的,一点也不凶不爱打架。别担心了,虽然人多但也不常交流,你和弄璋还要出去接活呢,也就早晚进出时会碰到。”

听完媳妇的话,周钰心里绷紧的弦渐渐放松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期末结束,我的寒假终于来啦!明天开始努力冲三更。

第71章

上午的时候学校给同学们发了十九块钱用来买饭票吃饭,一般还有余可以用来买一些生活用品。

周梓汐和李亦晨两个小朋友还没满周岁不能完全断奶,谭明月和廖婷课表排课差不多,不能互相帮忙带娃,这个重任自然也就落到了他们的丈夫身上。

于是,周钰和李弄璋开始了早上等娃吃完了奶抱回家里再去干活,等傍晚的时候在家吃完饭把娃抱回来。

这样一来他们都不用在学校的食堂吃饭,不蹭自家媳妇的饭,还能从家里带些好吃的。

谭明月和廖婷也轻松了不少,白天上课晚上带带娃,一点也不耽误事。

中午她们一起去食堂吃饭,学生吃的东西在这年头还算不错,有馒头、米粥、蒸土豆和烤红薯,菜主要是萝卜白菜。

荤菜也有不过比较少,打菜的人又多根本轮不到她们俩,好在谭明月带了蒸熟的腊肉、腊肠和酸辣猪肠。

周围吃饭的同学经过时瞥了罐子,除了剁辣椒和大蒜、姜片里面满满的都是腊肉,一看就是大户人家,食堂里的荤菜肉少得很,主要放的是土豆,让人尝到一点肉腥味。

两人吃完午饭逛一逛,回到宿舍睡午觉,睡醒后去图书室领书,接着参加系领导的演讲。

谭明月是语文系,系领导的话特别多,巴拉巴拉说个不停,讲个一个多小时才结束。

她刚要去和廖婷汇合,一个穿着米色中山装的男生出现在眼前。

“谭同学,你好,我叫冯建设,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