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对照组(134)+番外

作者:云纤月 阅读记录

冯建设怕惹她讨厌,坐在最后一排的座位,打算等下课时再去求原谅打听消息。

几个女同学围着谭明月,小脸红彤彤地问:“谭同学,你跟冯同学的表哥是什么关系呀!”

“我听说他开了车过来接你,是不是真的?”

“你们两个长得好像,不会是亲戚吧!”

众人七嘴八舌,就像好几只鸭子同时在叫。

想到她们之前捧冯建设地臭脚排挤自己,现在看到了更加优质的苗子好意思腆着二皮脸来打听,谭明月皮笑肉不笑道:“你们猜!”

见她眼中透着毫不掩饰的讥嘲,知道她们自讨没趣了,鸟雀般四散开来。

班里几个男生也好奇,下课后跟冯建设打听。

冯建设洋洋得意地说他那位二表哥来路可大了,从小就在大院长大,十五岁初中毕业后通过特招入伍,当兵三年多的时间屡立战功,是部队里出了名的神枪手。

可惜今年三月份出任务右手受了重伤不能再用枪,治疗了一段时间效果不佳选择退伍从政,被安排到这边省政府机关担任副书记的秘书,他现在才十九岁就有这么大的成就,只要好好工作,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谭明月听到他们窃窃私语声,也是没想到傅衍这么厉害。

年经轻轻就成了副书记的秘书,除了有个好爹帮忙铺路,主要还是他能力足够优秀,对比之下李英红生的谭明远就是个渣渣。

围着的同学散开了,冯建设刚要去找谭明月,这时又要上课了。第2节 课上完后没有排课,谭明月起身快步离开教室。

冯建设连忙追上去。

……

终于熬到了半月假,谭明月当天晚上回到家里准备做沙琪玛。

沙琪玛做起来比较费油,块头也要大一点,卖价自然要比花生糖高。

李弄璋给她弄来了酵母,这会儿三月中旬,气温回暖,做面制品温度挺合适。

谭明月往盆里倒入面粉,加上少量的盐和酵母拌匀,打入四个鸡蛋后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盖子醒面二十多分钟。接着取出面团,擀成薄一点的面片,圆圆一张面片切成五等分,撒上面粉后切成均匀的长条,再撒一层面粉抖散。

起锅烧油,油锅沸腾之后将小面条们放进去炸,炸到金黄蓬松后捞出来。

接着着开始炒芝麻,炒完芝麻后锅中倒入适量的水加入白糖和蜂蜜快速搅拌,糖液沸腾不断冒泡,筷子插进去可以拉丝后把炸好的小面条、葡萄干和核桃仁倒进去不断搅拌,直到它们互相包裹均匀形成一大团为止。

她用锅铲将大团沙琪玛铲到公公帮忙制作的方形模具里,再拿锅铲按平整。

放凉之后倒出来就是一大块四四方方的沙琪玛,然后切成均匀的方块状就行了。

两家人分着吃了三块,剩下的全部留着明天卖。

纪兰妮在旁边学会怎么做,做法还挺简单的,只是比较费油。

半锅油可以炸三次,家里的菜油能顶半个月,虽然还能弄来菜油但是剩油吃多了不好,下个月换成粘糕饼子或葱油酥饼。

第二天上午,谭明月也跟着他们出摊了。

纪兰妮抱着孙女坐在小凳子上,等着看儿媳妇定价。

昨晚他们商量定价时儿媳妇说她已经想好了,但就是不说出来,只说明天出摊就知道,搞得她心里痒痒了好久。

四四方方、金黄漂亮的沙琪玛一上来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好多人围着看。

“小同志,这个沙琪玛要多少钱?”

谭明月笑眯眯地说:“三毛一块。”

围观的人大惊失色。

“三毛一块!疯了吧!

“可不是疯了,这么一小块比肉还贵。”

“这儿都是做小本生意的,你们如果手艺真的好还是去国营大饭店里当大厨吧!”

纪兰妮有些着急,没想到儿媳妇定价这么高,比之前的花生糖贵多了。

谭明月也不气馁,如果是在小县城她肯定不会做沙琪玛,这里可是省城,多的是工作单位,不少人手里头有余钱。

她不紧不慢地笑着解释:“你们别看这沙琪玛个头不大,味道特别特别特别好,它是以前的宫廷御用点心,里面都是好料,成本可高了,要不是推翻了旧社会咱们普通小老百姓根本吃不到,还是新社会好,有机会吃上这样的好东西。”

听着这沙琪玛是宫廷御用点心,虽然价格有些贵,但也不是吃不起,到国营饭店吃点心要钱要票,一年里也要吃上一两次。

一个高个穿着的确良工装的男同志递上六毛钱,“给我来两块你这宫廷御用点心试试。”

“好嘞!”谭明月喜滋滋地用干净的筷子夹到油纸上包起来递给他。

男同志接过打开就吃,刚吃了一口,眉眼都弯了。

“真好吃,咬一口算是比较酥脆,入口就软化了,一点也不干硬,甜而不腻,里面还有葡萄干,还有核桃仁,实在是太好吃了。”

听着男同志夸得这么好吃,有几个人拿着钱跃跃欲试。

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四十多块沙琪玛一扫而空。

还有人想买都没了。

纪兰妮高兴不已,之前他们卖花生糖多多少少会剩下一些卖不完,没想到沙琪玛卖得这么快这么好,一块都不剩,还有人因为没抢到后悔呢!

抛去所有的成本赚了差不多十块钱,卖得特别快,简直不要太值了。

等到周钰和李弄璋蹬着三轮车过来,一家人搬了桌子和小凳子上去,吹着温暖的春风,脸上都是笑意。

回到家里,纪兰妮问:“小月,今天下午有时间要不要多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