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顾宛央看向皇后答道,心中暗叹乐平公主跟皇后长得真像。
“哦?那为何不开了呢。”皇后问道。
“我跟朋友有些误会,他离开了。”顾宛央垂眸说道,在皇宫内还是说实话实说的好。
“那他离开了,你也可以继续开呀,为何到京都来了。”皇后问道。
“一来京都机会更大,攒了些钱想有更大的发展,二来朋友不告而别,我们合伙经营的小食肆年底的分红还没给他,据他平时言行之间流露出应是京都人士,也是想来京都看看是不是能找到他。”顾宛央说道。
皇后一听,脱口而出:“他居然不告而别,没告诉你他去哪了,去做什么了吗?”
顾宛央有些诧异地抬起头,这皇后好八卦啊,不过她不敢表露神色,只是点头:“是,只留了一张他走了的纸条,什么都没说。”
皇后轻咳一声,调整了一下,又问:“那你是个守信的好孩子,你跟那位朋友的关系也不错吧?”
顾宛央想了想,直言道:“是,我们是很好的朋友。”
“哦?有多好?”皇后一双漂亮的凤眼中满是好奇。
顾宛央一时语塞,这个问题怎么回答!
好在此时太后已经写完了字,乐呵呵地发声:“写好了,拿去给顾老板瞧瞧。”
顾宛央像抓了根救命稻草,忙转向展示太后写的字的宫人,皇后见状也不好再问下去了。
“多谢太后娘娘。”顾宛央真心跪拜道谢,有了太后赐字,她家酒楼将更会受到达官贵人青睐。
太后心情愉悦地摆摆手,说道:“好了,下去吧。”
顾宛央捧着太后赐的字,恭敬地退了出来。
张玉娘在御厨房焦急地等待着,一见到顾宛央出现,忙拉着她左右上下看了一遍,问道:
“没事吧?”
“没事,太后给我们酒楼赐字了。”顾宛央开心地给她看手上捧着的字。
张玉娘只要顾宛央没事就好,她抚了抚胸口说道:“快担心死我了,这个字有什么用吗?”
“回去做成店牌挂出去,这可是太后赐字啊,多有光彩!”顾宛央笑道。
“嗯,行,我们赶紧回去吧,我总觉得在这里很不安全。”张玉娘点头说道。
顾宛央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真是个实诚人,她说道:“好,我们走。”
顾宛央和张玉娘回到酒楼后,顾宛央兴奋地当即就去找人做了招牌,张玉娘则是被小桃围着问东问西,酒楼里一片热闹。
太后御赐的招牌挂上后,果然如顾宛央所料,随心酒楼的生意更上了一个台阶,现在她不仅仅是商界翘楚,更是官府之人想要结交的对象,毕竟能与太后见面被赐字的人少之又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境的战事也一直捷报频传,直到完全将北真打败收复失地。
消息传开来的那天,随心酒楼的食客们,个个兴高采烈神情激昂,讨论着小战神东靖王又立了大功。
顾宛央酒楼里的酒都快被他们喝光了,连平时一定要坐二楼包厢的那些会员食客,今天也都不上去坐,非要挤在大堂与大家一起同乐,大堂哪里还能坐得下包厢的食客,顾宛央索性喊伙计把备用的圆台面翻出来,在随心酒楼门前的空地上摆了好些桌子,再把一排大门都拆了下来,这样大堂和外面都打通连成一片,食客们一边欢天喜地畅饮一边大谈国事军事,不亦乐乎。
顾宛央坐在收银的柜台里面,托腮看着这群平日里斯文又矜贵的食客,今日敞开了胸怀,如同一家人似的,被他们感染之余内心又隐隐有些惆怅,心中总有事未了。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嘚嘚的马蹄声,由远至近可以听得出速度飞快,没多一会,马蹄声便在随心酒楼门前处停了。
顾宛央转过头往外望去,只见一人身着铠甲骑着一匹白色的战马,正打量着门头的酒楼招牌。
这一眼,让顾宛央心跳加速,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是他!李瑾修!
众食客也惊呆了,一人一马就这样突然出现在眼前,大家停下敬酒吃菜的手,眼神全部集中在来人的身上。
“这是谁啊?”
“怎么骑着马就在京都乱跑。”
“对啊,还穿着战甲?”
“他是要来随心酒楼吃饭的吗?”
“东......东靖王殿下?”
“什么?他是小战神东靖王?”
“不会,你看错了吧,怎么可能!”
“没,没看错,我见过东靖王殿下。”
“你就扯吧!东靖王刚刚大胜,怎么可能回来的这么快。”
“对,而且他肯定是带领着大军一起返回的。”
大家议论纷纷,不敢轻易肯定这人的身份,就在这时,又有一匹黑马急速而来,嘴里还喊着:“东靖王殿下,等等我。”
听到这一声,随心酒楼大堂里面的和大堂外面的食客,纷纷倒头就跪拜高呼:“东靖王殿下千岁!”
郑奎骑着黑马追了上来,对着李瑾修补救地说道:“殿下,这里就是随心酒楼了。”
郑奎汗颜,殿下带着他快马加鞭跑了三天三夜,就为了早日赶回京都,本来是他应该骑在前面带路的,没想到殿下的速度飞快,把他甩到后面去了。
顾宛央的身体不听使唤地从大堂里面缓缓走出,她的脑子已经失去思考的能力,这人就这样回来了?
李瑾修坐在马背上,眼神缓缓从招牌上移下来,就看见那个让他日思夜想的身影,让他奋不顾身挣军功的人,正向自己走来。
李瑾修翻身下马,顾宛央正好走到他的跟前,他瘦了也黑了,但却褪去了少年的张扬变得沉稳冷静,一身战甲让他显得格外精神和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