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沉浸在竹笋的美味中,就连嘴里咀嚼的咯吱咯吱声,都让人觉得很好吃。
张婶是从北边过来的,北地寒冷不产竹笋,所以以前没吃过竹笋,但她知道顾宛央的厨艺,所以有一种未知的期待。
直到第一口竹笋进入口腔,她才明白这是怎样的一道菜了,这种鲜嫩脆爽是她从来没有尝到过的,竹笋的清香久久不散,张婶脸上充满着惊喜和满足。
桂花婶一家是吃过竹笋的,所以小桃才会带着大丰在山上挖竹笋,只不过以前自己炒着吃的时候,也就是觉得挺普通的一道菜而已,但今天看顾宛央炒出来的这道菜,比自己炒的香了很多,而且卖相也好了很多,她的期待值一下就上去了。
果然,宛央这姑娘的厨艺绝对是外头馆子里大厨的水平,简简单单的一道竹笋,让她炒出了大菜的味道,嗯,加点肉片确实给竹笋提了很大的鲜味,虽然没几片肉但还是跟干炒竹笋不一样的。
咦,这竹笋一点涩味都没有呢,桂花婶细细品尝着竹笋,那种熟悉的涩感却一点都没有,她不由地开口问道:“宛央,你炒的这个竹笋一点都不涩呢?怎么做到的?”
顾宛央想了一下,说道:“我炒之前,把竹笋焯过水,这样会去除涩味。”
“原来是这样,焯水就能去涩味,又学会了一招。”桂花婶恍然大悟,以前她都是直接下锅炒,怪不得有股涩味。
“宛央姐,你懂的真多,你做的菜比我娘做的好吃多了。”小桃从饭碗中抬起头,崇拜地看着顾宛央说道。
桂花婶这次没有作势要打小桃,她也由衷地叹道:“谁将来娶了宛央,真是有福气了。”
顾宛央笑着岔开话题:“我去盛些汤来,大家尝尝。”
猪脚黄豆汤还剩了一些,李瑾修胃口已经开了,一锅汤被他吃得剩了一点点,明天肯定是不够他吃的,还得重新做新的,所以顾宛央索性热了热拿来给大家分了吃。
“这几天真有口福,跟着宛央吃了好多好吃的。”桂花婶喝了一口汤感慨道。
“是啊,宛央,你买这些食材花了不少钱吧?”张婶过意不去地说道。
“张婶,没花多少钱,这都是给瑾修做的,等他伤好了我会让他付钱的。”顾宛央说道。
“哈哈,对,让他付钱,看他的穿着打扮肯定是个有钱人。”桂花婶笑了起来。
张婶听了,又担忧地说道:“那我们把这些都吃了,他就没得吃了。”
“张婶,这都是那位哥哥吃剩下来的,我们帮他吃了,免得浪费。”小桃也开口说话了,她生怕顾宛央被张婶的话影响,那明天可就吃不到了,正好刚刚被顾宛央教育不要浪费,就用上这词了。
“小桃说的对,而且你们也都在照顾他,吃点他剩下来的食物一点都不过分。”顾宛央点着头说道。
张婶这才安心下来,说道:“说到那个年轻人,他现在可以在大丰的搀扶下下床了,果然是年轻,恢复就是快。”
“哦?真的啊?”顾宛央一听,觉得自己给他做的东西没有白费,再过几天估计就可以单独下地走动了吧。
大丰在一旁吃着东西,腮帮子鼓鼓的,不好开口说话,只是猛点头。
顾宛央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挺开心的,她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明天给他做什么吃的再补一补了。
第14章
土鸡汤
香椿只有半背篓,只够做了香椿饼,香椿酱是做不成了,早上就只有肉包子和香椿饼两种早点。
顾宛央摆摊短短几天功夫,已经有老食客了,他们每天都守着她的到来,得知香椿饼明天开始就不卖了以后,气得大骂那些去摘香椿的人,害得他们没的吃了。
顾宛央赶紧劝慰他们,她会做的好吃的还很多,正好可以做些新的早点了,这才让这些老食客们不仅消了气,还很期待明天能有什么新鲜吃食。
肉包子还是继续做,再增加一个品种就行,现在虽然赚了一些钱,但还不是很多,而且摆摊条件也有限制,只能从家里做好推出来卖,所以顾宛央想来想去,决定做糯米饭团来卖,相对来说这还是比较简单易操作的。
糯米饭团需要的糯米在集市上是有卖的,也不是很贵,回家一煮就可以用,主要是饭团里面夹的馅料,顾宛央没想好要用什么,普通的萝卜干咸菜之类可以做配料,但这些都太普通了,必须得又好吃又不常见的才行。
顾宛央收完摊子一边逛市集一边考虑,以现在的条件做油条不太方便,不然在饭团里加半根油条也是不错的,火腿肠呢那是更加不好做了。
对了,可以做肉松夹在饭团中,再配上一些萝卜干咸菜,那也是很美味的吃法,想到这里,顾宛央加快了脚步往肉摊走去。
老邱肉摊上的肉的确是最好的,顾宛央把摊上的里脊肉都给包圆了,还继续买了做肉包子的肉,老邱乐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这姑娘天天来买肉,而且还越买越多。
买完肉和糯米,顾宛央还在四处逛着,今天要给李瑾修做的菜还没买好,得给他多补补气血才行。
“姐姐,买鸡吗?这是我家下蛋的老母鸡,可以炖汤喝。”一个正处在变声期的男孩,喊住了顾宛央。
顾宛央每次听得变声期的男声,总忍不住想笑,嘎嘎嘎的像鸭子叫,她停下脚步,看了一眼这个小摊主,男孩大约十三四岁的年纪,一双眼睛透露着一股机灵劲。
男孩见顾宛央驻足,马上拎着老母鸡站起来说道:“姐姐,你看看,我家这只老母鸡养得多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