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朝廷都对读书人很重视,看来当朝也如此。
顾宛央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一边记着路,果然走了百余步后便来到了文庙公厨。
大门匾额上刻着“膳堂”两个大字,大门敞开着,徐工师带着顾宛央走进去后,大声喊道:“尹多小师傅,在吗?”
“诶,来了。”堂内一个声音传来,紧接着跑出来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
顾宛央看他身穿宽大围裙、头上裹着头巾,便知他应该就是那位帮厨。
“这是刘大厨的徒弟尹多小师傅,跟着刘大厨在公厨好些年了,对膳堂很熟悉,顾姑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尽管找他就行。”徐工师介绍道。
尹多目光转向顾宛央,不由脱口而出:“徐工师,这就是来暂替我师父的大厨?”
“正是,尹多小师傅你带顾姑娘进去吧,我先去忙了。”徐工师交待完,转身就离开了膳堂。
顾宛央行礼目送徐工师离开,对在一旁发愣的尹多说道:“尹多小师傅,劳烦你了。”
尹多眉头微微皱起,嘴上嘀咕:“年纪看着比我还小呢,就能做大厨了?徐工师有点不靠谱了吧。”
虽然他说话声音小,但顾宛央耳聪目明的,也听了个一清二楚,她也不打算为自己争辩什么,只是笑眯眯地对尹多说道:“劳烦小师傅带我熟悉一下膳堂,以及各种物品摆放的位置。”
“哦,那你跟我来吧。”尹多嘴上虽然答应了,但听得出来是不情不愿的。
顾宛央也不介意他的态度,反正小桃一会就来了,就算尹多不配合,问题也不大,顾宛央庆幸把小桃带了过来,若是自己一个人,再加上尹多不配合,那估计有很大的影响。
膳堂很大,摆放着饭桌板凳,估计能坐百人左右,穿过膳堂,后方便是厨房,也非常宽敞,居中四个灶台垒砌地整整齐齐,四周摆放着橱柜,各种食材、调味料都整齐有序地摆放,并且有张贴标签,不愧是御厨后人,看这厨房就能感受到刘大厨的专业。
“喏,这就是厨房,我师父把食材调料都归类摆放了,你认字不?”尹多问道。
顾宛央点点头。
“认字就好,我就不用多说了,你自己看就是了。”尹多说道。
“还想劳烦请问,公厨的食材是得自己去市集才买,还是有专门的供货商送来?”顾宛央问道,一般像这种食堂是会有固定供货商的,不然每天这么多的食材要大厨自己采购,那也挺累的。
”
有供货商送来,今日的食材,我师父昨日已安排好,等会供货商就会送过来了。“尹多有些不耐,但又不能不作答。
既然有固定供货商,想必是经过刘大厨选择的,顾宛央打算继续采用现有供货商的食材,一是她本就对县城不太熟,正好省却了自己再去寻找供货商的时间,二是自己本就是暂代的,能不改动原有做法的地方尽量不动,把这段时间做完即可。
“请问小师傅,每日用餐的工匠工役人数有多少?”顾宛央不理会尹多的不耐烦,继续问道。
“工匠工役共计32人。”
“徐工师已告知我早餐时间,还请问午餐和晚餐的具体时间是在何时?”顾宛央继续问道。
“午餐是在午时中,晚餐则是酉时中。”
“厨师是否只需负责做饭?洗碗打扫卫生有专人做吗?”
“厨师只负责做饭,其他事情都是帮厨做。”
恩,所以配了两个帮厨,帮厨也相当于要做一部分杂工的事情了,不然洗碗打扫卫生还得要厨师来的话,那就比较累了。顾宛央正想开口继续问,尹多突然捂着肚子痛苦地说的:“哎哟,我肚子疼,得去趟茅房。”
说完,还没等顾宛央有所反应,尹多便捂着肚子急匆匆地跑了出去。见尹多跑了,顾宛央也只能自己在厨房熟悉环境,做些准备工作,等供货商把食材送来就可以马上开工了。
此时,城西村的村口出现了三个身影,刘长生推着一辆板车,小桃在旁边帮着扶住堆得高高的草药,而李瑾修则悠哉地靠坐在板车上,表情惬意地很。
“哎,瑾修哥,你身子坐坐直,你再使劲靠在这些草药上,我可就扶不住了啊。”小桃说道。
李瑾修闻言稍稍坐直了身子,笑道:“辛苦你啦小桃,等到了县城,给你买糖葫芦吃。”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我才不吃。”小桃倔强地别过脸说道。
“那不吃糖葫芦,吃别的好吃的。”李瑾修继续说道。
见小桃不为所动,李瑾修继续缓缓说道:“蜜煎果子、梅花饼、广寒糕、玉露霜、口酥饼、乳糕霜、香饮子......”
李瑾修一边说着,小桃一边偷偷咽口水,别过去的小脸也不由自主地转过来,仔细听着李瑾修的声音。
“水晶脍、酥骨鱼、八宝鸭、炙鹿肉、卤羊蹄、山煮羊......”李瑾修的声音还在继续。
“瑾修哥,这些都是吃的吗?”小桃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自然!”李瑾修也是一边报菜名一边咽口水,确实是有些日子没吃了。
“你都吃过?”小桃怀疑地问道。
“那是肯定!”李瑾修说道。
“瑾修小兄弟,你报的这些菜名,我听着都好吃,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刘长生一边用力推着板车,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恩,都是好吃的。”李瑾修笑着说道。
“瑾修兄弟,你怎么吃过这么多好吃的,真是令人羡慕啊。”刘长生说道。
李瑾修侧身看向正在使劲推车的刘长生,见他双手粗糙布满老茧,手背手腕上还有采药时被划破的伤口,脸上有着饱经风霜的皱纹,却依然憨厚地笑着,突然感觉坐在板车上一点都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