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夏民风开放,家宴或是活动都不设男女大防,都是在一个宴厅中吃饭,并没有隔断,只不过是男女分桌而已,所以一个屋子里的人都可以看见彼此。
“十八了,该许配人家了。”
“是啊,我家两个姑娘都是十六就嫁了。”
“嗯,是得早些安排才是。”
听着女眷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除了主桌离得较远,那桌上的人除了李瑾修一个年轻人,其他全是年纪大的,又是在官府任职的官员,自然是冠冕堂皇地聊着国事,并未被叶夫人主桌吸引,但叶夫人隔壁的几桌人听得越发认真了。
“哦?顾姑娘的父母没有为你安排此事吗?”叶夫人见自己俨然成为了焦点,顿时更加起劲起来,她本身就爱撮合姻缘,加上顾宛央又如此优秀,她摩拳擦掌想做点什么。
“父母都已不在了,宛央是南边过来的流民,只想着开食肆挣钱傍身,倒是没想过这些事情。”顾宛央委婉地说道。
“哦,对了,刚刚听徐工师说起,你是从南边来的流......”叶夫人脱口而出,最终还是把那个“民”咽了回去,顾宛央自己能说自己是流民,但旁人说的话毕竟不好。
“是,所以宛央自知身份,从未有奢望。”顾宛央也不避讳,她的身份是既定的事实,说不定还能让叶夫人断了这个话题,毕竟流民身份一般有家底的人不是太能接受的。
顾宛央话一出,整桌都陷入了安静,鲁夫人微笑着说道:“我朝对于身份又不像前朝那么看重,是南边来的流民又如何,依我说,顾姑娘才貌出众、又有厨艺傍身,真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姑娘,谁家若是娶了她,那是有大福了。”
“鲁夫人所言极是,顾姑娘厨艺非凡,今日这头三道菜品,让大家都为之惊叹,崔某以茶代酒敬顾姑娘一杯。”崔士忠霍地一声站了起来,端着茶杯对着顾宛央说道。
崔夫人也与顾宛央同桌坐着,对于刚刚鲁夫人的话倒是颇为赞同,如今见自家儿子突然冒出头来替顾宛央说话,不由笑眯眯地看向自己的儿子,赞许地点点头。
顾宛央没想到崔士忠会突然冒头,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但崔士忠已经将手中的茶一饮而尽。
“这位是崔县丞的儿子,他母亲崔夫人就坐在你对面。”叶夫人见顾宛央神色有些尴尬,不由地介绍道。
“我认得崔公子,在文庙做饭时见过多次。”顾宛央缓过神来,对着崔夫人轻轻点头,随即也站了起来端起茶杯,对着崔士忠感激一笑,喝了一口茶作为回敬。
崔士忠这做法得到了顾宛央的回应,与崔士忠同桌的好几位年轻人也都站起来,举着茶杯感谢顾宛央今日带给他们的美味。
叶夫人在一旁不停地介绍:“这位是姜县尉家的小公子,那位是城北黄家的大公子,对,就是齐中县首富家的,还有这位是钟家的公子,他舅舅在京都做高官......”
叶夫人如数家珍地将在座年轻男子一一都介绍了一遍,当然这些都是还没有婚配的,已经有家室的也不来凑这个热闹,都静静地看戏,但多少心中有些遗憾,没成婚真好啊。
眼见着寿宴变成了相亲现场,顾宛央有些哭笑不得,虽说风气开放,那倒也不必这么不见外吧。
叶夫人这几桌的动静终于惊动了主桌,那些官老爷们停下了口中的国家大事,纷纷往这边瞧了过来。
李瑾修本来注意力全在顾宛央这边,但左边许兆恒右边叶县令老是没话找话地跟他说些朝廷大事,他又不能不理,于是精力全被这两人牵扯了过去,直到看见每桌的年轻男子都在给顾宛央敬茶,这才把目光聚集到顾宛央这里。
“他们在做什么啊?”李瑾修不由自主地问了出来。
已经看
了好一会戏的崔县丞爽朗地笑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些男娃娃们,比我们那时候胆子大多了。”
“对啊,这顾姑娘不知道被敬了多少杯了,我看这些未有婚配的孩子,都应该敬过了吧。”
“崔县丞,当属你家公子最胆大,我刚刚一直在看那边,就是崔公子带的头。”
崔县丞哈哈大笑起来:“我儿英勇,敢于表达内心所想,我这当父亲的,甚为自豪。”
“老崔你也别太自豪了,这么多年轻人呢,你儿子虽是第一个,但也未必是人家最中意的一个。”
“你不懂,结果无需强求,只需尽力即可。”崔县丞并没有被激怒,反而倒是神在在地倒了一杯茶喝起来。
李瑾修越听越不对劲,这些花蝴蝶一样的年轻男子,都围绕在顾宛央身边敬茶寒暄,他脸色渐渐沉了起来。
叶县令原本也兴趣盎然地看着这场景,以前从未有过这么热闹,年轻到底还是好啊。
可随着李瑾修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叶县令也后知后觉地感到不妙,虽不知道又怎么惹到这位爷了,也许是因为太吵闹了?毕竟皇室过寿可不会这么闹腾,叶县令凭着自己的臆测,硬着头皮站起来打断了这一场热闹,开口说道:“诸位,诸位,请回座位,府里特意为家父做的大寿桃马上就要上桌了,请各位一起品尝鉴赏,大家一起沾沾寿气。”
听到叶县令发话了,原本围绕着顾宛央在搭话的年轻人们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硕大的寿桃端了上来,于是大家的话题从顾宛央身上转到了大寿桃上,纷纷说着嘱咐叶老爷子的话,气氛一片祥和。
顾宛央顿觉松了一大口气,早知道是这样刚刚就不应该留下来,她的额头已经渗出细细的汗珠,就算是在厨房做菜都没这样出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