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爸和豪门大佬协议结婚后(18)

作者:忘书 阅读记录

第一次被儿子送进警局,郁清许虽然做出调整,但也没觉得这次就一定能成功,这孩子戒备心太强了。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通过孩子撒谎时的小动作,郁清许几乎可以确定孩子是相信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但有着他至今无法猜到的未知原因挡在了他们之间。

即便孩子完全无法接受他当年的抛弃,但也不至于宁可认清水村的养父,也不要再和他产生牵扯……

郁清许虽然依旧没有头绪,但没能马上认回儿子也在他预料之内。

他将孩子弄丢了十多年,的确应该多花些时间让孩子逐渐放下隔阂安心接受,不过他要做的其他事情却不能再等了。

*

“什么?上面不让今晚做植入手术??”导演说完直接把手里的台本一摔,愠怒的神色中透着几分荒谬。

这太离谱了,就算综艺火到人尽皆知,勾起上面人指点江山的念头,也不至于在这处横插一道吧?

总策划虽然也觉得匪夷所思,但还是好脾气地劝道:“不是不让做植入手术,是让孩子再去附属二院检查一下。”

“肯定是你拍得太好了,不知把哪家大人物给感动到了,竟然直接安排了附属二院的翁教授来负责。”

翁澜,国内首屈一指的耳科专家,医术医德都是最顶尖的,不说一号难求,但现在确实很难排到她亲自操刀的手术。

正常来说,像这样横插一杠更是想都不要想,而这些普通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放到富豪圈子里就完全不算什么了。

从当事人“于棠”的角度来说,翁澜亲自为他手术绝对是天降鸿运。

但对《交换人生》的导演来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他们从一开始就为“于棠”量身打造了最感人最鲜明的成长线,十期综艺下来,他们要呈现出山村少年因听障畏缩自闭,从说不清话、读不懂书、无法与外界沟通的病态,到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巨变。

从而实现节目组最初承诺那般,让需要帮助的穷孩子也能在城市繁华中美好绽放,完美实现质量和口碑双丰收的目标。

实际上,他们很清楚“于棠”的听障程度,达不到植入人工耳蜗的标准。

可只是佩戴助听器带来的改变实在太小了,佩戴助听器不需要剃发,不需要手术恢复,不需要开机调试,不需要担忧手术效果……助听器戴上就能立马恢复部分听力,节目很难拍得一波三折精彩好看。

并且不同于人工耳蜗要砸上十几万乃至几十万进行手术,几百上千的助听器同样可以使用,甚至残联会给符合资格的听障患者免费发放,根本不需要他们提供援助。

而节目组想要的是必须让民众认定,如果没有节目组的介入,穷孩子“于棠”这辈子都不可能进行如此昂贵的手术,他们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

这样安排也更符合大部分重度听障患者所面临的难关,更容易激发出特殊人群的认同感。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笔高昂的手术费压根不需要节目组承担,他们一开始就找好了合作推广的私立医院。

“于棠”从检查到手术,都是私立医院全部包揽,而“于棠”治愈改善的过程也会随着节目的大火,成为该医院的最佳招牌。

正因如此,“于棠”的听障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更换主治医师,还是翁教授那种油盐不进的类型,不仅广告做不成,还会成为私立医院难以洗清的劣迹丑闻——连最基础的听力学诊断都做不好的“高端”医疗。

就算给“于棠”提供免费治疗的行为再慷慨,也没人再敢去这种医院了。

不仅如此,这家医院和利斯顿隶属于同一集团,该集团虽然不是直接投资《交换人生》的制片方,但却是《交换人生》所在平台的最大股东。

现在的情况就是制片方传话让他们给“于棠”换医生,但这一举动不仅会毁了《交换人生》一早定好的剧情线,还会严重损坏背后平台的利益。

思及此,导演吴鑫狠搓了把头发:“许哥,这我真没办法,您给我指条路吧。”

“这还不简单?”策划人许东杰笑了下,“两边老板不好得罪,那就只能让孩子遭点罪了。”

*

郁清许提出的要求,沈秘书自然第一时间满足。

他就在汽车后排坐着听了全程,确认孩子放学就会被送到附属二院重新检查,心放下了一半。

虽然不想过分使用特权给霍明择添麻烦,但事关他唯一的宝贝,郁清许还是在沈秘书挂断电话后立即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我想跟着一起去,可以吗?”

孩子现在还不能安心接受他,但就原剧情中那一件又一件的恶心事,他实在怕节目组又闹出什么幺蛾子,不亲自守着他实在不能放心。

“当然可以。”沈秘书微笑应道。

给老板继子安排一个专家号,送老板伴侣去陪诊,这完全是他入职以来接触过最简单的工作,难度几乎等同于给苏打饼干钻孔、给奶油草莓安籽、给趣多多点巧克力豆。

不过他给霍明择当秘书多年,向来习惯走一步看三步,尽可能让每一个突发事件,都在他脑中提前预设过。

毕竟老板做出安排,是要他将安排完美落地,而非单纯的指哪打哪。

所以挂断电话他脑子也一秒没停,就着节目组故意隐瞒孩子中度听障强行安排植入手术一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思索起来。

不需要天眼查,这些大企业背后的利益牵扯都存他脑中的数据库里,两边一对,他就意识到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