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一走四年,村里人对江家两口子的羡慕有增无减,虽然孩子没回来,但是人家每个月往家里寄包裹,吃的穿的用的一应俱全,哪个出嫁的女儿能做到这一点?
当年周家给的三转一响,宁安都没带走,全留在了江家,前两年,亲家那边还给送来了一台电视。更别提,亲家每年都过来看望好几次。
宁安能给自己爸妈寄这么多东西,说明婆家富裕,也说明宁安在婆家有地位,能做主,说明她过得好。
而且,学工说了,宁安是想带他们两口子一起走的,是他舍不得自己的工作,不肯去,等他退休了,就带着大霞去和宁安团聚。
更别说,人家宁安还是“全国劳动模范”,在大领导那里都露了脸的。
看看这两口子的精神面貌就知道,人家日子过得好着呢,俩人看着都年轻了不少。大霞在部队待了几个月,回来都变白了,看着至少年轻了五岁。
自打赵凤霞跟江学工说了宁安要回来的事,江学工就请人在家里加盖了三间新房,宽敞明亮的大瓦房,还请木匠打了新的床和衣柜,从县里买回了沙发,就为了让宁安三个回来以后住的舒服点。
这时候盖三间这样的房子,大概需要两百块,也让村里人见到了江家的财力。别人家为了娶媳妇都舍不得盖这么好的房子,学工只是为了宁安回来住几天就给盖起来了。可见两百块对他来说都不算啥。
但是打主意是没人敢打主意的,差距越来越大,大家只会觉得江家的门楣越来越高,要不是大霞一回来又重新投入到了劳动中,大家都觉得江家和他们不是一路人了。
去部队之前,大霞处理了家里的家畜家禽,担心江学工一个人应付不来。回来以后,她马上又抓回了新的幼崽开始养,在赚钱方面,大霞永不懈怠!她在赚钱的过程中得到了和养孩子完全不同的乐趣。
村里人跟她开玩笑,“大霞啊,你真是有福不会享,宁安那么能干了,你就享清福就得了,干嘛还要干活这么累啊!”
“劳动人民不干活干啥?我整天闲着能受得了?我家安安那么能干,我是她妈,更不能给她拖后腿。我跟你们说,咱们趁着年轻,能干得动,就得加把劲,努力干,争取给孩子多攒点,谁会嫌钱多啊?你多攒点,你家孩子就轻松点,压力就小点,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大霞的朋友在一旁帮腔:“安安是个好孩子,大霞就想着给孩子多攒点。那要是碰上不怎么太好的孩子,咱们就更得努力干活攒钱了。手里有钱,心里不慌,万一以后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咱们也不怕。他们就算看在钱的份上,也会对咱们更孝顺一点。”
宁安回家探亲的这段时间,也再次见到了男主,之前她通过监控也没少看,但是看见真人,还是更震撼一点。
怎么说呢,27岁的男主,看着跟57岁似的。
第38章
70被抛弃的原配(37)
弯腰驼背、身形佝偻、满脸褶子、皮肤黢黑就不说了,关键是这种黑不是农村人被晒的乌黑油亮的那种健康黑,透着一股子灰败的气息,就好像是颜色比较深的灰砖,而且头发竟然白了大半,眼睛里一丝光亮都没有。
虽然距离她上次关注男主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但是这变化也太大了吧?
“桔子,出什么事了?”
“男主的爷爷去世了。”
“啊?剧情里他好像非常长寿的活到了1990年?”
“嗯。剧情里有原主补贴啊,营养品、棉被、药物什么的都不缺,关键是日子过得好了,他看到了希望,身体里自然就会焕发生机,这辈子他啥也没有啊。只有李长玲每月给他们寄的那点东西,四个人用,够干嘛的呀?再说了,李长玲也快两年没给他们寄东西了。”
“为什么呀?原剧情里她不是一直寄吗?”
“剧情里也没有一直寄,自打李长卫结婚,都是原主贴补李家人,71年秋天李长玲就不再寄了,而且,李长卫还给她寄东西呢,后来李长玲嫁了人,还有哥哥补贴,日子过得也挺不错。她这辈子寄东西的时间倒是比原剧情里长多了,多寄了小三年呢。现在不寄是因为她嫁人了,婆家人不干!”
“嫁的还是剧情里的人吗?”
剧情里李长玲嫁的还不错,是她的同事,俩人先是互相看对了眼,然后才谈婚论嫁,男方父母本来有点不情不愿的,但是原主和李长卫给她出了不少嫁妆,对方就点头了。婚后也没磋磨她,相处还算融洽。
“不是,这辈子李长玲过得比较差,整个人就一直没长开,面黄肌瘦的,整天啃窝头,一看条件就不好,那人跟她没对上眼。她嫁的是一个兄弟比较多又很团结的人家,她觉得这家人打架不吃亏,有安全感。她年龄大了,一个家庭背景有问题、单身又有工作、身边连一个亲人都没有的女性,在城里也有不少不怀好意的人惦记,不想娶她又想占便宜,李长玲也害怕,所以,她就找了这么个人家。”
“这种人家对外打架确实不吃亏,但是女人嫁进去,基本上就跟娘家没关系了。”
“可不是嘛。嫁进他家就都是他家的,不管是人还是东西。女人进了他家门,想回家看望父母得争取婆婆和丈夫同意,要是不同意她就不能回去。而且几点去几点回都是规定好的,晚一会回来丈夫直接黑着脸上门要人。回去带什么礼物也都是婆婆安排,一点自主权都没有。”
宁安知道这样的人家,他们不让别人占他们家的便宜,也不想着占别人的便宜。要是自我意识没有觉醒的人,嫁到这样的人家,一切听安排,倒也过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