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峰爽快地给他批了。
长假提在了年底,正好在春节前夕,加上七天的春节假,他一共能休息二十多天。于是赵涟清定了个双人的海岛行程,只等沈念一放寒假便飞过去,在里面过一段与世隔绝的时光。
而与此同时,暑假即将结束,沈念结束了电视台的实习。
最后一天的时候,她和几位关系比较好的实习生还有老员工吃了顿饭,一群人找了家海鲜火锅,吃了顿打边炉。几个老员工对这群小孩子很不舍,因为他们分担了许多杂七杂八的活,他们一走,这些活都得自己干了。
吃完饭后,杜子逸送沈念去地铁站。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夜风习习,梧桐树叶哗啦啦作响。他们走在人行道上,身旁就是繁华不息的车水马龙。
沈念诚实地摇摇头:“不知道。但我想当记者。”
杜子逸眼睛亮了亮:“那你要来电视台吗?”
他拿到了申城电视台的口头offer,只等毕业后签订三方。听到沈念这句话,他的心脏顿时激烈地跳动起来,眸中升起一股希翼。
然而,少女的下句话就打破了这一抹希望。
“应该不会。”
“为什么?电视台待遇还不错,要是能进都市频道,也不会太累……”
“其实我对做综艺节目没什么兴趣,虽然很有意思,但总感觉坚持不下去。”小姑娘见他有些失落,冲他安慰般笑了笑:“所以我说我不知道呀,我不知道要成为什么样的记者,没准以后去杂志,报社,也可能去当自媒体人,我们还没毕业,谁都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
杜子逸心底沉沉,明白了她既然这么说,便是不愿意了。
他看了眼天上茫茫的夜色,只觉得身边人似乎离他很远很远。他们像是一根垂直的线,申城电视台就是他们人生交汇的节点,短暂的暑期实习结束后,他们从此各奔东西,或许再也不会相见。
于是一路无言地来到地铁站前,苍白的光芒照在少年头顶,让他看起来有些心事重重。沈念分别前祝他在电视台大展宏图,他笑得有些干涩,许久不语。然而,等小姑娘走下楼梯的时候,他又突然把人喊住。
少年站在上方,头顶是申城薄薄的夜色,四周拔地而起的写字楼安放着无数人的野心,朝着天穹努力生长。他深吸一口气,鼓足胆量道:“沈念,要不要当我女朋友?”
沈念一愣,半晌,摇摇头:“我有喜欢的人了。”
杜子逸不甘心地抿了抿唇。
“是谁?”
“我不想说。”沈念冲他笑了笑,弯弯的杏核眼像小月牙:“因为尚且是我一厢情愿。”
……
暑假很快过去,大学的最后一年来了。
大四是很匆忙的一年,学校里安排的课程不多,上学期准备下毕业论文,下学期找找工作再回来答辩,时间飞逝如流水。
如果不找工作,也得准备考研、出国进修,马不停蹄地刷题、考雅思、考托福,一个班级像是一块摔成四分五裂的饼,每个人都摔成了模样各异,大小不一的碎渣。大家后知后觉地意识到,现在终于过上大一大二时渴望的不上早八的日子,但是又如此不安,因为学生时代似乎真的要结束了。
一起坐在教室里上课、藏在书本下偷偷玩手机、上课迟到、考试这种事情越来越少。
彼此间的话题逐渐被早鸟招聘、offer、考研等话题所淹没。
沈念因为早早地确定不读研,所以在上学期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在毕业论文上。在年前,她给导师交了份初稿,获得了还不错的评价后,又开始埋头准备校招简历。
日子如流水般过去,她和赵涟清的海岛之旅安排在了过年前夕。结果就在出发前一周,她在家里收拾行李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李雁的电话。
“喂?”
“沈同学,好久不见啊。”
沈念笑了笑:“是呀,李老师,你从老家回来了?”
当初她结束实习的时候,本来想同李雁一起吃个饭。但好巧不巧,那一周她收到了几封威吓短信,其中有一条几乎是死亡威胁,她果断报了警,又跟台里请了个长假,回老家休息一阵子。
于是也没约上饭,后面也再也没见面了。
没想到,她竟然会在晚上主动找到她。
“早就回来了。你刚刚是不是在想,这个女人好久没联系我,怎么突然打电话啦?肯定是有好事情呀!你能猜出来吗?”
“猜不出来,什么呀?别卖关子了。”
“铛铛!沈念同学,我们那条腐肉新闻获奖啦!”电话里的女人兴奋极了,说话小钢珠一样噼里啪啦往外蹦:“你知道是什么奖吗?灼见新闻奖!天呐,我们竟然获了灼见新闻奖!”
灼见新闻奖,国内新闻工作者最高荣誉。
这个奖项如雷贯耳,在教科书上、老师口中、考试题上多多少少都有耳闻,曾听起来是那么遥不可及,以至于听到这个消息,沈念一时间有些愣怔,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挂了电话后,李雁把红字盖章的获奖通知发给了她,沈念逐字逐句地看,果然看到了两个人的笔名。获奖简介上赫然列着一句话:凭一腔孤勇,于暗流中逆行,护佑万家“食”光。
她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把通知的公章都烙在眼睛里。最后,她像傻子一样笑了出来,手机丢在床上一丢,整个人仰面也倒了上去。
做得好,沈念。
你瞧,正义果然不会缺席。你所努力的、坚守的理想,终究是闪闪发光的金子,终究会被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