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频要求很简单,无非是多点品牌露出,通俗来说就是logo要多要大,赞助的钱可不能白花。
现在他们已经拍了足够的logo和街景,只差运动员冲线的镜头,拍完后便大功告成了。
又过了一会儿,临近十一点半,远处的街道突然兴奋起来,逐渐响起嘈杂的加油声。老纪立刻敏锐地端起摄像机,对准拐角处的街道,迅速道:“小沈,人来了!”
“好嘞!”
少女立刻掏出手机,打开摄像,准备抓拍几张照片素材。
果然,几个矫健的身影从拐角处跑来。他们胸前别着号码牌,最后的冲刺阶段,健步如飞,整个人宛如一张被拉满的弓,风驰电掣般从沿街的观众面前飞过。
有人喊着加油,有人喊着前几位运动员的名字。在这争分夺秒的最后一百米,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这几个参赛运动员身上。
最后十米。
冲在最前面的黑人男性几乎腾空而起,朝前奋力一跃,身体还在半空中便撞上了终点线。一声尖锐的哨响随即响起,裁判员“刷啦——”一声挥下指挥旗。
冠军诞生了!
街道两侧爆发出沸腾的欢呼声。
媒体如潮水般涌向冠军,老纪也扛着沉甸甸的摄像机一溜烟跑了过去,尽可能地多拍素材。沈念没想到他提着设备都能跑那么快,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人已经跑远了。
她叹了口气,拔腿就追。
就在她转身的一刹那,“嘭——”的一声巨响从远处传来。
大周围的人纷纷一愣,疑惑地停下脚步。一个母亲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将挥着小旗的孩子护在怀中,脸上满是惊恐。
远处,一缕乳白色的浓烟缓缓升起,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二氧化硫的味道
发生什么事了?
下一秒,又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极近处响起,眼前的一切剧烈地晃动。沈念整个人都跌落在地,她耳朵嗡鸣,头晕目眩,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有什么东西“啪嗒”一声掉在了她的
手边。
是一只耳朵。
撕裂的、新鲜的、带着血迹的耳朵,从对面的街区飞了过来,像是电影里制作的道具。
沈念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方才还热闹的街道已经被浓烟笼罩,碎石、碎玻璃遍地都是,人群尖叫着四散逃命,哭喊声、求救声此起彼伏。地上躺着几个血肉模糊的人,看样子已经失去意识,鲜血正从他们的伤口中不断涌出,染红了地面。
突发事件。
脑海里闪过这四个字的瞬间,肩膀突然被人拍了一把。她呆呆抬起头,看到老纪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她身后。男人扛着相机,急声道:“小沈,你受伤了吗?第二次动静就在你这边!”
“我没事,发生了什么?”
“警方刚才说是爆炸,正在疏散人群。”老纪看了眼混乱的现场:“直播连线做过吗?”
沈念摇摇头,一缕碎发从额头垂落,有几分狼狈。
见她这幅模样,男人叹了口气:“算了,你去找个安全点的地方等着。我先去拍点镜头……”
“等等,让我试试。”
小姑娘突然道。
她迅速从地上起来,掏出麦克风,利索地别上‘华星社’的标识,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如果是爆炸案,大概是恐怖袭击,这个突发新闻我们必须得抢占先机!纪老师,你先调试好信号,我去了解一下现场情况,尽快连线!”
……
晚上六点半,申城正值晚高峰,CBD附近的车道一片拥堵,车辆如同蜗牛般缓缓蠕动着。
金色的夕阳有气无力地挂在西方,朝写字楼内洒下最后瑰丽的余晖。然而,这个本该温馨的傍晚时分,却被一条新闻推送打破。
“天呐,你们快看这条新闻!”
“怎么了?”
临近下班,大家已经无心工作,开始掏出手机摸鱼。有人“蹭”地从工位上站起来,举着手机惊呼:“伦敦马拉松现场发生爆炸,而且还炸了两次!”
“什么?卧槽!”
“在哪儿看的?”
“华星社的消息,就是热搜第一,你们快看!”
“叮——”地一声,同样的新闻推送发到了男人的手机上,在安静的会议室内显得有些突兀。赵涟清迅速瞥了一眼,面色骤然一沉。
正在汇报的同事立刻放缓了语速,紧张道:“赵律,这里您有什么意见?”
赵涟清看了他一眼:“没事,你继续。”
说罢,他直接起身,匆忙从会议离席。
众目睽睽之下关上会议室大门,男人步伐极快地朝静音室走去。这里是给员工们用来接听私人电话的小房间,隔音很好,隐私性极强。
里面空无一人,他将门反锁,打开了新闻链接。
熟悉的少女声音在狭小的房间里响起。
“当地上午11点半左右,伦敦马拉松赛场突发两次爆炸。爆炸发生后,现场秩序混乱,马拉松比赛立即终止。据悉,目前该起爆炸案已确认造成六人死亡、十余人受伤,这一数字仍在统计。两名嫌犯趁乱逃窜,伦敦警方已全城布控追捕,城市处于封闭状态……”
新闻画面里,手持话筒的少女站在爆炸发生的不远处,干净的墙面此时破败不堪,橱窗玻璃碎了满地,身后是维持现场秩序的警方和哭泣的家属。
她看起来有些紧张,脸色苍白,头发微乱,仔细听的话,声音还带着一丝颤抖,双手紧紧地握着话筒,仿佛那是她此刻唯一的依靠。
“以上是华星社记者沈念、纪丰带来的现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