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选题按理来说不该给你来做,但你是现场亲历人,上了热搜的那条视频新闻又是你出镜的,领导说年轻人还是要压担子,这个选题还是你来最合适。”
沈念疑惑道:“这个专题是什么方向?历年来被恐怖袭击的国际赛事?还是英国的恐怖袭击史?”
“伦敦马拉松爆炸案事发当天就被盖尔里认领了,实施爆炸的两个凶手是英籍拉赫维人,你对拉赫维这个国家了解多少?”
小姑娘微微一愣:“拉赫维在中亚,前些年被卷入和苏尔坦的武装冲突,两个国家宿怨颇深。”
“挺好,你回去多了解一下这两个国家的恩恩怨怨,专栏的主体核心是地缘政治,不是马拉松,也不是英国的恐袭史。”总编笑眯眯道:“你自己再回去,仔细琢磨琢磨。”
从办公室里出来后,沈念只觉得自己头顶多了一片沉甸甸的乌云。
这个爆炸案到此已近尾声,大家的关注度也没有前两天那么高了,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谁知道天将一个大活,落在她身上。
还是个视频专栏。
她不仅要准备脚本,还要查资料,每期做成个十分钟的深度视频。
第一期当然要从前几天的爆炸案开始引入。沈念没有耽搁,立刻去找老纪,问他要一些现场的素材。结果老纪一听这事,立刻皱起眉:“怎么你也来要素材,这个选题到底是谁来做?”
沈念愣了愣:“刚才也有人找你了吗?”
老纪点点头。
“总社那边的人来找我要一手材料,说是他们要来做这个马拉松的专题报道,我刚给过去。”他打开手机,点开一个微信头像。那个人头像是一个黑色的镜头,名字是英文「Oscar」。
“还是个影帝。”
老纪乐了:“反正我材料都给他了。你也要的话,我也不麻烦,网盘链接也转给你就是了。就是好心提醒你一下,饭可以乱吃,活可不能多干。”
沈念明白他的心意,点点头:“那你把他的微信推我一下吧,我来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老纪立刻把Oscar的名片发给了她,然后又压低了声音道:“这个人是个总社的资深摄影,脾气是有了名的差,你要是和他的沟通,千万注意着点措辞。”
“有那么恐怖?”
“能不找他就不找他,非得经过他,大家都宁愿找他领导。”
在他们这种单位里,越级办事是同领导讲话我唠嗑领导开门我上车一个级别的大过错。但大家宁愿不守规矩也不愿意对接这个人,其恶劣程度可见一斑。
“那华星社为什么要这种人啊?”
老纪理所当然地瞥了她一眼。
“还能为啥,拍得好呗!”
第112章 他回来了那张面容褪去了儿时的稚嫩,……
被人提前打了预防针,小姑娘做了会儿心理建设,才把人加上好友。
这位Oscar好像很忙,没时间看手机,临近中午才通过了她的好友申请。沈念连忙打了声招呼。
「你好,我是申城分社的沈念,国际新闻编辑部。」
那边惜字如金,回了两个字:「您好。」
态度也还行,就是有点冷淡嘛。
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脾气,报社里奇形怪状的人不要太多。沈念松了口气,噼里啪啦地打字,把总编辑让她做这个专栏的事情和他简单说了一下,又问道他们总社是不是也要做?到底这个活是怎么分配的呢?
一堆问题发过去,那边许久都没回应。沈念紧张兮兮地检查了下自己的措辞,态度很好,不是质问,也没有太包子。
过了几分钟,Oscar才回复:「你也想做这个专栏?」
沈念:「对,因为我亲临现场,对爆炸案的始末比较了解,想继续深挖一下。」
Oscar:「好,那就交给你。」
沈念愣了愣。
这么爽快就让步了?不是挺好说话的吗?
谁知道,沈念的「谢谢你」还没发出去,Osca
r又“啪”地甩过来一个云盘链接。
Oscar:「我拍摄的现场素材,另一个机位的,拿去用吧。」
沈念:「啊,你也在现场吗?」
对方没有再回复了。
沈念脸蛋红了红,真心实意地说了句感谢,结束对话。
定下选题、拿到素材后,沈念马不停蹄地开始干活。她在这一行呆久了,原本慢吞吞的性格也变得风风火火起来。很快第一条视频剪好了,总编提了点意见,改了几版后,就定了稿。
专栏名叫《拉苏烽火》,顾名思义,主旨便是拉赫维和苏尔坦的战争。这两个国家原本同根同源,但由于信仰、海陆权益等诸多因素导致大小战火频发,掐架掐得鸡飞狗跳,搅得全世界都不安宁。
沈念原本对这些没有太大兴趣,但是做调查记者做了几年,深度报道已经不在话下。果然,第一期上线后,播放量喜人,把同期最受欢迎的娱乐圈八卦节目都比了下去。
马拉松爆炸案的热度还在,视频素材又是来自一线,镜头真实又沉浸,底下不少留言都说没想到现场那么严重,新闻消息上就几个冷冰冰的死亡数字,这些恐怖分子真是丧尽天良。
很快,那条评论下有人回复:「拉赫维可恶,那些被炸死的拉赫维小孩也可恶吗?既然干了坏事,就得做好被报复的准备。」
「什么鬼?被炸死的小孩是英国人!人家去拉赫维丢炸弹了?怎么不去炸苏尔坦?」
「苏尔坦背后谁支持的?都是活该,搅浑水搅炸自家茅厕咯!」
不一会儿评论便盖起高楼,给视频的热度又加了一把火。沈念看着腥风血雨的评论区,心想视频内容幸好是完全中立的,稍有不慎有了立场,怕不是要被这群人撕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