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徐老师耳朵向来灵光,抬头冲隔壁的语文组道:“一听就是我们班俩个小姑娘,跑得老扎劲,回回下课跑小卖部练出来的。”
语文老师姓王,是个快退休的老教师,平日里带着一副老花镜,手里捧着保温杯,里面泡着胖大海。
他慢悠悠拧开杯盖,吹了吹滚烫的茶水:“蛮好蛮好。”
下一秒,聒噪的脚步声在门口刹住车,陈雅路嘹亮的声音响起:“报告!我们来找王老师!”
办公室的目光齐齐朝老教师的方向看过来,他喝茶的动作顿了顿,默默抽了张纸,将手抖晃出来的茶水擦掉。
“我在,我在。快过来吧。”
果然就是古诗文大赛的事。王老师先是慢悠悠地把沈念和陈雅路夸了一通,告诉她俩整个学校只有十个人拿了奖,两个在他们班,八个在隔壁一班。虽然被一班的人狠狠压了一头,那也没关系,毕竟其他班一个都没有,而且她俩拿的又都是第一名,很给他争气。
如此乱七八糟地绕了一大圈后,他才回归到正题,说是后面学校会推举她俩参加市里的比赛,让她俩好好准备。
“市里比赛就在六月底,准备时间还很充足,不用担心。”王老师笑呵呵道:“我们不追求名次,重在参与就好。你们还是得以学业为重,不然你们徐老师不会放过我。”
隔壁的徐老师冲他们笑了笑:“王老师,这俩还都是小朋友,可不能跟他们这么说话。你们王老师的话,得反着听,他说随便捣糨糊,你们就得好好准备。他说害怕我不放过他,意思就是威胁我少管闲事。”
“哎哟,我可不是这个意思……”
办公室里的人见惯不怪,看到俩活宝斗嘴,都低头笑起来。一旁的沈念听的云里雾里,最后只抓住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市里的比赛在六月底,时间还早,她还能再摸摸鱼。
身旁的陈雅路眼睛闪闪发光,大声道:“好的,我们一定好好准备!”
王老师顿了顿,笑着冲俩人点点头。
“量力而行,记得哈,量力而行。”
……
峰南政法大学的校区不大,基本上就划分为宿舍区、教学区和行政大楼三个部分。
行政楼是一栋八层楼的建筑,里面有各个学院的办公室。平时除了值班的学生干部,很少有学生过来。
赵涟清出来的时候,突然被人喊住。他回头,发现是经济法的同班同学。那个同学似乎有些尴尬,酝酿了一会儿,才接着开口:“你也是来找导员的吗?”
“嗯。”
“是夏令营的事儿吧?”
到了大三下学期,保送研究生名额还没有浮出水面,但是水下已经暗潮汹涌。比如北津大、申大的夏令营还没开放,不少学生已经去找辅导员打听自己的排名,好提前准备申请材料。
赵涟清坦然地点点头:“没错。”
这次辅导员喊他来,的确是提示他保研的事情,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年级第一的绩点放在那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见他如此坦诚,那个同学闻言似乎松了口气:“其实刚才问完我就后悔了,我还以为你肯定不会告诉我。不过转念一想,你肯定是毫无疑问的年级第一,我们这种凡人再卷也无济于事啊……”
赵涟清没有回应,只是笑了笑,目光落在了他怀里抱着的一只文件夹,里面漏出六级英语考试的成绩单。同学摸了摸鼻子:“既然如此我也不瞒着你,我也在准备夏令营。但是肯定不会跟你抢名额的,你嘛肯定去北津大,对吧?我家里不想让我跑太远,可能我就看看附近的211之类的。”
“也蛮好的,离家近比什么都重要。”
“哈哈,你可别安慰我,能去北津大、申大,谁愿意去普通学校呀?我家里就是管的太多,哎,有时候也挺烦的。”
听他这么说,赵涟清便不再多讲,只是点点头。又聊了一会儿,那个同学看了眼时间,嚷嚷了句“坏了来不及了”,便马上同他告别,转身冲进了行政楼里。
急躁的脚步声逐渐远去,一楼大厅外的灌木丛中,一阵清爽的风呼啸而过。
初夏的风还没有太过燥热,拂面过后仍有几分清爽。
少年扭头看了眼身后气宇轩昂的行政大楼,脑海里像是揉进了一团乱麻,密密麻麻地穿插着“北津大”“申大”“夏令营”“保研”的字样。这些字样原本与他无关,他这次来见辅导员也是借机会想跟他说放弃保研名额的事,然而那位年轻的导员对他十分器重,啰哩啰嗦地讲个不停,硬是没让他找到合适的打断机会。
错过了时机,便不好再提了。
只能后续再找机会了。
少年轻轻叹了口气。
从行政大楼出去后时间尚早,下午的日头高高挂在湛蓝的天幕,像是一颗生机勃勃的心脏。他打算先回图书馆上会儿自习,等到四点钟以后再回家,正好来得及给沈念做晚饭。
少年一边熟练地规划着时间,一边往图书馆走去。
沿途风景极好,有一片绿意盎然的柳树,环绕着一片明净的人工湖。人工湖里有四五只黑天鹅,正无忧无虑地在水里畅游,枫叶一般的脚掌在碧波中若隐若现。
而少年目不斜视地路过它们,并未给到它们半分眼色,心里、脑海里都在挂念着那个被称之为“妹妹”的小人儿。
她最近考试那么多,晚上睡觉很晚,明天早上要不要给她泡一杯决明子茶?晚上再给她做点胡萝卜排骨汤补一补身体吧,对她的眼睛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