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前未婚夫他弟后(40)

作者:两双仪 阅读记录

沈敬之摩挲着手中的扳指,思绪却落到了前些日子一位云游老道所说的话,“贵人所犯杀孽过重,恐危害自己身边最亲近之人。”

如果兄长真的能与姜姑娘成了,府中也能借着喜气冲散一下晦。

第22章

黑夜如墨,沉沉地笼罩着整个院子,唯有屋内烛火摇曳,透出一片昏黄的光亮。

沈清寒斜倚在软榻之上,手中捧着一本书,目光却不知在书页上停滞了多久。那书页上的一行小字,仿佛被他反复摩挲了无数次,字迹已然模糊难辨。

金子端着刚煎好的药,小心翼翼地走进来,靠近沈清寒身旁时,余光瞄到书上的内容,心中暗想这书当真晦涩难懂,也难怪大郎盯着看了这么久,从自己出去煎药后就未曾翻过一页。

“大郎,该喝药了。”金子轻声呼唤道。

闻言,沈清寒微微叹了口气,将书轻轻合上,放置在一旁的紫檀镂空小几上。书本与桌面相碰,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仿佛重重地敲击在他那略显烦躁的心上。

他转过身,接过金子递过来的药碗,一仰头,将那苦涩的药汁一饮而尽。药的苦涩滋味瞬间在口中蔓延开来,直涌上心头。

正欲将碗交给金子,让他退下,屋门却被人猛地推开了。

沈敬之拎着两坛子酒,迈着大步走了进来。他今日身着一袭银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白玉带,清冷孤傲的气质扑面而来,给人一种难以亲近的疏离感。

沈清寒抬眸,瞧见他这般模样,强压下心中的苦涩,勉强打起精神,调侃道:“我还以为你如今正与夫人你侬我侬,怎会有空来我这孤家寡人之处?”

沈敬之将酒坛放在桌上,自顾自地倒了两杯酒,一杯递给沈清寒,一杯为自己满上。他轻抿了一口手中的酒,注视着自家兄长,那墨色的眼眸沉静如冰河,让人难以捉摸他的心思。过了半晌,他才放下手中的酒杯,幽幽说道:“如今夫人忙着为她娘家弟弟筹备婚事,无暇顾及我,我这不也落得个孤家寡人的境地,咱们兄弟二人正好抱团取暖。”

沈清寒剑眉微挑,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哦?这是为何?难道你又惹弟妹生气了?”

沈敬之连忙摆手,赶忙解释道:“兄长,你就不能盼着我点好?只是她娘家弟弟不日就要娶妻,眼下她正为准备聘礼的事头疼,我可不敢在屋内添乱,惹她厌烦。”

沈清寒心中了然,毕竟是同胞的弟弟,自己自然是要多上点心。

沈敬之顿了顿,目光落在沈清寒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要说我这小舅子,未过门的新人,兄长你也认识。”

他故意拉长了尾音,余光紧紧地打量着沈清寒,试图从他的表情中窥探出些什么。

沈清寒心中一凛,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他听出了沈敬之的弦外之音,下意识地想要回避,却又有些不甘心这般稀里糊涂,想起傍晚在花园中所见的那一幕,如同尖刺一般刺痛着他的神经。

一种复杂的情绪在他的胸腔中翻涌,让他感到莫名的烦躁与不安。

他强装镇定,语气却略显僵硬:“哦,是哪家姑娘?”

沈清寒的侧影在昏黄的烛火中显得模糊不清,难以看出他此刻的真实情绪。

沈敬之喝了一口酒,感受着酒的辛辣在喉间蔓延,眼神却始终未曾从沈清寒的脸上移开。

难得见到兄长如此失态,他心中已然明了。

想起柳垂容的交代,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兄长,你也认识,就是姜家大姑娘,姜蕴玉。”

酒坛上精美的雕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影影绰绰,恰似沈清寒此刻复杂难明的心绪。

沈清寒手中的书,无力地滑落,掉在柔软的地毯上,发出一声闷响,仿佛是他此刻心中压抑着的沉重叹息。

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指尖微微颤抖,嘴唇轻轻翕动,想要再次确认,却又害怕听到那个早已预料到的答案。

他勉强稳住心神,声音有些沙哑:“是哪个姜姑娘?”

沈敬之放下酒杯,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一下一下,仿佛都敲在了沈清寒的心上。

他抬眸,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戏谑:“这京中与兄长相识的姜姑娘还能有谁?自然是姜老将军的孙女,姜蕴玉。”

沈清寒只觉得胸口一阵窒闷,仿佛有一块巨石沉沉地压在那里,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心中翻涌的情绪。

沈敬之看着兄长如此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虽有不忍,但还是决定趁热打铁。他倒是要看看,兄长还能硬撑到何时。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似乎在讲述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这姜姑娘当真是与沈家有缘。先前差点做了我的嫂子,如今又要成为我的弟妹。”

沈清寒原本紧闭的双眼,猛地睁开,只觉得自家弟弟今晚实在是有些聒噪,如同屋檐下不停鸣叫的乌鸦一般,惹人厌烦。

在这昏暗的光线下,他第一次觉得沈敬之如此不讨喜。小时候,院中伺候的嬷嬷没少向母亲告状,说他顽劣不堪,不知气哭了多少丫鬟。先前他还以为嬷嬷的话有些夸张,如今看来,所言不虚。他此刻真想将沈敬之丢出去,那张破嘴,就没说出一句中听的话。

屋内的安神香的香气在空中悠悠飘荡,沈清寒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心中翻涌的情绪,许久之后,才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

“我记得弟妹的弟弟不过才十六,比蕴玉还小三岁。”

上一篇: 奉国公主府二三事 下一篇: 庶女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