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亲王目光在十四阿哥与安陵容身上来回扫视,沉思片刻后,微微点头,沉声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当下,便由怡亲王亲自拟旨,昭告天下,封安陵容为皇后,特许其代为摄政,垂帘听政;同时,任命自己为辅弼之臣,协助安陵容处理朝政大事。旨意一经颁布,朝堂上下顿时议论纷纷,一场新的权力博弈,就此在这风云变幻的宫廷之中悄然拉开帷幕。
朝堂之上,局势波谲云诡。虽有怡亲王与安陵容携手理政,但仍有不少大臣心中不服。那些心存异议的大臣,每每气得面红耳赤,跳出来百般挑剔、指手画脚时,怡亲王总是神色从容,轻飘飘地抛出一句:“您这般见解独到、雄心勃勃,不如亲自挂帅,领兵前往前线杀敌立功,如何?”这话恰似一记软钉子,直戳要害,让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大臣瞬间语塞,无言以对,只能悻悻作罢。
好在十四阿哥素有威名,堪称大将军王。他自幼熟读兵书,骁勇善战,在兵法谋略上造诣颇深。与之相比,果郡王虽也有几分胆识,可在领兵打仗的真才实学上,确实远不及十四阿哥。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十四阿哥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迅速扭转乾坤。他排兵布阵如臂使指,麾下将士奋勇杀敌,势如破竹。
很快,捷报频传。十四阿哥先是一举歼灭准噶尔部,战场上寒光闪烁,喊杀震天,他率领的清军锐不可当,准噶尔部溃不成军。紧接着,他取下摩格首级,那曾经不可一世的部落首领,如今已身首异处。不仅如此,十四阿哥乘胜追击,成功将果郡王与甄嬛一并擒获,用绳索捆绑押解。大军浩浩荡荡,凯旋回朝,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呼,称赞声不绝于耳。此番大胜,不仅大振军心民心,也让朝堂上那些原本蠢蠢欲动、心怀不满的势力,暂时收敛了锋芒,整个朝廷因这场胜利,暂时稳住了动荡的局面。
第77章 物是人非
安陵容再度与甄嬛相见,已是大将军王凯旋回朝的五日之后。
彼时,她被囚于养心殿旁的一处小院子里。
其实当安陵容得知甄嬛归来的消息时,便心急如焚,一心想着立刻前去探望。然而,刚欲举步,却被怡亲王伸手拦住。怡亲王目光深沉,缓声问道:“此刻你前去,可曾想过要对她说些什么?”
安陵容闻言,不禁一怔,下意识地认真思索起来。她双唇微张,欲言又止,刹那间,竟惊觉自己脑海中空空荡荡,真的是无话可说。
是啊,能说什么呢?叙旧吗?可往昔的情谊在这深宫中早已千疮百孔,那些所谓的宫中姐妹情分,在利益与权谋的裹挟下,不过是最廉价的存在。更何况,自己曾当众扇过甄嬛耳光,知晓她诸多不为人知的底细,这般过往,哪还有什么旧可叙。
谈孩子吗?甄嬛的孩子,除了慢慢和胧月,其余的……想到此处,安陵容心中一凛,那些孩子在旁人眼中皆是孽障,按律都要被处死。而自己,虽贵为皇后,却也无权更改这既定的刑罚,又如何能保证他们免受极刑之苦,谈及此事,不过徒增伤感罢了。
那么畅想未来?可甄嬛与果郡王如今皆是世人眼中的罪人,在这森严的宫规国法之下,哪还有未来可言。反观自己,身为皇后,肩负着维护皇室尊严与正统的重任,甄嬛等人是逆贼,双方已然站在了对立的风口浪尖,注定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局面。
就这样,安陵容在纠结中度过了两三天,每至夜晚,躺在床上的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这几年跌宕起伏的时光里。
初来乍到,刚穿越至这深宫中时,她满心所求不过是能安稳度日,于是便尽力依附甄嬛,努力向主角团靠拢。她打心底里厌恶那高高在上的狗皇帝,可为了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站稳脚跟,她不惜放下尊严,与温实初有了肌肤之亲,还幸运地育有两个孩子。那时的她,天真地以为这般简简单单的生活便是幸福,每日都沉浸在看似快乐的日子里,心满意足。
后来,她意外地与浣碧这个同乡相认,那一刻,她只觉自己是何其幸运,仿若被上天眷顾的宠儿。在这举目无亲的宫廷之中,能遇到来自家乡的故人,她满心欢喜,以为这是老天的仁慈,正应了那句“他乡遇故知”。
然而,世事无常,命运的残酷转折接踵而至。她渐渐发现,所谓的老天仁慈不过是一场笑话。自己在这后宫之中竭尽全力地挣扎、付出诸多努力,可甄嬛仅仅因为一个男人,温实初仅仅因为一场误会,便毫不犹豫地想要置她于死地。他们甚至连一个解释的机会都未曾给她,更别提让她有机会许下承诺来化解矛盾。
就在这一夜的辗转反侧中,安陵容突然豁然开朗,她终于明白该对甄嬛说些什么了。于是,第二天清晨,她精心挑选了一身初入宫时的装扮,身着淡雅衣衫,裙摆轻扬,仿若一朵随风飘拂的云彩,带着决绝与坦然,朝着甄嬛所在之处飘然而去。
甄嬛已被一众奴婢强行带去梳洗打扮。如今,她依旧顶着皇帝熹妃的名号,然而在参见安陵容时,称呼已从“拜见思贵妃娘娘”,变成了“参见皇后娘娘”。这般身份转变,行礼时,甄嬛竟也能弯下腰来,着实令人有些意外。
安陵容稳稳端坐在主位之上,目光静静地凝视着甄嬛。不知怎的,直至此刻,她心中竟涌起一丝不忍,不愿太过为难甄嬛。安陵容暗自将这莫名的情绪,归结为原主的意志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