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外地赶来参加喜宴的亲戚不可能当日离开,那都是住在客房,并且会刻意晚起,避开新人敬茶。
周明雨是客人,起这么早杵在主院门口,确实不合适。
温云起故意道:“没有不同,只是表妹不懂规矩。她一向如此,日子久了,夫人就知道了,咱别跟蠢人计较,省得气着自己。”
谭文思眉开眼笑。
周明雨气到胸口起伏。
一双新人掠过她,直接进了主院。
无论谭文思在娘家的地位如何,总归她是谭家的姑娘,嫁妆也还算丰厚,更何况赵家主和赵大爷都知道她肚子里有了赵家血脉,自然不会为难。
上行下效,上头的两位当家人没有为难新妇的意思,底下的人也不敢作妖,敬茶还算顺利,谭文思收了不少见面礼,也送了不少礼物给其他几房的堂弟堂妹。
大家面上都还过得去,就是周氏面色有几分扭曲。并且,在赵家主提出给孙媳妇上族谱时,周氏还出声了:“爹,为了办婚事,您耽误了好多事,这族谱也不用急,回头再说……”
赵家主事务繁忙,但也隐约知道大儿媳妇的意思,他其实不抵触什么亲上加亲,赵家有如今的光景,已经不需要让长孙联姻,孙子可以想娶谁就娶谁。
大儿媳妇想要拉拔娘家,他能理解。但未来的孙媳妇以后是赵府的当家主母,至少要拿得出手啊,周家那个姑娘心思浅薄,想什么事情全都摆在脸上,这不适合。
当然了,小姑娘还小,可以慢慢教,但有更好的人选,为何要迁就?若是孙子也想娶表妹,那他还会考虑一下,孙媳妇都进门了,还管什么孙家?
“家中娶媳是大事,什么事都不如此事要紧。你既然身子不适,回去歇着吧。”
赵家主的话中已然带上了几分不满,大儿媳妇简直是拎不清嘛,自己儿子成亲,她搁那儿天天装病。
这儿媳妇也不是太差,两家算是门当户对,婚事已定,她还在那里别扭,难道以前的机敏聪慧都是装出来的?
周氏当着一家人被公公拂了面子,颇有些下不来台,气冲冲回了房。
新媳妇进门,婆婆都要立规矩,一天三顿都得伺候婆婆用膳。温云起都不用想,就知道周氏会为难儿媳妇。
上辈子赵裕丰还妄想着妻子进门过后与母亲和睦相处,他以为母亲会渐渐接受儿媳妇,后来看明白了母亲心意,特意请了父亲出面借口让妻子好好养胎,谭家姑娘这才不用每顿饭都站着伺候婆婆。
温云起当然不会让谭文思受这份委屈,掐着时间陪谭文思一起去请安。
周氏正在喝茶,周明雨在她旁边,两人有说有笑,看到二人进门,面色都不约而同沉了下来。
“裕丰,为了办婚事,你这个把月几乎什么都没干,该忙就忙,身为男儿,还是要以正事为重。你媳妇都进门了,我再不喜欢也只能接受。”
谭文思一直站在温云起旁边做小媳妇状。
周明雨很看不惯她:“表嫂,刚才姑姑都给了你改口礼,怎么你都不来请安?傻愣愣地杵在那里,这就是谭家女的教养?”
谭文思笑了笑:“表妹说笑了。我只是没见识过婆婆这般和颜悦色,之前见婆婆,她都是一脸严肃,乍一见婆婆的笑容,有些惊着了而已。”
她含笑上前请安,“媳妇给婆婆请安。”她抬起头,“婆婆对待晚辈如此温柔,应该不会为难儿媳吧?难道婆婆的不高兴只是对着儿媳一人?”
周氏原本不想喊起,被儿媳妇戳中了心思,颇有些不自在,再加上儿子还在旁边虎视眈眈,她瞬间打消了为难儿媳的念头,来日方长,儿子总不可能天天守着。
“起吧,咱们婆媳之间,不用这么客气。”
谭文思一合掌:“我运气真好,碰上了一个好婆婆,大家都不是外人,您这话儿媳可就当真了啊,以后这些礼能省就省。”
她反客为主,冲着门口伺候的丫鬟扬声喊:“饭菜得了吗?”
已经得了。
丫鬟有些无措,下意识看向周氏。
周氏能怎么办?只能点头!
周明雨心头很怒,又有些慌张,这一屋几个人,完全都被这姓谭的牵着鼻子走。
饭菜上桌,周氏还没有提出让儿媳妇站着伺候,温云起就已经小心翼翼将人送到了椅子上。
周氏看着儿子的模样,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周明雨原本就看不惯这两人,努力忍着才没有出言讥讽,这会儿是真的忍不住了:“表哥,这做儿媳妇的都要伺候婆婆用膳,除非做婆婆的主动说不用……”
温云起打断她:“表妹,你再懂规矩,只是赵府的客人,不觉得自己管太多了吗?之前就是你不懂事才被父亲让人送了回去,你是不是还想被送一次?”
周明雨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似的,气得脸都红了。
周氏叹气:“裕丰,我知道你疼媳妇,但……”
“不管有什么样的规矩,我夫人如今身怀有孕,最要紧是养好胎。”温云起瞪向第一回得知这个消息惊讶得睁大了眼睛的周明雨,“别想着到处乱传,此事迄今为止也只有爹和祖父知道,他们绝对不会对外说,若是外头传出了流言蜚语,我只找你算账。”
周明雨有一瞬间确实想要把这消息放出去,闻言大怒:“这女人不要脸不检点的事肯定不止我一人知道,表哥你讲讲道理。”
谭文思垂下眼眸开始喝汤。
温云起目光落到周氏身上:“娘,表妹大半夜……你再不约束,别怪我说话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