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云起深深看她一眼,转身就走。
周氏被那一眼看得心中忐忑,总觉得这个孩子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姜家母女原本是想避雨的,可等了又等,大雨不见小,还是冒着雨回家。
等于既浪费了时间,雨也没避上,到家还是湿透了。
好在馒头已经蒸好,热水也烧好了,母女俩各打了一盆热水回房洗漱,而周氏已经接过她们买回来的菜开始收拾。
除了鸡,还有鱼虾和螃蟹。
在江南这地方,鱼虾螃蟹这些价钱不算高,和吃肉差不多,勤快一点,自己都能去河里捞。但是下午去买菜,基本买不到肉,再想要做出一桌不错的饭菜,只能拿鱼虾螃蟹来凑合。
当然了,自己去水里都能捞到的东西,能够拿出来卖到钱的,一般品相都不错。
婆媳俩忙活做饭,温云起没有再去厨房,等到再缺东西,都是姜母自己去找。
又是半个时辰,十来样菜陆续上桌。
一般农家的桌子最多就是坐十个人,今儿两家凑在一起吃,总共十多个人。
屋子不够大,靠墙的桌子拖出来摆,一边要尽量靠墙,这样才显得屋子宽敞,也有走动的余地。温云起干脆坐到了窄的那一方最里面,后面就是墙,想出来要不止一个人让路。
如此,倒酒也好,缺碗少筷的,都是坐在外面的人准备。
姜父不可能使唤到妻子娘家侄子身上,最多就是使唤自己的儿女,姜富珠跑去厨房吃了,守着锅边做边吃。桌上姜父能使唤的就是两个儿子,原本都使惯了嘴,结果小儿子跑到里面去坐了,若是要出来,得让刘家人至少起来两人让路。
客人都坐下吃饭了,让啊让的不太好。
于是,姜父这一顿饭,尽量不使唤人。但不可避免的,姜富海还是跑了好几趟。
温云起不好酒,吃得差不多就出来了。
天色已晚,屋中亮起烛火,他站在屋檐下,周围一片黑暗。
刘氏和周氏轮换着添菜,这天阴冷阴冷的,菜全部上桌,一会儿就要凉透了。
周氏又一趟送饭时,忍不住问:“你不在里面吃饭,怎么站在这儿?”
“我在想一些事。”温云起也不等她询问,自顾自继续道:“这天底下真的会有男人心甘情愿养妻子娘家的孩子?我看爹娘之间,似乎也没好到那份上。”
周氏眼皮一跳,强调:“你爹娘年轻的时候感情好。”
“是吗?”温云起一脸不信,“可养孩子是可以反悔的,爹完全可以再去他堂兄弟那里抱养一个孩子啊。”
周氏心惊胆战:“胡说什么?孩子又不是猫猫狗狗,哪能随便抱养?抱来了就是一辈子的事……别胡思乱想了。要么进去吃饭,要是吃饱了就去厨房烤火。或者……你拿个
火盆给他们点盆火呢,这种天气,屋子里坐久了也会有点冷……”
今年还没开始点火盆,年初天暖时收起来的火盆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藏着,这大晚上的,上哪儿找去?
冷盆子第1回点火,烧起来艰难些,总之是个麻烦事。
温云起似笑非笑:“舅母,你可真会给我派活儿,不干!谁冷谁点,反正我不冷。”
语罢,抬步去了厨房。
周氏心里发虚,不太敢惹他了。
厨房里,几个女人或是坐在灶前,或是站在灶后,手里都拿着碗吃着聊着。
倒不是姜家不让女人上桌,而是屋子坐不下,加上那边冷,还不如厨房暖和。再有,今儿吃晚饭有点迟了,是边做边吃着,厨房这边离不得人,不知不觉,所有的女人就都到了这边。
看见温云起进门,小周氏立即起身,去了最里面小姑子的旁边。
男女有别,但是农家没那么多的讲究,同处一室是避免不了的,只要不靠在一起坐就行。
姜母今儿从淋雨回来到现在,都没来得及跟小儿子说话,此时问:“你不吃了?”
温云起嗯了一声:“娘,我有些事想不通。大哥的爹娘都来找他认祖归宗了,为何我爹娘就不想着认我呢?”
姜母惊讶,做梦也没想到小儿子居然会问出这话来:“你……”
她看了一眼周氏,“你爹娘不缺儿子,我缺!当初就是为了让你给我们夫妻养老送终才把你抱来的,别说你爹娘没有抱你回家的念头,就算是他们想认亲,我也不答应!”
第86章 真公子的弟弟
姜母的语气不容商量。
她话说得直白, 不允许姜大川认祖归宗,这一辈子,姜大川只能做他们夫妻的儿子。
气氛凝滞,灶前坐着的三个女子是晚辈, 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周氏目光在母子二人身上扫过, 笑道:“今天蒸这个馍馍味道不错, 她姑, 你觉得呢?”
姜刘氏面色缓和了些, 点点头道:“嫂嫂的手艺一向好, 我是学都学不会。”
闻言,周氏有些自得。
“我放水都不需要算,只管往里加,然后手一捏面,就能感觉到水合不合适。”
温云起转身往外走, 天已经黑透, 还下着雨,他却不管不顾往外走。
姜刘氏扬声问:“大川,你去哪儿?”
“我去船上住。”温云起头也不回。
“船上怎么住?外头下着雨,那些人脚上都是泥,踩来踩去脏死了,外头下雨呢, 万一涨水怎么办?你给我回来!”
姜刘氏眼看喊不回儿子, 冲进了雨幕之中把人拽住:“大川,你听话。”
母子俩院子里闹出的动静挺大, 屋中的其他人都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