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云起那些丸子是自己搓出来的,当然了,对外宣称是买的,他打算过个三五年以后,就说自己和那大夫相熟,将方子学了过来。
如今嘛,他只是个代卖丸子的东家。
这日铺子里来了个熟人,是汪盼儿的三哥。
汪家的子嗣,男女分开续齿。
汪盼儿在家是老三,这位三公子却是嫡出。他只见过周大椿两次,但因为印象太过深刻,还是一见面就把人认了出来。
“周……那个谁……你怎么在这里?”
能认识人,却已经不记得周大椿的名字了。
温云起面色淡淡:“这是我开的铺子。”
“啊?”汪清康一脸的惊讶,他以为自己幻听了,脱口问道:“这铺子是你开的?你哪里来的本钱?”
他神情半信半疑,脑子里思绪万千。
温云起随口道:“运气使然,全赖高人帮忙。”
他没有直说过自己开铺子是幕后那位大夫给的本钱,但话里话外,就是那个意思。
汪清康半信半疑:“什么样的高人?”
温云起只笑不说话。
凭两人的关系,汪清康问这话就已经是不知分寸。
见状,汪清康冷哼一声,来都来了,不买药就白跑了一趟,于是张口就来:“我有一个友人,听说你这里面有一些……的丸子,给我来上几粒。”
温云起秒懂,无中生友嘛。
是男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行,无中生有的客人每天都不止一位。
温云起面无异色,取了一个瓷瓶出来:“还有一种熏香,要不要试试?”
汪清康不差钱,一挥手,也要了一盒……只有掌心那么大的一盒,要卖十两银子。
“这种不伤身。”温云起解释,“也不会让人丧失理智。”
汪清康眼神微动:“有没有那种控制不住自身的……”
“没有,我不卖那种害人的东西。”温云起板起脸,“而且,我卖的这些东西只要不过量,绝不会伤害身子。”
汪清康想要讲价,但又不想失了自己汪府公子的气质,让人觉得他小气,付钱时嘀咕:“这也太贵了吧?你在宰肥羊啊。”
温云起也不生气,确实也有人质疑他价钱太贵,随口道:“价钱童叟无欺,无论谁来,都是一样的价。”
汪清康冷哼了一声:“别说我来过。”
温云起:“……”
“只要没人问,我肯定不说。”
汪清康噎住,有人问就会说是吧?
他临上马车时,他回头看了一眼这间不甚起眼的铺子。在马车里想了想,入府后直奔父亲所在的书房,将前妹夫的生意和盘托出。
汪老爷眉头紧锁:“你是说,周大椿有自己的铺子了?”
汪清康颔首:“价钱很不便宜,而且他卖的东西最近风头很大,我都听说了。”
原本他是特意去买,这会儿却推说是自己得到了消息后才去试探:“爹,您看看。”他交出了那个匣子,“这个卖十两银子。”
汪老爷打开后,见是熏香粉末,闻了闻,顿时有了感觉。他心下惊讶,问:“你想说什么?”
“这东西挺好,如今还是独门生意,是不是可以多准备一些卖往周边府城?”汪清康自然不是告状那么简单,他目的是想表露自己对于赚钱的敏锐。
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大哥生来就是嫡长,生来就是少东家,他们这些后头生的兄弟就只能等着分剩下的三成家财,这未免也太不公平了些。
想要从父亲那里多分家产,就得想办法讨得父亲欢心。
汪清康眯起眼睛:“我试探了一下,他不愿告诉我那位配药的大夫是谁。之前得知妹妹嫁一个乡下人,我们都看不上,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有几分运道。”
第151章 天降的媳妇不好娶
汪家的富裕, 只是相对普通人而言。
在这城内诸多富商面前,汪家完全排不上号。迄今为止,汪家手中总共十二间铺子,最大的是一间茶楼, 足有两层楼。其他的铺子都不大, 生意遍及衣食住行, 除了茶楼外, 没有特别突出的。
也就是说, 汪家的庶女若是能找到一个家里有铺子的年轻后生做女婿, 也不算是低嫁。
最重要的是,周大椿的铺子只属于他一人,和周家无关,这就很难得了。
好多人家是一间铺子兄弟几人分,摊到每个人手里的钱财着实不多。比如汪家, 兄弟四人, 分十二间铺子……原本还不错的家底,这一分,就显得特别可怜。
汪老爷若有所思,吩咐:“叫了红儿和萍儿来,我有话问。”
汪清康明白,父亲这是想要问姐妹俩到底是从哪儿听说的周大椿有一笔横财的事。他也怀疑横财说不定是真的, 只不过三妹那个蠢货没能试探出来, 还被周大椿看出她是奔着
银子才嫁,所以才被嫌弃了。
一个时辰后, 出嫁了的汪红儿被接回府,正待嫁的汪萍儿也被带到了主院。
姐妹俩一头雾水,但看父亲一脸郑重, 也不由得正色起来。
汪老爷在自家女儿面前,没有隐藏自己心思的意思:“你们到底是从哪儿听说周大椿手里有横财的?”
姐妹俩面面相觑,周大椿不是都与自家断绝关系了么?
眼看二人不答,汪老爷训斥:“说话!”
汪萍儿看父亲特别认真,吓得抖了抖:“我没听说过,是大姐说的。”
确实是汪红儿提的周大椿,她有些尴尬:“我是听夫君说的,他说码头上的力工完全就是拿命换银子,提了周大椿,说是周家村里出来的年轻人都特别肯干,也舍得下力气。那个……爹,我真的知道错了,当时只是想和二妹一起跟三妹开个玩笑,哪里想得到三妹会当了真,还非君不嫁,三妹太单纯,太好骗,希望她记住这个教训,日后不要再被人三言两语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