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男配的人生2(快穿)(399)

作者:倾碧悠然 阅读记录

当然了,杨招娣自己拎得清,去了两回后,再也不去了。

至于三儿媳,那汪家……不提也罢。

周母还是执意进了厨房给儿子煮了一碗鸡蛋汤。

周大南追进去烧火,不知道是不是烟太大,他眼角的泪水一直没干过。

“娘,儿子不孝。”

周母有些心酸,却没有多难受,在家里点豆腐之前,她确实会为了大儿子成亲以后不怎么回家而难受,夜里偷偷哭了不止一回。

但如今家中境遇不同,二儿子每个月给他们夫妻俩各开一两银子的工钱……夫妻俩在家吃住,从头到脚的衣裳有二媳妇和女儿安排。

手里有银,两个孩子孝顺,周母对大儿子的期盼也不如原来那么深。

不回来也没什么。

“你自己过得好,过得自在就行。”

可问题是周大南过得不自在!

第155章 天降的媳妇不好娶

大晚上的, 周大楠想要说一些自己在岳家的不自在,看到母亲打呵欠,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吃了一碗面糊糊,周大南去睡了。

没睡多久, 忽然听到院子里有动静, 周大南起身, 看到院子里亮如白昼, 点了好几个火把。一家子都在忙碌, 甚至隔壁两个堂嫂也在。

这是开始点豆腐了?

周大南睡不住了, 披衣起身,也到院子里帮忙,如今拉磨有毛驴代劳。周家父子主要负责将磨出来的豆浆放到锅里,添上合适的水,再烧火煮开。

而事实上, 常年下地干活的女人也能干。

生豆浆煮开后用纱布滤豆渣,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点豆腐。

周大喜看到哥哥起身帮忙,还挺高兴,可是点豆浆时哥哥还坐在火前,他一手端着卤水,面色有些尴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他也一样。老三明明是把这点豆腐的手艺教给他了, 自从三弟离开后, 控火的人就变成了他爹。

让周大喜把这手艺教给大哥……除非三弟亲自开口。

“大哥,天还早着呢, 你回去睡吧。”

听话听音,周大南在馄饨摊子上迎来送往,也习惯了猜测客人的想法。听到二弟这话,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尴尬地起身:“你……我去外头帮忙。”

语罢,飞快跑了。

他一点不拖拉,倒让周大喜颇不好意思。

温云起没有帮忙点豆腐,等他起床,外面天已大亮。

周家人早饭都是怎么简单怎么来,但相比以前种地为生,现在做的早饭要好吃很多,今儿是熬了一锅黄米粥,粥香浓郁,米汤粘稠。大概是因为外头干活的儿子们都回来了,周母还特意炒了一盆肉酱。

肉酱放在粥里,让人胃口大开。

周家做饭和点豆腐不在一个厨房,温云起吃早饭时,其他人都已经吃过,他盛了粥,坐在厨房外的屋檐下慢慢喝着。

周大南凑了过来:“三弟,家里每日卖这么多豆腐,大概能赚多少?”

温云起随口道:“一两多吧。”

身边沉默下来,温云起扭头,看见周大南面色复杂。

此时的周大南心里确实挺复杂,别看馄饨摊子上整日都有客人,遇上饭点,一家四人忙得脚不沾地。实则十来文一碗的馄饨,他站在锅旁煮一天,一家子除开本钱,也就赚个七八百文。

一天能攒上近一两银子,这速度怎么说都不慢,也正因为赚得多,他才不舍得在逢年过节时丢下摊子回家团聚。

可周大喜在家里都能赚一两多,周大南倒吸一口气:“那爹娘就白帮他干活?咱们兄弟三个,凭什么只帮他一人?再说,我还是老大,是家中长子……”

他情绪激动,扭头看到三弟还是如常喝粥,面色冷淡,终于理智回归:“三弟,大喜这生意半夜就要起来忙活,万一把爹娘的身子给累垮了,又是我们的事。”

周父今年也才四十左右,正直壮年,遇上秋收,他扛的粮食,周大南都不一定能扛得动。

温云起随口道:“点豆腐又不累,你也看到了,最累就是搬豆子和搬豆浆,豆浆是放在桶里的,就和挑水差不多,女人都能干得下来。爹娘多是在烧火打杂,至于熬夜……他们中午之前就收工,下午有补眠。”

豆腐坊做顺了后,点豆腐真的特别快。午时左右就开始清洗所有的东西,也不是需要所有人清洗,有两个堂嫂在,周母和杨招娣多是去厨房做饭。不到未时,大家就已经能吃完午饭躺上床歇息。

周大南不是觉得爹娘辛苦,而是认为他们不该帮兄弟三人之中的某一个儿子,眼看弟弟不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强调:“爹娘帮大喜,你不介意?”

“不介意啊。”温云起一乐,“他们拿了工钱的,一个月一两呢。我看爹娘身子骨硬朗,干上个一两年就能有十几两银子傍身,这也是给我们减轻负担嘛,平时的零嘴自己就没了,生了病后自己就能看大夫。只要不是大病,都不用我们出钱。”

周大南傻眼了:“工钱?”

他以为爹娘是白干,纯帮忙来着。

温云起能够猜到他的想法,做吃食生意的人,每一碗馄饨都要卖到铜板,看似每日收入不错,实则人会越来越斤斤计较,干的每一点活,付出的每一点心思和力气,都在心里明码标价。属于自己的利益,绝不允许旁人染指。

此时周大南没说话,心里盘算开了,两个堂嫂在此帮忙,肯定不是白干,豆腐坊爹娘又拿了工钱……花销这么大,周大喜一天还能赚一两,那这里头的毛利比他辛辛苦苦煮馄饨要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