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自己从早到晚的在外搬抬,辛辛苦苦赚钱养家。结果回到家里汪喜梅还嫌他赚得不够,还给他脸色看……原先母亲做这些事时,夫妻俩晚上提及,她口中多是抱怨母亲不够尽心,还觉得母亲偷懒。
旁人偷懒都能干完的活,她愣是做不了!高石头是越想越失望,心里难受的他去了村口的新院子。
过去帮帮忙,不管做多少,只要往那儿一站,就算是尽到了做儿子的孝心。
温云起在旁人眼中是一大把年纪了,他平时不怎么干活,多是到处巡视,然后安排别人做事。
看到没精打采的高石头,温云起好奇问:“你不是去城里了吗?怎么这副模样?认亲不顺利?”
一针见血。
高石头面色复杂:“爹,您就让娘回来吧……”
“闭嘴!”温云起训斥道:“你娘不会回去,当年我们夫妻养你们几个孩子从来没有指望过老人帮忙,你既然愿意生,那就好好养着,不要总想把麻烦推给别人。”
高石头:“……”
他想着自己在城内有一个富裕的亲娘,虽不能相认,但拿点银子回来应该能行。于是,当即就在村里打听谁家妇人要出门做事。
能够在村里就把钱赚了,村里九成九的妇人都很愿意上工,但一听说是帮高石头养孩子,众人纷纷打了退堂鼓。也有那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被人念叨的妇人好奇询问工钱。
正常酒楼招一个伙计,包吃包住是二钱,酒楼里的活计繁重,几乎是从上工到回家中间都别想休息。
“包吃三餐,一月二钱,反正我们吃什么就跟着吃什么,我们也不是那特别富裕的人家,若吃得不好,也别挑剔。”
二钱银子不少,立刻就有人响应。
高石头松了口气,先带着人回了家。
这已经到了做晚饭的时辰,只是孩子们分吃了从城里带回来的吃食,个个胀得肚子溜圆,晚饭肯定不会吃了。
不过,高石头想试一试带回来的这位王大娘的手艺,加上他在回来这一路上心不在焉,买好的东西也没吃,这会儿都有点饿了。
汪喜梅看到王大娘进了厨房干活,还在询问油盐酱醋,心中一喜,主动开口询问:“石头,这是……”
高石头没心思跟她闹别扭,没出言哄她消气也是懒得哄,看她愿意主动说话,立即就坡下驴:“王大娘以后在家里帮着你照顾几个孩子,明儿开始,我还是要去上工,再不去干活,旁人会以为我已经金盆洗手,以后也没人再找我了。”
汪喜梅喜不自禁:“对对对,也就是娘闹别扭了,要不然,都不会耽误你。”
高石头脸色不太好,他觉得汪喜梅这些话很不好听,但也懒得纠正。
其实汪喜梅不太愿意把孩子交给外人照顾,怕外人不尽心,万一使点坏心眼,那可不是开玩笑。
但她照顾孩子这几天,实在是熬不住了。反正她天天都待在家里,总不至于让孩子被人虐待了去。
*
村里的高石头家里请了一个做饭洗衣的厨娘帮忙,这消息很快传开。
世上多的是恨人有喜人无的小人,有些人得知此事后,就酸溜溜的说高石头如今是高门大户,开始使唤下人了。
后来越传越离谱,说高石头的亲生爹娘很富裕,请人帮忙照看几个孩子的银子是他亲爹娘付的。
不得不说,村里的人挺敏锐。
甚至有人还问到了温云起面前。
“你家石头的亲爹娘有没有给你一些谢礼?”
温云起摇头:“人都没见着,长什么模样我都不知道。哪儿来的谢礼?”
“这也太不讲究了吧?如果不是你,高石头哪儿有长大的机会?”
是啊。
当初丢了孩子,就当孩子死了,不要再来打扰。既然出面认了亲,于情于理都该给点好处,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将一个襁褓里的孩子养到成亲生子有多艰难,这期间不光是花费银子,还要花费不少心神……若手头拮据,只要诚心诚意准备了礼物,少给一点也没人挑理,好歹正经上门道个谢。
高石头再次早出晚归,忙了几天之后,才得知外面的传言,那些说他认了亲爹娘的话传得有鼻子有眼。他当场就被吓着了。
“没有没有,我哪有亲爹娘?”高石头情绪激动,声音陡然拔高 ,不光院子里的孩子们,就是王大娘和汪喜梅都有些被吓着。
汪喜梅用手捂着胸口,满脸的惊惧:“有话好好说,你嚷什么?没有就没有嘛,外人胡乱猜测而已,嘴长在人家身上,你不可能捂住旁人的嘴,也不可能跑到外头一个个跟人解释。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人家随便说,不说有没有人当真,当真了又能如何?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可是高石头的身世真的见不得人啊。
“我爹就是高火生,以后谁敢胡乱编排我的身世,我大耳刮子扇他。”
说这话时,他眼神凶狠的瞪着王大娘。
王大娘:“……”
这点银子可真难赚。
汪喜梅脾气不好,王大娘也是过来干活之后才知道为何跟着夫妻俩的文四会收拾了行李跑去跟着小儿子了。
这女的太难将就,不管做什么事,她都总能挑出毛病来。就比如煮一盆汤,不是咸了就是淡了,哪怕味道正好,她会说你盛汤的碗不对。
从早上一进门,王大娘就被她一直念叨到晚上离开。
真的,若不是为了过去几天的工钱,王大娘还真的不想干这个活了。她一把年纪的人,让一个年轻人这般数落,看家里的气氛实在沉闷,这才开了个玩笑,说起最近村里人都在说的关于高石头的身世,结果,又被吼骂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