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妈进了府中后,李思就带着弟妹在赵府门口附近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姐, 咱们还是走远点吧。”李凡有点担心的望了望赵府门口两个看门的小厮, 那两个小厮也时不时警惕的看他们几眼。
李小被看的也有些不自在,唯恐他们过来赶人,何况这里四面漏风,也不适合他们过夜, 也建议再去找其他地方。
李思却笑了笑, 安抚他们,“放心, 咱们很快就有温暖的大房子睡了。”
两人不解, 李凡问道:“姐,你什么时候会看家宅运势了?”
“我不会看。”李思直言道。
两个小孩儿懵了懵, 李小看了看赵府, “那你刚才不是在骗人?”
赵府两个看门的小厮身强体壮,看起来就是彪悍的人,李凡不禁吞了下口水, 更加心慌了,“姐,我觉得咱们还是离这里远远的比较好。”
李小深有同感,不过好在她姐也没有骗人家吃的喝的和钱,就算知道她们是骗人的,也不会怎么样, 顶多就是过来骂她们几句。
不过他们走是走不成了, 刚进去没多久的老妈妈又急匆匆的出了府门,看见门口不远处的李思三人就眼睛一亮, 小跑了过来。
眼看人家找了过来,他们跑也跑不成了,李凡护在李思身前, 李小有些紧张,紧紧攥着李思的手。
老妈妈见两个小孩子一幅如临大敌的模样, 不禁好奇, 不过也没多做计较, 对李思道:“夫人听了你的话, 要见你呢,你们跟我来吧。”
说着就招呼李思三人往府中去, 两个小孩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没敢抬脚,李思就已经背起破烂的包袱,一手拉着一个跟在了老妈妈后面。
李思跟在老妈妈后面, 打量了下赵府的陈设, 就知道从那两个闲人那里听来的不错了, 赵府别看表面光鲜,内中已经空虚, 光看园中的草木摆设就知道了,虽然处处不缺花草, 却没有一盆珍贵上档次的,而且院墙多有脱落之处,若不是没钱,又怎么会不修缮一二。
老妈妈带着李思三人来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院落, 赵夫人正脱了大氅,接了身边丫鬟递来的手炉。
见到李思三人, 赵夫人也没有嫌弃他们, 而是请人坐下, 询问由刘妈代转的那几句话。
赵夫人虽然保养的珠圆玉润, 但她穿戴的低调和并不珍贵还是给她衬托出了一丝颓然和疲态。
也怪不得赵夫人如此状了, 赵家太老爷是前朝的举人老爷,那时家底颇丰,只是后来迎来战乱,他这个举人老爷就也随着贬值了,赵府家族兴旺,却都是读书人,太老爷去世后就只依靠着一些田产和不那么红火的店铺支撑。
赵府每月进的少,花的多,从老太爷去世到现在经过了两代,几乎已经掏空了积蓄,如果再没有个进项, 这一大家子的吃用怕就要停了。
赵夫人管着一大家子的吃喝, 又怎么能不愁呢,今天出门也是去看在镇子里的几家店铺去了,让几个掌柜商量出个让铺子红火的主意,却都垂着脑袋说不出个一二三。
那庆荣斋的糕点她也不常吃, 今天好不容易想着买点, 却也没了胃口,正好看到几个可怜的乞丐,就让刘妈拿给他们吃,竟然还遇到个会看家宅运势的。
她打量了下李思,从李思的蓬头垢面中看出李思应该也只不过二十出头,可能会改变家宅命运的激动心情降低了点,这么年轻,不知道看的准不准。
死马当成活马医吧,赵夫人问李思道:“大师说的若遇水位,就可以旺财运,这句话怎么解啊?”
赵夫人态度恭敬,李凡和李小都有些忐忑,他们可是知道自家姐是在骗人的,然而李思却神色从容,一本正经的回道:“水主财,自然可以补上贵府却少的财运。”
“那怎么才能遇到水位呢?”赵夫人有点急切。
李思悠然一笑,“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不仅赵夫人愣了,一旁的刘妈和忐忑坐在一边的李凡李小也愣了愣。
李凡在桌子地下拉了拉李思的袖子,示意她悠着点忽悠。李凡实在有点看不懂姐了,他姐是个老实人,从来不会骗人的,这怎么不仅骗人,还有点厚脸皮呢。
李思拍了拍他的手背,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笑容,就对赵夫人解释道:“水在北方,而我们的老家是河下安源,属于地地道道的北方,而且水为冬季,这不就是说冬天里的北方人吗,这不就是在说我们吗。”
“这”赵夫人不知道还能这么解释,要是这么说的话,她这个冬天遇到的北方人可不少啊。
李思也不管她的表情,问道:“贵府可有做酒庄生意的?”
赵夫人想了想,讷讷点头道:“有的,不过生意不怎么好。”
何止不怎么好,不出意外的话,年底就可以关门大吉了。
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本来想今天多写点,结果今天比昨天的事情还多( ̄◇ ̄;),继续争取明天多写点(●°u°●)」
------------
第224章 民国弃妇4
那就好办了,李思笑道:“夫人可听过花间酒?”
花间酒,不是说用花酿的酒,而是一个名为花间的村子所酿的酒,花间村整个村子都是酿酒的,而且以酒香醇厚闻名于世。
只是前朝更新换代的时候花间村受到了战火波及,已经销声匿迹了一个朝代,虽然有的商家还在出售花间酒,但也只是挂了个花间酒的名字,其实瓶中之酒也是泛泛之流,真正的花间酒早已不存于世。
在现在人的印象里,花间酒已经是烂大街的低档货色了,甚至更有人给劣质酒水贴上花间酒的名字,更让花间酒这个名字贬值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