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先生,因为木质不同,打磨程度不同,还有雕花技艺的难易,价位上是有不同的。”
“我想您售卖的时候,也肯定不是一个人购买。”
本杰明明白的点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其他的也可以为我介绍一下吗?”
“当然!”
姜澄又开始了。
展位一共三个博古架,花纹不一样,材质也着实不一样,但实际成本是差不多的。
可在姜澄的嘴里,她就是能给讲出一朵花来。
“本杰明先生,您看这条鱼……鱼鳞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在我们华夏鱼同余,意思是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有富余的财富。”
“本杰明先生,这不是普通的图案,你细看会发现这是一只蝙蝠,在我们华夏最富贵的恭亲王府就有这样的图案,意味着福。”
……
本杰明听,他旁边带着的助理写笔记,把姜澄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了。
姜澄早就看见这一动作,正是因为这一举动,她才断定本杰明并不喜欢听什么故事,他只是在寻找回国销售的词条。
说白了,姜澄现在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本杰明回国“忽悠”外国人的武器。
姜澄刻意说的很慢,本杰明看懂了姜澄的意思,对她更是满意。
两人从博古架讲到茶几,又从茶几讲到柜子。
姜澄真的做到了,哪怕是茶几腿长的不一样,她都能给讲出不同的意思来。
一旁的杜宾早就听的目瞪口呆。
一个家具有这么多的门道吗??
她是在撒谎还是真的?
杜宾虽然疑惑,好歹他还能听懂大部分,可一旁的家具厂厂长就彻底迷茫了。
这都说快一个小时了,你们到底在说什么??
有没有人能告诉告诉他?
关键是一个外宾在他这里看了这么长时间,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饥饿的猫,外宾就是那条能饱腹的鱼。
眼下鱼就在嘴边,他想吃可就差一寸,眼巴巴的只能看着。
就在家具厂厂长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姜澄过来了。
“木厂长,本杰明先生想下一笔订单。”
“什么?”
家具厂完全没跟上思路,还是身后跟着来的销售主任脑子快一步的应道:“可以!”
销售科主任拉了一下木厂长,两人一同跟上思路的看着姜澄。
“本杰明先生想下一批订单,这三种博古架分别要五百,这一个单价277,这个单价368,这一个单价589。”
三个价格从姜澄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包括杜宾。
一样的
东西,为什么能卖出不一样的价格??
“我们不要耽误时间,这个茶几订购一千个,这一种单价13,这一种单价19,这一种单价28……”
“柜子单价分别是98,137,169。”
姜澄几乎列举了刚刚她和本杰明看的每一种产品。
木厂长麻木的跟在后面,机械的做着记录。
这一刻,木厂长脑子里产生了一个荒诞的想法。
会不会他写了半天,最后对方告诉他:哈哈,我在和你开玩笑!
“木厂长,记录好了吗?我们去签订单吧?”
“好!”
除了一个好字之外,木厂长根本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一群人跟在姜澄和本杰明的后面,到了签订合同的地方。
还是那个工作人员。
她抬头,看见姜澄的那一刻问:“你怎么又来了?”
第240章 我懂我的优秀
姜澄浅浅一笑,介绍的道:“本杰明先生很喜欢我们华夏的文化,所以我们签订了一笔订单。”
她说完之后,木厂长上前。
他心里是不信的,可手上办手续的动作,脑子的清晰却是前所未有的。
手续刷刷刷的办着,姜澄则是陪着本杰明先生继续聊天。
聊的还是本杰明最喜欢的话题——商品的文化价值。
本杰明知道他买的东西该是超出了原有的定价,但他并不在乎。
这些价格在他眼里依旧是便宜的不能再便宜。
回国后他卖给的是富商。
这些东西会翻个几百倍,甚至上千倍。
“姜,你是一名优秀的销售员。”
“谢谢本杰明先生的夸奖。”
姜澄淡定应答,正是这样的淡定让本杰明心情更好。
这是一场两人心知肚明的买卖。
手续很快办完,家具厂木厂长到这一刻才有了真实感。
真实感之后是巨大的喜悦,可他还要偏偏压制着,不敢表露出来。
木厂长看向姜澄和本杰明。
“姜同志,麻烦你翻译一下,我们谢谢他,我们一定会准时完成订单,保质保量。”
姜澄如实翻译,本杰明和木厂长握手,一笔订单正式启动。
木厂长带着家具厂的人朝着展位走去,姜澄依旧站在本杰明的旁边,还有杜宾和本杰明的助理。
“本杰明先生,不知道您在贵国的家具生意是否涉及了沙发,抱枕,或者窗帘之类?”
“主要是家具,有沙发,沙发一般我们都会赠送靠垫之类。”
姜澄听的点头,诚恳。
眼前的本杰明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他不会死压供货商,会给双方共同的利益空间,但他也不是能被瞎忽悠的。
只有真正的利益点,才能打动他。
“本杰明先生,其实我想给您看一批布料,我觉得您制作生产的沙发会需要这种布料。”
本杰明挑眉,直言道:“姜,我确实有很大的布料需求,只是在国内我已有供货商。”
姜澄了然的点点头,不放弃的反问道:“您有供货商和看看我的布料并不冲突,我并不想替代您的供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