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卿卿与我(69)+番外

作者:南奚川 阅读记录

“她说她去美国看过你。”

江辞卿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自从上一次着了杨向珊的道之后,她再也不敢轻信她的话。

可不在意是假的。

“她没来过。”晁轲几乎没有犹豫,话说完还回想了几秒,又重复了遍, “真没有,我在美国那段时间没有任何人来看过我。”

“她说她见过二十岁的你。”

“二十岁的我”

观光车从前方开过来,晁轲和江辞卿先上车。

车负责把游客送到景区的终点,然后游客可以自行选择坐车还是步行,经过一个又一个景点回到起点。

景区看多了都大同小异,不过在城市待久了,对比之下才会觉得这边的空气有多好。

江辞卿的注意力都在外面的景色上,很快把刚才的问题抛在了脑后。

倒是晁轲,无心欣赏景色,拼命在回忆那些年发生过的事情。

下车的时候,他终于想了起来。

“杨向晨,肯定是杨向晨。”

晁轲突然开口叫别人的名字,江辞卿以为杨向晨也在景区里,四处张望问: “在哪这也太巧了吧。”

“没有,他不在这里。”晁轲哭笑不得,扳过她的肩膀, “我是说杨向珊见过我,肯定是通过我和杨向晨的视频通话。”

江辞卿不解, “视频通话”

“这些年杨向晨是唯一跟我能保持联系的人,偶尔有空会视频通话聊聊天,我生日是在暑假的时候。可能杨向珊无意间撞见了,她故意那么说来刺激你。”

江辞卿别过头,装作生气的样子, “看来你还是跟杨家兄妹更有缘分呢,我可没见过你二十岁的样子。”

“但是你不亏。”

“你别告诉我是因为你也没见过我二十岁的样子。”

晁轲才不会说这么low的情话。

他揉了揉江辞卿的头,牵着她往前走。

伴随着停车点周围的小贩掀开锅盖,从里面传出来的煮玉米的香味,江辞卿听见他说——

“我答应了要比你多活一天,你比我能多看一天对方的样子。”

嗯。

这个玉米闻起来,就很甜。

景区内公园好,江辞卿和晁轲选择步行的方式走回起点。

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渐渐冒出了头,日辉洒在万物上更添静谧之感。

江辞卿并不是喜欢拍照的人,可晁轲却是一个喜欢拍她的人。

下午从景区出来,江辞卿在门口等晁轲去取车的空档,无聊打开相机翻里面的照片。

两百多张,有三分之二的量都是她的身影。

江辞卿一张一张的翻过,把其中一半,她认为难看的照片全部删除。

晚上逛完夜景回客栈,晁轲先洗完澡,打开电脑准备整理今天的照片,结果一看莫名其妙的少了一大半。

他以为是相机出了故障,重新启动之后那些照片也没有找回。

晁轲起身来到卫生间前,冲里面喊: “老婆你把照片删了”

“对啊。”

“我好不容易拍的,你下次不准删了。”

江辞卿擦干头发从卫生间出来,嫌弃地瞟了他一眼, “你技术太差了,把我拍得好丑。”

晁轲放下相机,回过头问: “你说我什么”

江辞卿头也没抬地重复了一遍: “我说你技术太差了……诶,你干嘛!”

晁轲将她抱起扔在床上,反身压上去,表情晦暗不明, “我今天要亲自教会你一个道理。”

江辞卿已经不是当年不懂人事的少女,这个气氛意味着要发生什么她很清楚。

她毫不扭捏地环住晁轲的脖子,撩拨着他最后一根神经, “什么道理呀”

晁轲解开她睡衣的扣子,半褪到她的腰间, “男人的技术是不能被质疑的。”

江辞卿感到腰间一凉,清醒过来下意识地遮挡胸前。

晁轲哪肯,用一双手按住她,眼前的风光反复挑战着他的底线,声音因为克制变得沙哑,在这昏黄的灯光下,却有一种要命的性感, “可以进行夫妻义务吗”

江辞卿羞得不敢看他的脸,但却不排斥,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这种反应在晁轲看来就是默认。

……

——以上,拉灯——

江辞卿不记得自己是何时睡过去的,直到第二天醒来,看着身上穿着的男式睡衣,才回想起昨晚发生了什么。

腰酸得像是被什么东西碾压过一般,她慢慢地坐起来,准备去浴室洗漱,腿一软直接跌坐在床上。

“我买了早餐,要不要吃点”

对比自己的一脸倦色,晁轲的神清气爽让她看了更是气不到一处来。

“不吃,没力气。”江辞卿拿杯子裹住自己,并不想搭理他。

晁轲把她的小情绪看在眼里,伸手把她搂紧自己的怀中,关切地问: “那我喂你好不好”

“不好。”

晁轲没辙,反而将她抱得更紧,在她的额头上落下一吻, “很难受吗要不我帮你揉揉”

一股流氓味,简直辣眼睛。

江辞卿捏住他的耳朵,凶巴巴地, “揉你大爷,起开。”

晁轲不要脸地贼笑, “老婆你是因为还没有习惯,等多来几次咱们熟悉之后——”

江辞卿打断他的话, “你去趟前台。”

“去前台做什么”

“再开间房,今晚开始分开住。”

晁轲: “……我错了。”

打发晁轲去加油站给车加油,江辞卿趁着自己一个人在家房间里,来到洗手间脱下上衣,看着脖子上深浅不一的吻/痕,真想亲手阉了某个禽/兽。

江辞卿想起了出院前护士长把她拉到一边,神神秘秘地说: “病人恢复夫妻生活需要节制,如果你们发现有什么困难之处,记得来医院就医。这可能也算是术后后遗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