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冷饮店,王语素问老板买两瓶汽水,罗泽雨连忙道:“我不喝。”完全是在外地人面前假作客气。
王语素轻松识破小女孩的真实心声,直接拿了两瓶芬达让老板开盖。
付完钱,王语素替她拿了根吸管,罗泽雨只能接过,回馈道:“您是不是还没吃早饭?”
王语素被她字正腔圆的“您”字逗笑,举起汽水瓶和她碰了碰,“干了杯,我们就是朋友,不需要用尊称,叫我语素姐就行。我没吃早饭,你有推荐的早餐店吗?”
罗泽雨用力点头,“我带你去!”
罗蕙爱吃早集上的油饼,罗泽雨偏爱豆浆店,豆浆店不止卖豆浆,还有油条、包子、馄饨和饺子。罗泽雨想着王语素是北方人,爱吃面食,肯定更喜欢豆浆店。
王语素是个不怎么重视一日三餐的人,之所以让罗泽雨推荐,不过是想和她亲近而已。
时间近十点,早餐店已经没什么客人。王语素一再询问罗泽雨要不要再吃点什么,罗泽雨坚定拒绝。
王语素点了馄饨,落座没多久,老板就端来热食,南方馄饨皮轻薄如纸,王语素一口吃四颗,感觉没吃进胃里。做调查记者这些年,她也算是走南闯北惯了,饮食爱好上,还是北方胃。来早餐店前,她确实不太饿,吃完一碗馄饨,反而饿了,又加点了一份饺子。
饺子比馄饨耐煮,等待的时间,王语素撞上一双又圆又亮的大眼睛,对视片刻,她乍然想到金既成的形容,她没看到小姑娘眼底的愤怒,只看到好奇,好像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她而言都很新鲜。
“我看你们镇上到处都在宣扬读书的好处,听金既成说你读高中,想考什么大学?”王语素问。
罗泽雨伶俐的眼神瞬时暗了些。“没想好。”
“是没想好考哪个城市吗?”
罗泽雨低下头,“我现在成绩不太好,可能考不上好大学。”
王语素想了想,“你姐姐读的是……”
“卫校,大专。”
这时,老板端来热饺子,一边小心放在王语素面前一边提醒道:“热,放一会儿再吃。”
王语素笑着道谢。“你爸妈应该还是支持你们读大学的吧?”她试探问道。罗家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收入尚可,能支持大女儿读专科,说明允许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罗泽雨的情况有些特殊,王语素想知道更多。
“嗯。”罗泽雨道。
王语素用搪瓷勺子搅了搅汤碗,试图让交流氛围变松弛,而后道:“你想读大学吗?”
罗泽雨没有立刻回答。
直到王语素小心翼翼吃完两颗烫饺子,才见她抬起头。
“语素姐,你是哪所大学毕业的?”罗泽雨问。
“人大。”
罗泽雨瞠大了眼睛,“人大在我们省要六百多分。”
王语素耸耸肩,“在我们那也是,我当年考了六百五。”
“你是文科生吗?”
王语素点头,“本科学的是新闻,研究生读了法学。”
“你是研究生?”
“对。”
王语素并不是罗泽雨见过学历最高或学校名气最大的人,砾山镇每年高考都能出几个清北生,不论考生是镇上的,还是周边村里的,一旦拿到录取通知书,必定在镇上大摆流水席,办谢师宴。罗泽雨看过好几次,考上的无一例外都是男生。例外的是,王语素是个女生。
有个实例在面前,罗泽雨不敢、但又控制不住地遥想,万一有一天,她考上清北,爸妈给她大办流水席,她站在铺了红布的讲台上发言的场景。
第32章 .
下午,罗泽雨和涂修志按约定时间在街口的中医诊所碰头。
知道王语素的学历后,罗泽雨一整天都浑浑噩噩,中午吃饭,罗蕙问她怎么了。罗泽雨没说,困扰她的事,她自己琢磨不透,更没法和罗蕙说。
前往小河的路上,涂修志很快发现她的心不在焉。“是不是你家楼上租客出现什么情况了?”
罗泽雨摇了摇头,反问道:“你还是想考清华北大吗?”
涂修志没防备她问这个,脸上莫名一热,发出一个不太自然的“嗯”。
“清华北大,至少要六百八十分吧?”
“理科差不多,文科低一些。”涂修志道,“说到这个,你高二是不是选理科?”
“没想好。”罗泽雨咕哝道。
“这有什么好想的,你理科成绩那么好——”
“那是以前。”罗泽雨纠正道,“高中不行,我的分数在普通班都排不进前十。”
涂修志陷入犹豫,罗泽雨成绩大幅度掉段是他近来最不理解的事情,先前没找到机会,这时终于问出口:“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罗泽雨故意装糊涂。
“以前成绩那么好,为什么高中会下滑?”
“因为我是女生。”罗泽雨道。“老师说女生学习后劲不足,所以我中考没考好,分数不够,只能去普通班,普通班学风不好——”
“这些都是借口吧。”涂修志打断道。“这几天听你说科幻,简直是如数家珍,假如没有基本的科学常识,根本无法理解那些,科幻小说比教科书更需要抽象思维能力。”
罗泽雨没接话。
“前天,我从村里赶回镇上,穿过气温分界线,突然想到地理书上的秦岭淮河一线。”涂修志道,“我是个笨人,学习上,只会死记硬背。针对理科,也只会刷题,我的学习方法很简单,只要我做过的题目足够多,掌握的足够多,就不用怕考试犯错。可是看到你,我发现我有个问题,或者该说,是缺乏一种能力,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生活的能力。老师说,很多名牌大学流行一种学生,高分低能,他们能考特别高的分数,但不会处理实际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