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镇夏日录(81)

作者:居尼尔斯 阅读记录

王语素特地发来短信提醒:请全部转交给罗泽雨同学,回头请你吃饭。

原本他还好奇快递是什么,拿到手,一摸就知道是书。快递拿回出租屋,罗家人正在忙碌,金既成猜想,王语素应该不希望罗家人知道这份礼物,于是暂时放回三楼,打算等罗泽雨落单再给。这一等,等到晚上。刚好金既成想和王语素分享静心观见闻,电话接通,先说了快递的事,顺嘴问:“送的什么书?”

“不是什么新鲜书目,一些人物传记。”王语素道。

夏夜燥热,金既成不着急回去,徐徐踱步,道:“怎么突然想到给人家送书?”

“没有突然,在砾山就想送,网购配送不了,先寄到北京,回家才转寄。”

“你也不嫌麻烦。”

王语素默了默,“我总觉得送完书,砾山镇这事才算有个结局。”

金既成从她语气里听出别的意味,“稿子还是没写出来?”

王语素没答话,转问:“你那边是不是出了什么情况?快递一条短信就能讲清楚,哪值得花一笔巨额长途话费。”

金既成笑出声,“不愧是调查记者,洞察力惊人。”接着把静心观奇遇转述给了她。

王语素听得入神,到他讲完,又陷入沉默,良久,叹了口气,道:“这多像奇幻冒险故事,主角本来是个正常生活的普通人,有一天,突然有个神秘人物出现,告诉他,他身份特殊,注定要去完成某种使命,度过非同寻常的人生。——奇幻作家不都这么写吗?”

金既成失笑,“我以为你会跟我盘逻辑。”

“盘什么逻辑?我又不是科学家。更何况,你都把逻辑盘得差不多了。我跟你一样,对神秘学、玄学始终怀抱敬畏心,不是有句话说吗?科学的尽头是玄学。”王语素道。

金既成想了想,道:“所以你还来吗?”

“去哪?砾山?”

“静心观的现象不是个例,你来,或许也能遇上。”

“大师说何志东去了十几年,三千多天,没遇上,凭什么我去就能遇上?我可没那种自信,觉得自己会是有缘之人。”王语素淡淡道。“人类世界还有这么多没弄明白的事,只是间歇性的幻听,太轻微了。”

金既成脸上的笑意悉数收起,“幻听?”

“抱歉,这可能不准确,原谅我,想不到更好的形容。”即使看不见他的表情,王语素仍能感知到他的情绪。砾山镇这一趟短期相处,王语素能清晰地察觉到,金既成在自己面前比在北京更放松,这可能是一种信号,他对自己有好感,或者只是单纯的信任感。也因此,王语素发现了他不同于精英形象的另一面。讽刺的是,这点发现反令王语素对他失去某种探究欲望,某种可能发展成亲密关系的欲望。她谈过几段恋爱,已经不想交内心住着个小男孩的男朋友,他在她面前越放松,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需要被全身心关注的主角意识,就会越令她感到疲惫。趁着这个机会,王语素很“顺便”地说出自己的决定:“对了,我下周要去一趟甘肃,有条线索要跑,没办法陪你旅行了。”

金既成极力调整情绪,“不是打算辞职吗?”

“辞啊,那边九月份才入职,我又不是富贵闲人,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浪费——对不起,不该说是浪费,对充满冒险精神的人来说,那是享受。”王语素及时改口道。

金既成是个聪明人,男女交往那点事,隐藏在口头表达下的真实想法,他已经全然获悉。基于对这段友谊的尊重,他知道该保持体面,被拒绝的体面,成年人的交情最好维持在不稳定态,这样,未来还有各种可能。“那我们还是……北京见?”

“回来我请你吃饭。”王语素立刻响应道。

第63章 .

何相安烫伤的消息,罗泽雨中午就转告了涂修志,对他的伤势,两人有不同程度的担忧。傍晚小河之约,何相安没来,罗泽雨总感觉心神无法集中,加之熊骏驰在旁边叽叽喳喳,小河广播一条也没收到。

这一天,罗泽雨的心情本来有些低迷,直到金既成把她喊到三楼,交给她一个牛皮纸包裹的邮件,笑着说:“这是你语素姐专门送给你的礼物,她不希望节外生枝,所以,最好不要让你家人知道。”

罗泽雨的心情须臾间阴转晴,小心翼翼将邮件带回楼下,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架势拆开了它。

防水牛皮纸里包着七本新书,还有一封信。罗泽雨强行按捺住激动,先将七本书拿在手里来回看,它们的书名分别是:《通往权力之路》《我在伊朗长大》(共四册)《苏雪林自传》《居里夫人传》。

长大十六岁,罗泽雨第一次收到邮寄的礼物,过去除了开学,学校会发新书,她不曾拥有过全新的课外书,巨大的惊喜淹没她,许久没有平复。也不知道时间过去多久,她想起还有一封信,黄色的信封,比普通的大,肉眼可见里面装着厚厚的内容。

罗泽雨特地将电风扇移开,静静坐在床边,打开了信封。

怪不得信封鼓鼓囊囊,原来信封里不止有信,还有一张折起来的报纸。罗泽雨打开报纸,看到草书的报名,《时报》,再往下,一行显目的新闻标题映入眼帘:小镇突发极端高温 六岁女童离奇溺水。

罗泽雨心口突地一跳,连忙凝神看正文,她看得快,几分钟看完全文。文章末尾,署了记者王语素的名字。看完报道,罗泽雨又打开信纸,看到一手漂亮的手写体。

亲爱的罗泽雨同学:

上一篇: 只对你认怂 下一篇: 天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