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着陆】
舱门打开时,叶泊的眼睛被一片强烈的反光所刺痛。这一次他亲眼看到了那些闪闪反光的金属航站楼。
“这些…………”同行的各领域专家们望着这一切,惊愕至极。
他们在地表行走着,注视那些密密麻麻静默无言的成像单元,难以想象它们究竟是怎样组成了那样严密的幻象巨网。将一切都笼罩在内。
然后他们找到了那个突兀地开在地面上的、深渊巨口似的洞,顺着它抵达了密闭的浮空城市。
晦暗的废墟之中,建筑密密匝匝地拥挤着,像是无数朦朦胧胧的影子。时间的埃土积压下来,让一切都蒙了尘。
叶泊伸手轻轻擦过那些楼房的表面,掌面沾了一层厚厚的灰,仿佛这里的一切过往也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地被抹去。
“竟然有人能在空中建立城市!”一位专家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谁创造了它们——我的意思是,我们在谁的帮助下创造了它们!”
“外星文明,副本的制造者——显而易见。“有人回答。
一番惊叹之后,所有人都各司其职开始负责自己所要研究的部分。得益于露西亚之前探索时给城市拍的全景图,军方已经完全掌握了它的构造。因此专家们在驻守的军人引导下分散开来。
“或许我们应该先去找这里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一位生物学家扶了扶眼镜,建议道。
“你们觉得这颗星球上哪里最可能存在智慧生命?”另一位问。
“对于一颗满是海洋的星球来说,当然是海里最自然不过了。”生物学家很有把握,“海洋,那可是一切生命的起源地——对于地球而言。”
叶泊很想告诉他,这个结论恐怕彻彻底底出错了;但他最终还是因为不想解释作罢。于是在生物学家的一再坚持下,他们走到城市尽头,找到了又一个突兀而幽深的豁口。
那是从浮空城市通往下方海洋的路径,从偌大的洞口俯瞰时能够直接看到正在翻滚的海水,涌动时像是从地底冒出的热泉。于是他们循着水源降落过去。
调整为水上模式的小型飞行器劈波斩浪,在绿莹莹的海面上航行了数小时。叶泊朝两旁看去时看到浪头被船尖斩碎了摔成漫天水雾。
生物学家正在旁边几人的帮助下采集一条怪鱼的血液样品,然后送回室内进行检验。先前几个小时里他已经重复这一举动多次。
“就在刚刚我尝试捕捉了这里的生物。”生物学家看着甲板上的水渍说道,“这里的生物奇形怪状,即便是同一种群内部的个体之间,也存在着让人惊讶的差异。”
叶泊并不了解生物,但他对于一些最基础的知识还是有所耳闻的。
“变异?”他问。
“是,变异。”生物学家点点头,“这里的海水放射性严重超标,鱼类长出两个脑袋一点也不奇怪;甲壳类动物的体型也要比地球上的大太多了。”
“你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颗星球上的生命已经行至了地球生命海洋的进化进程?”另一位说。叶泊记得这位是地质学家。
“如果没有这些人为污染的话,很可能。”生物学家说,“这里的物种丰富度很高,食物链复杂而精密。显然这颗星球是天然的生命摇篮,只是并不适合作为陆地生命人类的家园。”
所以人类妄图改造它妄图重塑和驯化它。他们在高空中搭建出舞台,强行上演着不属于自己的剧目。
“那海洋中可能会存在我们猜测的智慧生命——也就是副本和直播的始作俑者吗?”地质学家问。
生物学家轻轻叹息:“或许这里原本迟早可以进化出海洋中的智慧族群…………而现在,我们失去了一个海洋版的地球。”这么说着时他把怪鱼抛回海里,看着鱼尾甩出一条弧线。
“海洋版地球?!你的意思是这里在未来也会一直维持着海洋的地貌?”地质学家一脸不可置信,“板块的运动相互挤压,地壳高耸出水面从而产生陆地。星球内部永不停息的活动让地表不断被重塑。”
“即便是一颗充满海洋的星球,也可能在某一天诞生出承载更复杂进化的广袤陆地。在我看来,你坚信‘进化链上更原始的海阳生物能产生智慧’,本身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错误。”
“何为原始?何为高等?水生或者陆生,都不过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被动作出的妥协。”生物学家争辩道:“你又为何先入为主地认为陆地进化天生要比海洋里的更为高级?陆生动物的出场时间纵观整个生命的舞台剧也不过是最后几秒。倘若没有环境剧变的巧合,海洋才应是传承悠远的主旋律。”
………………
他们因为没能找到那神秘的源头而争持不下;探讨着海里假如有智慧生物,智慧程度和人类相比孰高孰低。
一旁的叶泊听着这俩人喋喋不休,愈发觉得好笑。
或许他应该告诉面红耳赤的俩人,这里的文明既非安于海洋,也非劣于人类分毫;甚至可能压根没有实体,无处不在。
叶泊茫然地抬起头,注视着高空宛如穹顶般的城市——当他们在苦苦找寻时,那个神秘生命也在注视和观察他们吗?
在他发愣的一小会儿,旁边那俩位的辩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从“海洋”和“陆地”一路升华到“行星”与“宇宙”了。
最后,这俩人似乎在某一方面达成了共识。
“不管如何,生命的形式会被强大的环境力量所塑造。”地质学家说,“生物从海洋登陆陆地之前进化出了对抗重力的坚硬骨骼,当我们制造合金飞船从母星启航时也同样重复着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