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锦儿连日不在家,这一回来,就连忙钻到厨房帮忙。
正在摘菜的刘美玉见着,笑道,“累了一路,今天就歇歇,我们忙得过来。”
赵锦儿还没来得及说“不累”,锅台后就传出一个尖锐的声音。
“我们在家天天干活都没说累,她跑到城里吃喝玩乐这么多天累啥累?”
赵锦儿就看到灶窝里伸出一张灰头土脸的脑袋。
不由大吃一惊,这不是章诗诗吗?
原来这些日子,秦老太不顾王凤英的反对,坚决要培养章诗诗干家务、做简单的农活。
章诗诗每日上午要随随秦老太到菜地浇粪,烧一日三餐的锅,下午还得喂驴喂羊。
对乡下妇人来说,这些不算什么重活,但章诗诗哪里干过这些啊?
刘美玉怀着肚子,只能干些轻巧活,赵锦儿拍屁股走人,留下她一个人干这些脏活累活。
她累,都快累死了!
她忙,哪哪儿都忙不过来!
她都晒黑了!两只手也磨粗了!
看到赵锦儿干净素雅的妆扮,细皮嫩.肉的脸蛋,好气!
章诗诗当即就扔下烧火棍,“你可算回来了!今晚的锅你烧!”
刘美玉撇撇嘴,不敢招惹愤怒的章诗诗,她知道自己怀孕后不能干活,章诗诗对她已经一肚子不快活。
赵锦儿是个蔫性子,更是一直都怕章诗诗。
小跑着就去捡烧火棍,“我烧,我烧。二嫂坐一会吧。”
“锦儿,奶喊你。”
秦慕修的声音就在这时传进来。
赵锦儿举着烧火棍,左右为难,“有事儿吗?没事儿的话,我要烧锅。”
秦慕修凝眉,冷声道,“没事儿你也不能烧锅啊,旺儿是你的客人,你不陪客人,在这烧什么锅。”
刘美玉闻言,道,“阿修说得有道理,旺儿好歹是侯府的人,要是怠慢了,回去少夫人不得怪罪么?去吧去吧,这里有我和你二嫂呢。”
章诗诗气疯了,想拎起刘美玉暴击:你愿意干.你干,带上我干嘛!
赵锦儿犹豫片刻,战兢兢把烧火棍递回章诗诗手上,“二嫂,我去去就来,锅还得劳烦你烧。”
章诗诗:……
赵锦儿来到秦老太屋里,秦老太正在拿茶叶和糕点,准备招待旺儿。
“啥事儿?”见赵锦儿进门,笑着问道,不等她答话,又道,“你来得正好,快帮我把箱盖子掀着,我拿点东西。”
赵锦儿一脸迷茫的上前帮秦老太扶着箱盖,阿修不是说奶找她吗?
秦老太念念叨叨,“侯府要啥有啥,旺儿怕是也不馋吃,咱家这炒花生和山芋条儿都是自己做的,倒是能让他尝尝鲜,你快端去,别叫人干坐着。”
赵锦儿就端着糕点盘到堂屋来了,秦慕修正陪旺儿说话。
想问秦慕修咋回事,当着外人,又不好开口。
只好先把糕点盘摆到旺儿面前,“旺儿哥,这都是我们自家做的,尝尝。”
旺儿笑着道谢,“太客气了!”
嘴上这么说,身体却很实诚,吃得可欢,不一会就嚼了一地花生壳。
秦老太可喜欢这个活泼又没架子的小伙,拉着问,几岁了?家里几口人?可说媳妇了?
旺儿边吃,边一一回答,“刚满十八,家里爹娘健在,有两个兄弟,还有俩姐姐。”
赵锦儿忍不住噗嗤一声笑。
“笑啥?”秦老太问道。
赵锦儿撇嘴,“奶这样儿有点像李媒婆……”
秦老太哈哈大笑,“你别说,我还真想给旺儿小爷做个媒。”
旺儿挥挥手,“不急不急,我还没攒够买屋的钱呢。”
秦老太睁大眼睛,“你家里没屋吗?怎么还要攒钱买屋?”
旺儿嘿嘿一笑,“家里有屋倒是有屋,但我在城里做活,总不能把媳妇孩子扔乡下啊,我想着,攒两年银子,在郡上买两间屋,带个小院儿的那种,最好离侯府不远,到时候白日在主家做事,晚上就能回家陪媳妇孩子,就算不能天天回去,也是个照应不是?”
第135章 分家
秦老太笑道,“媳妇孩子在乡下,你爹娘兄弟也会照应的嘛。”
旺儿不以为然,“媳妇孩子是自己的,指望爹娘兄弟照应怎么行。”
秦老太不明觉厉,觉得这话有道理好像又没道理,不知怎么搭话。
倒是秦慕修在旁点头,“媳妇孩子就得自己照顾,不能假手于人。”
秦慕修这么一说,秦老太顿时就觉得这话确实有道理。
毕竟这个孙子自幼不在父母身旁,靠的就是爷奶叔伯,对这个话题最有发言权了。
没有爹娘的孩子,哪怕其他人照顾得再好,也是缺憾的吧?
旺儿见秦慕修懂自己,打开了话匣子,“你们家和睦,秦公子你是不知道,有些人家鸡毛一地的!我二哥也在外头做活的,二嫂带侄女在家,我爹娘重男轻女,偏心生了孙子的大嫂,大嫂和我娘一起,把二嫂欺负得抬不起头,二嫂在家,连个佣人都不如,真的,侯府里的佣人都没我二嫂辛苦,我不想自己的媳妇儿也沦落成二嫂那样。”
赵锦儿在旁听着,不由对旺儿刮目相看。
这世道,男人娶了妻子回家,不就是为了孝顺父母生儿育女的吗?
才不管媳妇死活呢!死了就再找个呗。
难得旺儿还没媳妇,就知道站在媳妇的角度去心疼媳妇,将来肯定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秦慕修就在这时看了赵锦儿一眼,眼神满是温柔坚定。
赵锦儿撞上这个眼神,心头暖暖的。
嗯,我们家阿修也是好丈夫,将来肯定也会成为好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