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159)

作者:一朵尘烟 阅读记录

冯红荻嘴巴再厉害,也不是蔺太太这块老姜的对手,当即半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用桀骜的眼神表示不服。

蔺太太何其眼辣,早看出她对赵锦儿的不喜和轻看,也不勉强两人在一处。

笑道,“红荻啊,你如今很能干,能帮你爹分担了。”

得了夸赞,冯红荻冷漠的嘴角总算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不想蔺太太转而道,“不过你年纪到底还是轻,田里的事很多都搅和不明白,今儿晚上,还是叫你爹来镇上见我一面,有些话我还是问了他才放心。你若是无事,就留下用餐,若是有事,就别在我这里耽误了。”

冯红荻一愣,旋即羞得美面泼霞。

蔺太太字字句句,哪里是在夸她能干?

分明是在讽刺她什么都不懂。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她哪里还有脸留下用餐?

当即起身告辞。

冯红荻走后,蔺太太便满脸笑意的招呼赵锦儿落座,“不是说家里老太太病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赵锦儿道,“我回去给奶奶煎好药,惦记着太太似乎有话要跟我说,就找来了。”

蔺太太满意的点头,这女娃儿,有点造化。

又看向她怀中的孩子,不由皱眉。

这个世道,女子步履维艰,想在男人堆里做点事,不止得雷厉风行,还得狠得下心。

早早有了孩子的女子,只会牵绊于柴米油盐。

这小丫头自己还一片稚气,就有这么大的孩子了,怕是难成事。

妙妙一进门就被满桌子好吃的吸引了,想吃,又不敢。

正巧察觉蔺太太在看她,蔺太太的眼神凌厉,把她吓到了,当即就哭起来。

赵锦儿连忙将她搂进怀中哄,“怎么了妙妙?”

“怕怕,奶奶凶。”

赵锦儿听明白她是在说蔺太太凶,毕竟她自己第一次见蔺太太的时候,也被吓得不轻。

“妙妙乖,吃糖葫芦好不好?”

说着,塞了一粒糖葫芦到妙妙口中,总算把她的哭声堵住。

蔺太太就这么坐着,一言不发的看着赵锦儿手忙脚乱的哄孩子,心头那团火渐渐熄灭下去——也许,之前的想法太不切实际了吧。

哄好妙妙的赵锦儿,再看向蔺太太时,明显感觉她的态度有所变化。

想着大概是妙妙太闹,不好意思道,“孩子非要跟着来……”

“没事,小孩子嘛,不懂事。吃饭吧!”

“您不是说有事找我?”

蔺太太笑了笑,“就是感谢你救了家媳和孙女。”

赵锦儿微微一愣,她虽然不及那些玲珑剔透的女子,倒也没笨到看不懂人家的脸色。

蔺太太之前急切切找她,要说的肯定不是这话。

不知什么原因,蔺太太似乎改变了主意。

赵锦儿很想问,看到蔺太太那张严肃的脸,又不敢问。

吃完饭,蔺太太就借口疲累要歇午觉,委婉的跟赵锦儿下了逐客令。

赵锦儿也不是个死皮赖脸的性子,与蔺太太道了别,就抱着妙妙走了。

看着两人背影,蔺太太摇摇头,“可惜了。”

锄药不解的问道,“太太不是说赵娘子的手艺好,做的那些小儿丸药很有市场,可以跟她合作开发出来,拿到各家药铺卖么,怎么一顿饭吃下来,只字未提?”

蔺太太叹口气,“是我一时起意,没想到这些乡下女子的实际处境。”

“怎么说?还请太太赐教。”锄药一头雾水。

“这孩子是个有悟性的,要是投在我肚子里,怕是比我家那四个不争气的都能干,只可惜时运不济,生在农家不说,还早早的嫁为人妻,这小年纪就有了孩子,孩子这玩意儿,有一个就能有两个,有两个就能生三个。她这大好年华,接下来只会接二连三的生孩子、养孩子,困囿于柴米油盐屎尿屁,几年就困傻了,哪里还有心思钻研?”

锄药一想也是,他出身农家,家中老母、婶娘、嫂嫂、姐妹们,做姑娘时哪个也都是鲜活聪慧的,一旦嫁人,被生活磋磨几年,就变成个粗俗愚笨的妇人。

再说赵锦儿也是一头雾水的出了宝祥楼的大门,想破头也想不到蔺太太原本到底要找她说什么。

浑浑噩噩走到栓驴大哥的树边,还是妙妙提醒道,“三婶,咱们的车车呢?”

赵锦儿定睛一看,驴车果然不见了!

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天!我的驴车呢!”

可巧边上一个货郎挑子,摊主好心道,“你大概是绳儿没拴紧,驴子跑了,朝那个方向去了。”

第144章 妙妙丢了

赵锦儿跺了跺脚,拍着自己的脑袋瓜子,“真是驴脑子,怎么连.根绳儿都拴不好!”

说着拔脚就要去追驴车,可怀里抱着妙妙,哪里跑得起来。

货郎道,“小娘子,你放心追车去吧,孩子放这里,我给你看一会。”

赵锦儿有些犹豫,驴车重要,孩子也重要,一时间左右为难。

货郎笑道,“我天天在这儿摆摊,附近的人都认识我,你还怕我把你的娃儿拐了吗?说句不怕小娘子你生气的话,女娃儿又不值钱,要拐也是拐男娃。”

赵锦儿看了看左右,人来人往的,心想光天化日之下,应该是无事。

便把妙妙放下,嘱咐道,“妙妙,三婶去找你驴大伯,你就站在这位伯伯的摊子边上,等三婶回来,给你买头花儿。”

妙妙乖巧的点头,“妙妙不走,三婶快去。”

赵锦儿就跑着往货郎指的方向追去。

这边厢赵锦儿一走,货郎就开始收摊,趁妙妙不注意,一把将她抱起,塞进了挑子里。

上一篇: 上京缘 下一篇: 郎怀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