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1821)

作者:一朵尘烟 阅读记录

“我——”

盖箬更想跟封商樾待在一起,但好像也不能太过……

罢了。

她不能在这里闹腾,只能跟着秦慕修去往了王府内。

秦慕修走在前面,似乎能感受到盖箬害怕的模样,开口:“你放心,我们不会吃了你的。”

“我没有……”

“去了王府后,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大婚应该也就在未来几日,皇上早就开始给你们安置了,应该马上你就能嫁过去了。”秦慕修语气淡淡,尽量的安抚着盖箬的情绪。

盖箬点头,“好。”

“……”

她去往王府,封商樾也有些担心。

封商彦也看出他眉目的担忧,一笑,“没想到你居然对她是上心了。”

“我——”

“我还以为,你不会喜欢女子,你以前可是总想着上战场,如今居然成家立业了。”他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封商樾抓了抓脑袋,笑了声:“我也不知道。”

“走吧,先回去,等过几日/你就能成婚了,到时候你们夫妻就可以好好过日子。”封商彦拍了拍他的肩膀,跟他一起去往了封府内。

另一边。

王府门口。

赵锦儿站在门口等待着秦慕修回来,她知晓盖箬会被送到王府内,所以想在这里迎接他们二人。

第1584章 他这小子,是喜欢弟媳的

终于,她看到两人。

赵锦儿急急忙忙上前,看到盖箬时脸上满是高兴,“你就是盖箬公主吧?”

“嗯。”她点头。

“走吧,我早就让人给你准备好了院子,就等你入住。”赵锦儿说着,还热情的拉过盖箬的胳膊,朝着屋内走去。

盖箬被她拽着进去。

胳膊上,掌心的温度透过衣裳穿过来,但着奇妙的暖意,让盖箬心头有种莫名的感觉。

她不排斥。

而是跟着赵锦儿的脚步一路去往了王府内。

府内,赵锦儿准备了一处不错的院子,院子很大,还给盖箬安排了几个丫鬟,都是用来伺候她的。

“若是你有什么需要的,直接提就成,我一般都在府内,你也可以找我。”赵锦儿语气带着几分温柔。

“好。”盖箬点头。

她看着赵锦儿随后就离开,她觉得赵锦儿真的如封商樾口中而言,是个很好的人。

院子内被打理得很好。

丫鬟也都乖巧伶俐。

这个地方,没有了皇宫内的压迫感,也没有那些异样的目光,盖箬的心也在这个时候放松下来。

她虽说住在这里,但封商樾也会来看她。

一连几天过去,盖箬觉得这个地方比原本的日子更好,若是最初就知道和亲的人是封商樾,知晓这里的人很好,她肯定不会跑。

这个地方,她甚至很喜欢。

……

很快,就到了成婚的日子。

大红袍,是原本紫墟就带过来的,若不是因为盖箬代表着的是紫墟,她的父皇未必能给她这么好的嫁衣,还有那琳琅满目的嫁妆。

嫁衣绣着凤凰,金色的丝线把凤凰勾勒得栩栩如生,她看着镜中的自己,也没想到终于到了这一日。

赵锦儿给她梳妆打扮,一边说着,“若是日后你被欺负了,可以来找我。”

“锦儿姐,你真好。”盖箬是真心觉得赵锦儿很好。

“我只是希望你们好好的。”

赵锦儿知晓盖箬来这里会紧张,这几天也会找盖箬聊天,一来二去两个便这样熟悉了。

熟悉之后,盖箬就会喊她“锦儿姐”。

反正大家都这样喊,赵锦儿也欣然接受。

到了时辰后,盖箬就坐上轿子,跟着封商樾在京城内游街了一大圈后,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拜了堂。

坐在最上位的,是慕懿。

他主持婚事,他认可的人,看着也是慕懿高高兴兴,一旁的绿萝看着也是眉目中满是笑意。

拜堂之后,慕懿还说了句,“朕在此处,希望二位能够早生贵子,白头到老。”

这可是皇帝赐福。

盖箬跟封商樾一同跪在地上,谢恩。

慕懿看着也是高兴,急忙让他们起身,随后说着,“行了,不用管朕,你们就在随意吧。”

“谢皇上。”

一群人道贺。

慕懿也带着绿萝去别的地方看看,而其他人自然就是乐呵乐呵,而封商樾也被拉过去喝酒,今日前来的,还有封商樾的几个好兄弟。

他们喝了不少。

等晚些时候,还有烟花庆祝。

漫天的烟花在空中炸开,映在所有人脸上,伴随着欢呼声,把这场大婚又推入了另外一个高/潮,整个封府内热闹得很。

等所有人走后,已经是后半夜了。

封商樾酒量足够,他虽说脸颊泛红,但清醒得很,只是走路有些踉跄,但还是去往了盖箬所在的屋内。

……

一早。

盖箬才嫁过来的第一天,就睡到了日上三竿。

这日头都那么大了,坐在堂厅内等待着盖箬过来敬茶的封二太太脸色阴沉沉的。

她猛地一拍桌子,眼底满是不满。

“二太太您别生气,许是昨日太累了,所以才没来的。”旁边的丫鬟立即上前,低着头说了句。

“罢了。”

封二太太也说不了什么。

那到底是紫墟的公主,封二太太不管如何,都不能不给面子。

“你去跟她说一说,我们封府到底也算是名门,还是有一些规矩的。”封二太太皱了皱眉,语气中还透着些许严厉。

“是。”

封商樾是因为和亲娶了盖箬的。

封大太太闻言,还叫来了封商樾,感叹万千,“诶,我知晓你不愿意娶妻,可是这到底是皇命,没有办法的,你先忍忍吧,等日后若是见到喜欢的姑娘,也可以纳妾。”

上一篇: 上京缘 下一篇: 郎怀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