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1955)

作者:一朵尘烟 阅读记录

话虽这样说,小禾还是要铲鸡屎,拿起给那些鸡屎给苗子施肥。

浇水的水,甚至都是王凤英送过来的,眼睁睁看着小禾用那水浇的,也实在没想明白,之前的苗子到底怎么死的。

要是这些还死了,王凤英饶不了小禾!

好在的是,小禾又装作十分乖巧的样子,但王凤英也不敢掉以轻心,一直就这样盯着小禾。

忙完一天后,小禾晚膳吃了不少才回去。

“没想到你又回来了,诺!那个恭桶,赶紧清理干净去!”刚一进去,里面那个丫鬟就指着那儿的恭桶朝着小禾吆喝了句。

小禾很不爽,但又不得不去处理。

等清理干净之后,另外两个丫鬟已经睡过去了,她很不爽,却又只能躺在榻上,先休息一日。

第二日,小禾照旧去铲鸡屎,给菜苗子施肥,等回去的时候,她比之前那两个丫鬟都早回去,但想到之前他们的吆喝声,就把昨日清理恭桶的水,泼在了她们的榻上,在闻到那臭味的时候,心情才好了一些。

等那两丫鬟回来的时候,立即闻到了味道。

“小禾,是你是你干的?”丫鬟朝着小禾走过去,一巴掌打在她身上。

“你们说什么?我不知道。”即便被发现,小禾还是一脸无辜的看着她们二人。

“还装什么呢?我们榻上都是湿的,还有一股臭味,是不是你干的!你说!是不是你干的!”另外一个丫鬟狠狠推了小禾一把。

小禾身子踉跄着跌坐在地上,无辜的说着,“我什么都没做。”

“那我们的榻为什么变成那样?”

第1705章 大娘,有几只鸡死了

什么都没做,平白无故她们的榻就会散发着那种恶臭味吗?

肯定是小禾干的。

“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小禾咬着头,看着柔柔弱弱的。

其中一个丫鬟看着小禾就来气,把她从地上拽起来带到院子内,一巴掌毫不客气打在小禾的脸上,“那我就打到你承认。”

“我没有,我真的没有……”

啪!

一巴掌,狠狠打在小禾的身上。

但小禾不愿意承认,她咬着牙,两眼都被打的眼冒金星,看着一巴掌再要挥过来的时候,伸手狠狠朝着丫鬟腰上一掐。

腰上的疼痛传来,迫使丫鬟放开小禾。

“真不知道大娘为什么要把你留下来,王爷跟王妃怎么还不敢你离开这里,就是因为你,王爷跟王妃都吵架了,你真该死!”丫鬟磨着牙,恶狠狠瞪了眼小禾。

小禾是王府内大家都讨厌的人。

做出这种事情,府内的下人常常议论,说小禾什么时候才能自食恶果,但现在还活着,让他们内心很是不爽,恨不起自己把小禾弄死。

“我什么都没做,王爷跟王妃吵架的事情能怪到我头上吗?”小禾咬着牙说着。

有人听到动静,也都跑过来了,朝着小禾指指点点——

“这个不要脸的,居然还好意思在这里折腾。”

“就是,王爷跟王妃的感情,岂是你随随便便就能撼动的?”

“你这小身板,还有你那小心思,王爷能看上你还是有鬼了,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了,赶紧自觉的离开这里吧!”

“……”

无数嘲笑的话语,让小禾咬着牙。

她还想装作无辜的样子,但是这些人根本不吃她这一套,觉得小禾就是心机重,装模作样也不知道是给哪个人看的。

也因为动静太大,吵到了王凤英。

王凤英走过来,朝着所有人喊了声,“都吵什么吵,若是不想睡觉了,那今晚就别给我睡觉了!”

瞬间,一群人一哄而散。

唯独留在哪里的,是两个丫鬟跟小禾。

小禾看到王凤英,眼泪瞬间掉下来,一副十分委屈的样子,“我什么都没做,她们就突然过来骂我。”

“还什么都没做,大娘你来看看,我们两人的床榻都被她泼上来水,还散发着臭味。”丫鬟拉着王凤英走了进去,示意她们二人的床榻。

臭味袭来,是恭桶的味道。

王凤英眉头一皱,走出屋子,双手叉腰呵斥道:“小禾,你为何要这样做?”

“奴婢什么都没做,那个是谁干的我也不知道。”小禾摇头,还在假装无辜。

此刻的王凤英也看不下去,指着她说着,“你若是不说,那今日晚上你就别想睡了,你们两个丫头轮流守着小禾,不让她睡觉。”

“好。”

她们的床榻弄湿了,等王凤英走后,其中一个丫鬟就把小禾的床榻给收拾了下,把小禾的被子全部都踢到一边去,拿来了新的。

两人轮流看着,总有一人要休息。

于是,她们就在原本小禾的床榻上轮流睡觉,小禾被迫站在那,看着她们去休息,一来一回的,自己困得不行了。

等天刚刚亮,她心里也是一肚子火,就说自己去忙活去了。

两个丫头就勉强挤在一张榻上休息着,而小禾自然是偷偷摸摸的,去干一些事情,她可不甘心在这里被人欺负了。

……

另一边。

秦慕修上了早朝,他知晓赵锦儿在宫内,再三犹豫之后,她去往了后宫之内,找到了赵锦儿所在的寝殿之内,站在门口却不敢进去。

最先起来的,是绿箩。

来这里的赵锦儿睡得不好,常常想事情想到半夜,一觉都会睡到晚一点。

绿箩也看到了门口的秦慕修,走上前,“王爷过来了,怎么不去看看王妃?”

“不去了。”秦慕修摇头。

“最近是出了事?我看着锦儿姐不是很高兴,你是不是惹她不高兴了?”绿箩一直没问,但内心终归还是有些好奇的。

上一篇: 上京缘 下一篇: 郎怀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