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太太挥挥手,“可放过我老人家吧,我这把老骨头比不得你们年轻人,快累散架了,等会儿我还得从小馆儿里喊个人回来好生捏捏,松松骨,要不明儿都起不来。”
潘瑜笑道,“那我出去的时候顺道给您叫。”
潘瑜便带着赵锦儿和秦慕修出来了。
到大门口,上马车时,秦慕修道,“你们几个好姐妹聚餐,我去的话,多有不便,就不去了,晚些时候,我去接锦儿。”
赵锦儿有些不舍,“那你晚上吃什么呀?”
那么好吃的想想就流口水的四喜丸子和红烧狮子头,好想跟相公分享啊!
秦慕修摸摸她的小脸蛋儿,温柔的笑笑,“不用管我,给我点钱,我自己解决。”
赵锦儿生怕她相公饿着,把带出来的五两银子全都交给他,“那你也要吃点好的,别饿着了。”
“行了行了,咱还去不去吃饭了?再看看你俩,我都快被喂饱了。”潘瑜打趣道。
赵锦儿俏脸一红,依依不舍的跟秦慕修道别。
出门时,潘瑜就派人去俞府通知杨蕙兰了,俞府离天禧楼更近些,她们到的时候,杨蕙兰已经到了。
一见赵锦儿,拉住她,“你这丫头,每天都吃的啥,怎么越出落越漂亮了?”
赵锦儿被夸得不好意思极了,“哪有,蕙兰姐和潘姐姐才漂亮。”
杨蕙兰摸了摸自己的脸庞,“我?我都快要被那老妖婆折磨成黄脸婆了,你潘姐姐漂亮还差不多。”
三人到了雅间,杨蕙兰就把这些日子俞府发生的事儿,跟两个姐妹倒了一大桶苦水。
之前秦慕修在时,设计了杨蕙兰继婆婆姚氏的儿子俞长宇一出,俞长宇被老侯爷罚了一段时间禁足,在老侯爷那儿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可把母子俩吓得不轻。
姚氏使尽浑身解数,吹了不知多少枕边风,还把最得力的一个大丫鬟,答应给了老侯爷做通房,才平了老侯爷的气,总算放俞长宇出来活动了。
母子俩一活泛过来,便又想着法儿的给杨蕙兰使绊子。
最可恨的是,竟然说她回娘家是因为在娘家那头养了个小白脸。
老侯爷被新收的通房伺候得舒服了,正感念夫人大方呢,夫人的话,自然也就听得进去。
顿时觉得杨蕙兰不干净。
姚氏又影影绰绰的说,轩哥儿指不定都不是俞家的,商人之女,自幼跟着爹娘走东闯西,见的多,心野,当初带了那么多陪嫁来,男男女女的都有,谁知道里头有没有她的姘头。
第264章 乞巧节礼物
赵锦儿和潘瑜都气坏了,“这个老妖婆,怎么能这么瞎编派!这种屎盆子扣到你一个寡妇头上,这是想置你于死地啊!”
杨蕙兰冷笑一声,“她倒是想置我于死地,但她不敢。俞府上上下下如今的吃穿住行花销,全靠着我呢,我死了,她屁都捞不到。”
“那她还这般对付你?”
“还不是想把我轩哥的长房嫡孙身份搞臭,让她儿子袭了爵位。”
潘瑜咂咂嘴,“我真是搞不懂,你家那破爵位,盖到头上一个铜板都没有,还压脖子疼,她怎么就那么在乎呢?”
杨蕙兰叹气,“漫说她一个贱妾扶正的继室,就是我爹娘,不也被这个破爵位迷糊得把我送进了火坑?追名逐利人之常情,有些人追名,有些人逐利。”
“蕙兰姐这婆婆,追名还想逐利。”赵锦儿一口塞下一个四喜丸子,呜呜囔囔道。
潘瑜双手双脚表示赞同,“蕙兰,依我看,你不如搬出来另立门户算了!你又不差钱,自己买个宅子也好,赁个宅子也好,搬出来带着轩哥儿过,还管他们死活呢!钱多撑的吗?”
潘瑜为着夫妻不睦不知生了多少闷气,可是跟杨蕙兰一比,竟然觉得自己过得也还行,毕竟还有个靠谱婆婆,如今也有了一份小事业,男不男人的,随他去吧。
可杨蕙兰这哪是过日子啊?
这简直是过独木桥,桥下那可是万丈深渊!
赵锦儿嘴里包着四喜丸子,嘟着两个腮帮子,连连点头。
“蕙兰姐,潘姐姐说得不错,姐夫已经不在了,姐夫的家人待你这般刻薄,你再留在侯府,百害无一利,真不如搬出来。”
被两个小姐妹连番劝慰,杨蕙兰不由认真考虑起这件事来,又不由犹豫。
“轩哥儿到底是俞家的孩子,他爹已经不在了,我若再带他离开侯府,继承不了那什么劳什子爵位都没甚所谓,我是怕那姚氏破罐破摔,会到处造谣,把我们轩哥的出身说得不堪。”
此事潘瑜也无法子,只能叹气。
赵锦儿一脸无辜道,“蕙兰姐这么年轻,姐夫既然已经不在了,难道准备在俞家这个吃人的黑洞里守一辈子寡吗?将来若有了新姐夫,轩哥儿跟着新姐夫,便算有了新父亲,管她怎么说。”
杨蕙兰一怔,仿佛被一阵雷打到头顶。
改嫁?
她还真的从没想过。
但每次回娘家时,杨夫人倒是提过,让她为自己考虑考虑,不能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
儿子迟早会长大,娶妻生子、成家立业,那时候,她一个寡妇,可怎么办?
但丈夫的英年早逝,对杨蕙兰的打击着实太大。
她也始终没有忘记与丈夫之间的恩情。
“从俞府搬出来这件事,我会认真考虑,至于改嫁,暂时就不想了。轩哥儿还这样小,长路也才走一年,我实在办不到。”面对两个闺蜜,杨蕙兰有什么就说什么。
东秦这样的礼仪之邦,大户人家的妇人,若不幸死了丈夫,别说有子女的,就是没有子女的,守寡一生的都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