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68)

作者:一朵尘烟 阅读记录

秦慕修悄悄捏了捏她手,“怎么了?”

赵锦儿脸色微微有些发白,心不在焉道,“没事,我吃完了,先回屋给你炖药。”

前脚刚进屋,秦慕修却是后脚就跟进来。

赵锦儿艰难一笑,“你怎么也吃得恁快?”

秦慕修凝视了她片刻,“有什么心事,跟我说说。”

赵锦儿知道自己在秦慕修面前就是个透明人,也就不隐瞒心情了,“刚刚大伯说我叔叔村里有人饿死了。”

在娘家时,叔婶待她并不好,但到底是血肉至亲,也是她在世上仅剩的亲人了,听到那边这么惨,她多少还是担心:

叔叔是个瘸子,婶婶又是个懒的,家里还有个才九岁的堂弟柱子,他们的日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难过。

“担心?”秦慕修柔声问道,“担心的话,我就陪你回去看看,成亲后还没陪你回过娘家,正好趁这个机会去拜见一下叔婶。”

赵锦儿连忙摆手,“我叔叔倒还好,只是因为瘸腿脾气暴躁了些,但我那婶婶,却是沾不得的,之前就想来打秋风,现在这光景,若是回去看他们,只怕能黏上来甩都甩不掉。再说,又下雪了,天寒地冻的,你才稍微好些,不能再出去受冻。”

见媳妇坚决,秦慕修也就没坚持,毕竟在这样的灾年,能保全自己一家,已经是极其不易的事。

赵锦儿也只是闷了一会,弄好他的药,就回灶房刷碗刷锅去了。

这年头,自己能活着就不错了,哪有资格伤春悲秋。

刚收拾好厨房,秦珍珠就跑进来喊道,“三嫂,奶让你赶紧烧点热茶,家里来客了!”

“来客?”

谁会在这种时节串亲戚?不是给人家找麻烦么?

但看秦珍珠眼睛亮晶晶的,一脸高兴样,来的应该是很亲近的人。

果然,秦珍珠道,“二姑带表姐回来了!”

秦老太膝下一共三个孩子,老大秦大平、老三秦安也就是秦慕修的爹都是儿子,老.二是个闺女,便是秦珍珠口中的二姑秦二云。

秦二云婆家就在隔壁大岗村,公婆死后,两口子一同到隔壁平安郡,给一户大户人家做帮工去了。

山高路远的,古代车马又不便利,与娘家往来也就越来越少。

上次回来都是三年前了。

赵锦儿听说是姑姑回来,不敢怠慢,连忙沏好茶端出去。

只见一个三十出头的妇人坐在堂屋,正是秦二云。

旁边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是她的女儿章诗诗。

两人手脸都冻得通红,但还是能看出皮肤白净,身上穿的,也都是蛮讲究的成套衣裙,跟乡下妇人完全不同。

一屋子人都围着母女俩嘘寒问暖。

秦老太尤其高兴,“三年不见,诗诗长成大姑娘了!”

王凤英也笑道,“这城里就是跟乡下不一样,瞧二姑母女俩,都出落得水葱似的,哪像我们皮糙肉厚一脸黢黑。”

秦二云笑道,“大嫂也年轻着呢,我瞧着比上次见还年轻。”

王凤英闻言,摸一把脸,高兴坏了,“二姑在城里待久了,比俺们说话都好听些。”

“二云啊,听说平安郡下面好些乡绅都被抢了,你们还好吧?”秦老太问出最关心的问题。

秦二云立马露出得意的神情,“抢谁也抢不到我们家啊!我们家在郡上,隔壁就是县衙,我们家夫人是县老爷亲妹妹,那衙差都跟我们家府丁似的,谁敢动我们?”

秦老太放了心,“那就好,那就好,女婿还在郡上?你跟诗诗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秦二云便道,“这不知道今年乡下都不好过,想着回来接济接济你们。”

说着,打开包裹,从里面拿出一匹布,“这给娘做衣裳的。”

秦老太高兴得合不拢嘴,“我这把年纪,做什么衣裳,给你大嫂做。”

“大嫂也有,我闲着无事时,给大嫂做了一双鞋。”

王凤英接过鞋,当即就往脚上试,“二姑不愧是在大户人家做工的,这活儿真好!”

秦二云又拿出几斤红糖并糕点,最后摸出三两碎银塞到王凤英手中,“这是我平时攒的一点体己,在主人家反正用不上,乡下日子今年不好过,大嫂拿去给家里添点粮食也是好的。”

往常秦二云回来的时候也带些东西,但都是些不值钱的吃食罢了,直接给钱还是头一回。

而且不是给秦老太,是给她这个当嫂子的!

王凤英感动得都快哭了,“这怎么好意思,你跟妹婿在外头也辛苦……”

秦二云摆手,“再辛苦能有你们在地里辛苦?”

秦老太便道,“二云给你就收着,又不是外人。”

王凤英正缺钱缺得急眼,推辞了两下,也就收下了,讪讪道,“锦儿,珍珠,快给二姑和诗诗倒茶啊!”

秦二云接过茶,虚喝了两口。

章诗诗却皱着眉推到一边,“这么粗的茶叶怎么喝?家里的茶叶梗子都比这茶叶细点。”

第63章 翩翩少年已长成

章诗诗的话让一家人都很尴尬。

王凤英连忙慈眉善目的哄道,“诗诗啊,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哪里比得起郡上的老爷家?就这我们平时还舍不得喝呢,你要是喝不惯,舅母给你泡点红糖水?”

一旁的刘美玉眉眼动了动,心里老大的不快:娘这也太偏心了!

她病了这么些日子,下面淋漓快一个月。

要不是老三媳妇后来给她的药方起劲儿,还不知道要淋到什么时候。

嘴里啥味儿也没,就想喝口红糖水。

也没见娘拿红糖出来,给她这个当媳妇的补补身子。

上一篇: 上京缘 下一篇: 郎怀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