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松爷爷,那婢女,跟阿修的病,是不是有什么我们看不出来的联系啊?还有,阿修脑中的血块,我明明已经清理得很干净了,恢复得也很好,他为什么还是什么都想不起来呢?”
问松捋了捋胡须,眯着眼想了一会,“他为什么还是没有恢复记忆,老朽倒真是不知道。但是你说他对那个婢女的情况,老朽倒是似曾相识。”
赵锦儿激动不已,“哦?你快告诉我,您曾经在哪里见过,又是怎么一回事?”
问松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那还是六七十年前,他当时正值壮年,与三五道友约好一同云游四海。
他们走南闯北,最终来到一个苗寨。
苗寨里的所有人,都穿着藏青色或者黑色的衣裳,几人对苗人没有了解,以为是当地习俗。
就误闯了进去。
寨子里的所有人,都用很奇怪的眼神看他们几个。
几人还是没有多想,以为是此地深/入十万大山腹地,苗民淳朴,没见过生人才会这样认生。
时值中午,大家都饿了。
一个道友就提议,拿一点碎银子,找一户人家买点吃食。
那户人家倒是立即答应了,也没有收钱,非常热情大方地招待了众人一顿午餐。
吃完饭,是一个虽然略显黝黑,却长相秀丽的少女来收拾碗筷的。
那少女,一双眼睛大胆地盯在问松的师弟寻松身上。
火辣辣的,一般人都能看出来,这姑娘是看上寻松了。
众人暗地里调笑几句,倒也没当回事,因为这寻松确实是气度不凡,身高八尺,面如冠玉,穿着一身道服,那就是谪仙般的人物。
一路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大姑娘小媳妇对他暗送秋波,大家早习惯了。
吃完饭,这家人还特客气的邀请几人留下歇一歇。
大家确实累了,就在人家的客房里睡了一觉。
一觉醒来,不想已经是天黑。
只见整个村子张灯结彩,村子正中央的空场地上,点燃了一堆高高的柴火焰。
村民们正围着火焰载歌载舞。
众人被吸引了。
他们还没见过这种场面呢。
索性天都黑了,不如就再留一夜,感受一下当地的风俗民情。
大家便一同往火堆边走去。
走着走着,有人突然道,“咦,奇怪,寻松呢?”
问松一惊,寻松确实不见了。
喊了几声,没人应答。
有人就道,“他小子一贯好热闹,会不会已经先我们一步过去看了?”
“极有可能,到人群去找找吧。”
众人到了火堆前,才发现村民们并不是在跳舞,而是在举办什么仪式似的。
火堆中央,有一对男女,正在接受一个老者的抚摸。
问松眼尖,一眼看出,那男人,不正是失踪了的师弟寻松吗!
“师弟!”
他一喊,其他人也认出来了。
“寻松怎么会到里头去了?他们在干嘛啊?”
旁边便有当地村民解释道,“成亲,他们在成亲,现在正在接受长老的祝福。”
众人惊呆。
成亲?
寻松是道士啊!
修仙问道,怎么可能娶妻?
这时候,他们也发现了,那女子,便是中午那个拿火辣辣眼神盯着寻松看的少女。
这也太魔幻了!
寻松年轻,活泼,但是问道之心,不比这些老哥哥们中的任何一个松动,甚至更竭尽全力。
他怎么会好端端地在这山窝窝里,娶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当地少女?
问松挤/进人群,试图拉过寻松,“师弟,别闹了,咱们该上路了。”
不料寻松却是一把将他甩开,“娶妻,娶圣女为妻。”
问松听出他语调迟缓,表情也迟钝得很,问道,“师弟,你没事吧?”
“我没事,你们都走吧,我要和圣女成亲,不再问道了。回去跟师父说,不要惦记我了,我要还俗。”
问松气个半死,“你疯了!”
“我没疯,我离不开圣女。她也离不开我们。我们已结同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听着他神神叨叨的念祷,问松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人突然高声念起了古怪的语言,身子也开始剧烈抖动,就像中邪一般。
其他人跟着念了起来,纷纷朝中央围过来。
问松很快就被挤出人群外。
眼睁睁看着寻松在人群中央,与那女子贴脸相拥,最后,竟当着人群和火光,直接胶合起来!
几个道友全都惊呆了。
问松意识到事情不妙,寻松肯定是着了道了。
想冲进去救人,却被其他道友拉住,“听闻苗寨善巫蛊之术,寻松很有可能是中了巫蛊,此地不宜久留,咱们再留下来,说不定也要中招,还是先出去,救寻松的事,再徐徐图之。”
第708章 最痛苦的人
问松知道道友们说得有理,不敢硬拼,只好跟着众人先退出了寨子。
也不知走了多久,总算遇到另一个寨子。
这个寨子,里头住的村民,跟之前那个寨子里的人,穿着打扮都是差不多的,唯一不同的是,之前那个寨子死气沉沉,所有人都藏青色,黑色的,这里的人穿得就鲜明多了。
女孩子们头顶银饰,身上是色彩斑斓的百褶裙,笑容可掬,很是阳光,光是看着,心情都会好很多。
但是已经吃过一次亏的道友们,没人敢再往寨子里踏入一步了。
若是跟寻松一样,被迷惑了心智,弄得跟匹种/马似的,还不如不活了。
问松到底救师弟心切,就跟几个正在河边浣衣的女子打听道,“姑娘们,这里往西三十里路左右,有个跟你们差不多的寨子,寨子里的人,只穿黑色、藏青色的衣裳,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